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了平台寄给我的一整套材料包和教程。只需要自己再买几瓶饮料,就可以开工了。额。。。喝干净就可以开工了。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选3个瓶子,打孔,串联起来,作为动力舱,起飞前内部会加水,同时充入空气增压,发射瞬间将水向下喷,通过反作用力,火箭就能飞起来。这就是它的起飞原理。
无疑内部压力越大,它飞得就越高,所以我开工前专门做了瓶子的压力测试,9个大气压左右会爆炸。
安全起见,我决定选7个大气压作为它的工作压力。3个瓶子连接后先进行了7个大气压的测试,没有问题,不漏气,不爆炸。主体动力舱就做好了。
在中间加些连接件以便更牢固,加了尾翼增加飞行过程的平稳性,同时,为了安全回收,还做了个降落伞,确保它掉下来时不会摔得七零八落砸到花花草草。
最后封顶,完工。
额,这个火箭的头部,作为一个流体UP,怎么看都觉得它不流体。
一般真实火箭会有一个整流罩,除了隔热,其流线形状还有减小空气阻力的作用。
看来我的水火箭得换个头。以真实火箭整流罩为基础,按照我的水火箭尺寸建了模,用天洑优化软件AIPOD以40m/s运动时阻力加重力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自动仿真优化,一晚上AIPOD自动算了近百个案例,第二天一早,我得到了想要的模型。它的重力加阻力是2.8牛,我也计算了原来的小头同等区域重力加阻力是4.7N,也就是新模型可以给头部减阻40%。就用它了。
下午我便拿到了3D打印的精心设计的整流罩。换个头,嗯,这回看着就舒服多了。
来到发射场地,给动力仓注入水,加水量影响到飞行的高度,这是个经验值,多数情况可加动力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加到7个大气压。架好底座,设置好回收降落伞。为测飞行高度,在里面加了个测高仪。
准备 3-2-1。
降落伞在下落时没有呈打开状态,火箭以巡航导弹的姿态下来了,头部摔得粉碎,好在测高仪完好,显示飞行高度是78米。
比预想得低了些,回来后仔细回看视频分析原因,是由于降落伞打开早了,在上升阶段伞已经打开,既阻碍了向上飞行,又导致箭体下落时直接冲进伞腔里,降落伞无法正常工作。
我设置的是5秒打开降落伞,实际在空中2秒就开了,会不会是因为气流冲击等原因后续还需要详细分析。对于我的首飞,就这样啦,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飞。
我觉得水火箭的想法很是巧妙,真实火箭通过燃烧液氢液氧获得高速气体,火箭推力等于单位时间喷出物质的质量乘以喷出的速度。
科普中的火箭,为了安全,不能燃烧,那么就通过充气加压提高喷出速度,又将喷气改成喷水,增加喷出物质量,共同增加火箭推力,让几个简简单单的瓶子飞到百米高空。
小时候,很多人想成为宇航员。希望今天这个小小的试验,能让你回忆起曾经大大的梦想。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