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经营的原理原则以单纯为好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将事物考虑得很复杂。其实本质上是极为单纯的,它不过是若干简单事物的组合。抓住复杂现象背后的单纯本质。
经营,欠缺知识的领域,即使自己不懂得事情,都必须迅速作出决断。依靠什么?
答:原理和原则,用极其简单的一句话表达:“作为人,何谓正确?” ,依照这个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人生也好,经营也好,应该遵照同样的原理原则只要遵守这些原理原则,就不会犯大错——稻盛和夫的想法就这么单纯。
正因如此,才不会困惑,才能堂堂正正开展经营活动,这也与其后的成功相连。
人生哲学——迷茫的航标
哲学——引导人们走上正确道路的单纯思想。
过去判断累积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生。因此又没一个明确的判断基准,我们人生的结果将完全不同。
KDDI 是DDI,KDD 和IDO 三家合并的。事业的“原理原则”在哪里? 不再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看怎么做对社会和世人有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根本,就是“原理与原则”。
不是单纯形式上的合并,合并必须明确经营责任,才能让新公司尽快上轨。
不是吧自己的利益、而是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贯彻这一原则原理。
不随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则
认真确立原理原则的哲学,按这种哲学办,就能促使事业成功,给人很带来硕果。但这个过程绝非轻松愉快。依哲学形式需要律己,需要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中间伴随着许多痛苦,有时会给自己带来损失,耀经历一段苦难的路程。
当你彷徨时,我却你摆脱一己私利,选择那条“本来该走的路”,即使是一条不满荆棘的路——勇敢地选择“不圆滑”、“不得要领”的生存方式。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不过用长远的眼光看,正确的哲学知道下的行为,绝不会带来损失,即使有一时的损失,后面必有回报,而且可以避免大错。
房地产,房产只要持有就能升值,从经济原则看,这未免可笑。
只要你懂的原理原则,只要你持有正确的哲学,不管出现什么潮流,你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义之财,来的容易去的快。
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才是正确的利润。——稻盛和夫的信念就是这么单纯。
由此可见,即使蒙受损失也必须遵循的哲学,明知吃苦也甘愿承受的觉悟——自己心中有没有这种哲学和觉悟,这就是事业成功与否、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
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
话虽如此,但因为人本来就是脆弱的,不刻意地警惕、自我戒备,不知不觉中就会成为欲望和诱惑的俘虏,这也是事实。
“不是因为董事有什么了不起才配公车,准备公车是为了让担负重要工作的人不必为交通工具等杂事费心,以便把心思集中在工作上。仔细想想,一个时间一到就要回家的董事,有什么资格向在外忙碌奔波的部长发火?”
创业初期,公司有车派送。妻子正好有事出门,稻盛和夫随口说道:反正顺路,送送你吧。妻子却拒绝,说要公私分明。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人生方程式:
人生· 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思维方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方向性。有放大的作用
后来读到福泽谕吉的演讲,其一节:
“思想深远如哲学家,
心术高尚正直比元禄武士,
加上小俗吏的才干,
再填上土百姓的身体,
方能成实业界之俊杰。”
自己的人生之戏 如何编写
“每一天都极度认真”
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每个时刻都全力以赴、拼命的奋斗,我们就可以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心中描绘的梦想。
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而且导演、编剧、主演都是自己单肩独挑。
始终保持火一般的热情,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事情,一概以“极度”认真的态度面对,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创造我们人生的价值。
缺少认真和热情,不管你拥有多少国人的才智,不管你希望拥有多么正确的思维方式,你的人生仍将难见硕果。
无论何事都认真面对,正面迎击——有时候等于把自己逼入背水一战的境地。
“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这种迫切的心情——再加上如实审视事物的谦虚态度——那么,你就能抓住平日忽略的极为细微的线索(这里可能稻盛和夫的工作有关,关注的东西是细微的线索,大多数来讲,我猜是某一方面的事情),让你将难题一举解开。
稻盛和夫把这称为“神灵轻生的提示”。因为我感觉到,我们好像拼命努力、苦苦摸索的样子,让神灵有了恻隐之心:“既然你如厕努力,我就帮帮你吧”。因此他经常激励员工:“要努力到神灵出手相助的地步。”
与困难正面对峙,把自己逼进极限,这样的精神状态就能击破“认为不可能”的成见,催生独创性的成果。
知易行难
“体验终于知识”,这一条也是人生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说,“知”未必等于“会”了。
本田的创始人田宗一郎,企业运营的研讨会,当天参会者进入温泉,换好浴衣,在一个大房间坐下,等候本田先生来。他从滨松工厂直接赶来,等到了,穿着油渍斑斑的工作服,一开口就给众人一个下马威:
“各位,你们究竟是来干嘛的?据说是来学企业经营的。如果有这闲工夫,不如赶快回公司干活去。泡温泉,吃吃喝喝,哪里能学什么经营,我就是证据,我没向任何人学过经营,我这样的人不也能经营企业吗?所以,你们该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立刻回公司上班去!”
