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

去年11月,有位网友问我如何套垃圾袋不会导致鼓包或套不进垃圾桶里,再看看办公室的垃圾袋和公共区域的垃圾袋,果真是一个可以研究一下的问题。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1

不过当时没找到好的点子,转眼就到了半年后,前几天偶然间刷到一个视频,一位兄台一口气吹出,长长的袋子便展开了,我顿时觉得套垃圾袋有救了。我们先研究一下他,显然人类的肺活量是不可能支持他吹出这么多气体的,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2

显然除了他吹出的气,还有环境中的空气进入了袋子里。那么环境中空气为什么能跑到袋子里呢?简单查了一下,发现类似的视频居然在伯努利原理的百度百科词条里,让我颇为震惊,视频中的解释是:啊?!!伯努利原理本质是机械能守恒,

公式是动能,压差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等于常量,而一般都不涉及高度,重力势能不变,所以就前两者之和为常量,这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3

但伯努利原理应用的前提条件众多,什么流体无粘、不可压、定常、管内,这咱都先不提,最最基本的,伯努利原理既然是机械能守恒,那么大前提条件必须是同一流体微团,同一坨流体你才能说它机械能守不守恒嘛。

而我们再看吹气,你吹出的是一坨气,外边的是另一坨气,这两坨气的关系就像,你和你二舅,它没有可比性,这两坨气体各自是各自的机械能,那我流速大,和你压强大小有啥关系呀!我流速大,那是因为我的肺对它做功了,吹出的这坨气的机械能要比周围空气的机械能大多了。所以面对两坨气的比较,万万不能直接拿伯努利说我比你流速大,我就得比你压强小,以后我的观众,谁要是这么说,我就和你急。好啦,咱伯努利这篇儿就翻过去啦,我们接着研究。

那你说我吹的这口气儿压强到底是比环境大还是小呢。流体力学书里有成形的理论,对于生活常见的亚音速自由射流,比如吹气,如果不考虑粘性,射流压力与环境压力相等。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4

即使考虑粘性,射流压力与环境压力相差也非常小,或者说几乎相等。我们在仿真软件中直观地看一下,这是AICFD软件中模拟的10m/s射流,几帕的显示范围内,压力云图中射流内外基本没有色差,就是和环境压力基本一样。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5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6

再用实验验证一下,买了个压差计,我给大家吹一下。测的时候还有些讲究,如果这样直接把管子放在气流里,气流流经管子,本身就会有康达效应等流体力学现象,管子周围会形成高压低压区,测出的值并不能反映这束流体的压力,所以要尽量避免管子本身对流场的影响。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7

这样测,沿桌子向前吹气,让管口与桌面平齐,管子就不会挡在流场中了。此时流过管口的空气流速依然很快,测出压力与环境压力差几乎为零。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8

同时也能查到相关论文中别人实测的结果同样是射流压力约等于环境压力,理论、仿真、实验,一遍又一遍的证实,我相信看过这个视频的人,以后再也不会认为吹出的气压力小了吧。那既然压力和环境一样,没有压差作用了,那么回到最原始的问题:环境中空气为什么能跑到袋子里呢?因为空气的粘性。而空气粘性的微观本质是因分子热运动,让不同速度层级之间的气体分子进入彼此区域相互带动。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9

咱们看一下刚刚AICFD仿真的速度云图,入口速度给了10米每秒,周围空气由于粘性被带入,流动的区域越来越大,呈喇叭形状,统计出口流量已经达到了入口流量的5倍,也就带入了4倍的空气量。而后我将气体粘性值改得很小,模拟如果没有粘性作用,被带动的空气量就很少了。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10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11

所以,这现象的正确解释方式是:由于空气的粘性,吹气带动了周围环境的气体流到了袋中。

问题已经研究得很清晰啦,吹口气告别啾啾的垃圾袋,实践吧!这研究好像还差点儿啥,我应该距离多远吹能带进袋子的空气最多呢,不同口径的最佳距离肯定也不一样。

研究继续! 就像吹气球一样吹口气,我实测了人的吹气速度,以便做更精确的模拟。随机测了20人,男女差别不大,吹气速度基本都在6-8m/s左右,那就以8m/s来计算吧。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12

统计了垃圾袋不同尺寸、流量与距离的关系,得到了垃圾袋吹气图,纵坐标为进入袋子的空气总量与吹气量的比值,从图中得出:当用小垃圾袋时,比如袋口直径10厘米,最佳吹气距离约30cm左右;能带动约4倍量的空气,距离再远效果就下降了。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13

当用家庭常用垃圾袋,比如袋口直径二三十厘米,或公共场所的大垃圾袋时,在人胳膊的长度约70厘米以内空气量是单调递增的,能带动约5-7倍空气量,所以尽量拿得远点儿,吹气效果更好。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14

这回再套垃圾袋,就手到擒来啦!

一口气吹起超大垃圾袋,真的是伯努利原理吗?的图15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与电压波形特征。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原理,即定子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电网的特点。接着阐述了Simulink模型的具体搭建步骤,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DFIG本体模型和变流器模型的建立。文中强调了变流器控制算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风速变化时,通过实时调整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良好特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如转子电流环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性能、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最终,通过对故障工况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用人群:从事风力发电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工作原理、掌握Simulink建模技能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DFIG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机制,为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便于读者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调试技巧,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伯努利原理流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描述了在理想流体运动中,流体速度增大时,其压力会相应减小。这一原理可以由伯努利方程进行数学表达,即在一个流动的流体中,对于任何两个截面,沿着一条流线,流体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这个原理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飞机机翼的设计中,通过上表面的特殊形状使得空气在机翼上表面的流速高于下表面,根据伯努利原理,上表面的压力就会比下表面的压力小,从而产生升力。 参考资源链接:[流体力学课后答案包括详细过程](https://wenku.csdn.net/doc/64aba4b62d07955edb5e3969?spm=1055.2569.3001.10343) 当我们考虑工程应用时,伯努利原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流体系统,还能在解决流体相关问题时提供理论支持。例如,在液体输送系统中,伯努利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管道直径的变化来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在水力发电站的设计中,该原理用于设计水轮机,通过控制水流在水轮机中的速度和压力来转换为机械能,进而转换为电能。 为了进一步理解伯努利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你可以参考《流体力学课后答案包括详细过程》这份资源。该文档提供了伯努利原理的详细解释以及其在不同工程实例中的应用过程,不仅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参考资源链接:[流体力学课后答案包括详细过程](https://wenku.csdn.net/doc/64aba4b62d07955edb5e3969?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