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原理】由一个问题产生的对于天线馈电相位的浅显思考

问题的提出

        对于相控阵天线,如今常用的实现方法为通过控制每个馈电单元的馈电相位实现天线阵列的波束扫描。但是对于“相位”究竟是什么,在以前我从未考虑过;所谓的馈电相位在具体的表现上具体是什么呢,也从未深入的考虑过。考虑以下的问题:

问题的分析

       对于以上的问题,其本质依然如同相控阵的相位控制原理,只是不同于传统的相控阵天线。这个问题是要在空间中的某一具体点上实现电场的同相叠加,如同无线输能一般。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编写程序便可以得到每个单元所需的馈电相位。而这个馈电相位与波形又有什么关联呢?其本质上,所计算出的相位便是每个馈入天线单元的正弦波的初相。而所谓的改变天线单元的馈电相位实质上也就是改变馈入波的初始相位。

       而所提问题的波形也即是不同的初始相位的正弦波。

程序

% 参数定义
f = 5.8e9; % 频率 5.8 GHz
c = 3e8; % 光速
lambda = c / f; % 波长
d = lambda / 2; % 偶极子间距设为半波长
N = 12; % 阵列尺寸 (12x12)

% 阵列坐标
[x, y] = meshgrid(-(N-1)/2*d:d:(N-1)/2*d, -(N-1)/2*d:d:(N-1)/2*d);

% 法向10米处的相位计算
r0 = 10; % 目标距离
phase_opt = 2*pi*f/c * sqrt(x.^2 + y.^2 + r0^2);

% 将相位转换到 -pi 到 pi
phase_opt = mod(phase_opt, 2*pi);
phase_opt(phase_opt > pi) = phase_opt(phase_opt > pi) - 2*pi;

% 模拟信号
% 假设所有天线元素的幅度相同,可以通过改变相位来优化
% 这里仅模拟一个周期
t = linspace(0, 1/f, 1000);
signals = cos(2*pi*f*t + phase_opt);

% 可视化其中一个天线的信号
plot(t, signals(1,:));
xlabel('时间 (秒)');
ylabel('信号幅度');
title('一个天线元素的馈入信号波形');
grid on;

  • 5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