榻榻米上 学不了游泳,想学游泳,还不如下水划一划。
拼搏在当下这一刻
满怀激情,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埋头于眼前的工作,专注于现在的每一个瞬间,这样就能过好今天,展望明天,开创未来。
稻盛和夫从来没有建立过长期的经营计划。说这话,许多人很吃惊,当然依据经营理论,建立长期经营计划,他的必要性他也知道。但不过好今天这一天就没有明天。连明天会怎样也搞不清楚,五年,十年以后的事情你怎么能看透。
首先,要认真过好今天,这是最重要的。不必为将来的成就焦虑,只要认真过好今天这一天,自然就能看清明天。突然想起初中补课-语文老师讲的一句话:“男子汉大丈夫,一要孝敬父母。二要有责任感,有担当。三不担心自己的未来”,最后一句准确性,欠考虑,但是现在想想,活好当下,就不会担心未来。
我们的生命、人生,本来就是有价值的、神圣的。把珍贵的人生过的碌碌无为,不仅是对生命的糟蹋,而且违背了宇宙的意志。天地自然让我们存在,乃是这个宇宙的必需。没有一人一物偶然力道这世上,因此,这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多余的。
北极圈的冻土地带,众多植物冬季里拼命储备,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延续给下一代。非洲干旱的沙漠一年下一两次雨,植物迅速发芽开花,结果留种。维系一次降雨做准备。
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在规定的期限内,紧紧把握自己生命的每一份每一秒,拼命活在当下这一刻,才使得渺小的生命得以延续。花草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岂能落后。必需抓住每一个今天,“极度”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喜欢——燃起激情
成就事业需要“自燃型” ,我用“自我燃烧”这句表达。听起来很像乔布斯那句天才的自我激励。当然这句话只出现在了电影乔布斯传中,演员和《蝴蝶效应》同一个演员那部。
物质有三种类型:
1.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性物质。
2.点火也燃不起来的不燃性物质。
3.靠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然性物质。
对于公司来讲,人才也是如此,希望大家都是自燃型的,至少也是可燃型的人。
能做成事的人,他们不仅自我燃烧,而且其能量还可以与周围人分享。他们富于能动性和积极性,不是别人说了才干,而是在说之前自己主动带头,成为众人模范。
成为自燃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要靠自我激发、自燃产生。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
喜欢就是最大的动力。意愿,勤奋致陈宫格,这一切都源自“喜欢”这个母体。
俗话说“有情人相会,千里不过一里”,只要喜欢,热爱,热情自燃涌出,努力也不在话下,就会进步神速。旁人看来你很辛苦,但你自己根本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缺乏对工作的高度热爱,就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果。无论那个领域的人,彻底喜欢自己的工作是通过工作丰富自己人生的唯一方法。
就是喜欢不起来,又该怎么办?
“喜欢” 和 “投入” 是因果循环,因为喜欢就会投入(比如在我大学的时候,烈日炎炎下,别人在休息,我去了球场练球技,偷懒,运球。单手变向加背后环绕,因为喜欢才投入。在投入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喜欢。我因为投入了什么才喜欢? 值得我再想想
在你讨厌工作,觉得难以忍受时,你还是要多加忍耐,要下决心朝前走,要发奋努力,这将改变你的人生。
这是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就是抑制利己的欲望,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任何事情都做不成,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人真正的能力,应该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在内。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战胜自己贪图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奋斗,“不能发挥自己天赋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缺乏发挥自己能力的能力。
抓住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
员工之间的矛盾,找到稻盛和夫裁定。并不是因为地位高就能一锤定音,而是超越纠缠不清的利害关系,冷静地分析问题。回到“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本质,进行裁决,公正而不失人情味。
摆脱利害关系和执着,从问题原本出发。
国际问题的简单化
此处不谈政治。就“世界联邦政府”的构想,这一点,我想只有所有国家共同面临重大问题时才会形成。
与外国交涉,正当性重于常识
稻盛和夫带着蹩脚的英文,驻美一个多月,去目标企业游说促销,没有成交,还吃了不少闭门羹。但仍然毫不退缩,锲而不舍。反复交涉后,渐渐又了成果。(销售 陌生拜访)
正当性,不是社会的惯例和常识,而是他们自己秉持的原理原则和价值观念。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同外国人打交道,有时难免争论交锋,这种场合,没有必要讨好对方,曲意逢迎。只要在道理上站得住脚,就应该堂堂正正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样将就逻辑文化的欧美人反而十分地理解并尊重你的正当性。
“作为人,何谓正确?” 贯彻这一原则。
无论什么国家,企业经营都需要普遍适用的哲学,用这种哲学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这种哲学普遍程度越高,它的用处就越大。必需根植于“正确做人”的伦理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