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全称: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缩写为MPLS),中文名称翻译过来就是多协议标签交换。
它是一种在开放的通信网上利用标签引导数据高速、高效传输的新技术。其中,“多协议”是指MPLS不但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层层面上的协议,还可以兼容第二层的多种数据链路层技术。
其作用就是为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等。
地址解析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协议在TCP/IP模型中属于IP层(网络层),在OSI模型中属于链路层。
网络设备有数据要发送给另一台网络设备时,必须要知道对方的网络层地址(即IP地址)。IP地址由网络层来提供,但是仅有IP地址是不够的,IP数据报文必须封装成帧才能通过数据链路进行发送。数据帧必须要包含目的MAC地址,因此发送端还必须获取到目的MAC地址。通过目的IP地址而获取目的MAC地址的过程是由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协议来实现的。
根据已知的IP地址解析获得对应的MAC地址。虽然工作于网络层,但又涉及数据链路层,所以单独规划于MPLS层
ARP请求报文:两台终端在不知道对端mac地址的情况下,一端会发送ARP请求报文从而获得对端mac地址,完成相互通信。(mac地址会储存在ARP缓存表中,一般失效时长为20min)
ARP请求发送的类型为广播帧(同一广播域的主机都会收到)
ARP响应的类型为单播帧(可以使用软件修改为广播-ARP欺骗)




命令 arp -a 查看ARP缓存 arp -d 清空ARP缓存

免费ARP
用于地址冲突检测(自己问自己,有人回复就是有冲突),当接口ip地址变更时主动发送免费ARP用于刷新其他主机的ARP缓存

ARP欺骗
攻击者发送“无故ARP响应”来伪装其他设备,导致通讯失败。
断网:攻击者伪装成网关的ARP回复
正常情况下:网关会通过ARP回复来更新ARP缓存

1.通过抓包捕获网关的ARP回复:arp -d 命令输入后一清空马上会“我”去找网关的mac地址,网关会回复(此时能抓到回复的包)

2.使用科来进行改造:修改网关的MAC

网关回包的ARP决定了如何更新ARP缓存 下图源MAC地址告诉我网关的MAC,因此要修改 目标ip地址修改隐藏自己身份

以太网-II 源地址:谁发 目的地址:决定了数据帧发给谁(要知道被欺骗者的MAC,要攻击所有人的话把它改成全F,) 下图是网关发给“我”,源地址可改成“我”

3.“发送”-选择无线网卡(看网卡地址)-手动发送/自动




代理ARP
可以帮助同一网段、不同物理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实现通信。用于终端没有配置网关的情况下,访问其他网段的主机时,对目标地址发送ARP请求包围,路由器接口下开启代理ARP查路由表并拥有DIP的路由信息,则回应ARP应答报文。(此做法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