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摘录

2月2号

  • 《大秦帝国》
  • 章节名:第五章 卫鞅入秦
  • 页码:第209页

公子卬做官,有他独到的办法,这便是「少做事,多走动」的六字诀。世间大凡喜欢实干做事的人,总是官运艰涩。原因只有一个,要做事就要出错,一出错就要遭非议,非议多了必然下台。公子卬对「少做事」又有独到方式-多议事,少做事,多做虚事,少做实事。

2月3号

  • 章节名:第三章 安邑风云

围棋之道,天道人道交合而成也。远古洪荒,大禹疏导,大地现出茫茫原野。于是大禹立井田之制,划耕地为九九扩大的无限方块。其中沟渠纵横交织,民居点点布于其上,便成人间棋局也。后有圣哲,中夜观天,感天中星光点点,大地渠路纵横四方,神往遐思,便成奇想,遥感天上星辰布于地上经纬,当成气象万千之大格局。神思成技,做经纬交织于木上,交叉点置石子而戏,便是棋道之开始。其后攻占征伐,围城夺地,人世生灭愈演愈烈,棋道便也有了生杀攻占、围地争胜的规则,久而久之,棋道成矣。此乃人道天道交相而生棋道之理也。
布衣士子问:这棋,何以称之为“围”呢?
卫鞅侃侃而论,“人间诸象,天地万物,皆环环相围而生。民被吏围,吏被官围,官被君围,君被国围,国被天下围,天下被宇宙围,宇宙被造物围,造物最终又被天地万物芸芸众生之精神围。围之愈广,其势愈大。势大围大,围大势大。此为棋道,亦是天道人道。棋道圣手,以围地为目棋,犹明君治国,名将治军也。

2 月5号

第一部黑色裂变总结
商鞅一生劳苦命,二十多岁虽然年轻有为,学成归国,但无奈投到魏国。小说很不客观及带感情色彩的将魏国评判成一个任人唯亲、由繁荣走向衰退的堕落国家。让我形象的想象魏国就是一个胖的脸上油光锃亮,啤酒肚始终先于其他部位出现在门口的,头顶地中海秃发的中年男人摸样。走路拍着肚子,却述说着自己年轻时的辉煌。如此魏国,商鞅自然无容身之处。那么投向何方,这不得不说需要挖掘潜力股的眼光。当时的秦国,举目无亲,众叛亲离。贫穷、卑微、被世人所鄙夷为塞外蛮夷。但商鞅选择了秦国,并且一待二十年。生生把个干瘪秦国喂养成吼吼雄狮。
这样的成功有几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完全信任且支持的君主。这点是历来变革之根本和基石。
第二个要素是民心所向。得到君主支持的商鞅全力变法,确实有手腕,以市集抬木赏金收买人心,建立民众相信政府的信心,让贫苦大众相信跟着商鞅变法就可有地有官有美好的未来。想起毛泽东领着咱老百姓闹革命。当然第三个条件是必须有强的执行力把利益冲突方消灭在摇篮中。商鞅也够心狠手辣,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严格执法奠定变法基础,严惩犯法太子的两名师傅,一个割鼻一个充军,借此打压变法的贵族反对势力。这招够狠,当真为大公不顾安危,自此也为商鞅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注定是为了变法而生、为了秦国而辉煌、为了天下大公而牺牲的坎坷命运。当然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成功男人背后那个女人。再说商鞅的爱情。这段明显是造假野史,但让人读的也还津津有味。这天地间第一男儿居然也就能得天地间第一痴情红颜知己。
商鞅命运结局似乎也是注定了的。法制要在没有任何根基的秦国立足,自然要得罪反对势力,要牺牲一批无法改造的劣民。商鞅的变法确确实实是建立在秦国部分民众的生命和鲜血基础上的,白氏封地的阻止变法请命的700多民众的杀虐,黑崖山里好吃懒做民众的血流成河,都是变法的代价和血淋淋的基石。而商鞅也必然在这尸身堆积的小山上结束自己的一生。不过,这种结束是一种就义,为了变法、为了强秦、为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他用自己的尸体去完成变法

2月7号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

章节名:快哉张仪,怒骂儒家大伪
孟老夫子,尔等何其厚颜也,儒家大伪,天下可证: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远,唯我正宗。
墨子兼爱,你骂孟轲作无父绝后;杨朱言利,骂成禽兽之学;法家强国,骂成虎狼苛政;老庄超脱,骂成逃遁之说;兵农医工,骂成末技细学,纵横策士,骂作妾妇之道。
你张扬刻薄,出言不逊,损遍天下诸子百家!却大言不惭,公然以王道正统自居,凭心而论,儒家自己究竟有何物?而孟轲究有何物?
一言以蔽之,尔等不过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整天淹没在哪个消逝的大梦里,唯知大话空洞,欺世盗名而已!国有急难,邦有乱局,儒家何曾拿出一个有用主意?!尔等竟日高谈文武之道,解民倒悬,事实上却主张恢复井田古制,使万千民众流离失所,无田可耕!尔等信誓旦旦,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
如此言行两端,心口不应,不是大伪欺世,却是堂堂正正?
尔等深藏利害之心,却将自己说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观其行,却是孜孜不倦谋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丧家之犬!三日不见君王,便其心揣揣;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终。究其实,厉害之心,天下莫过儒家!
趋利避害,本是人性,尔等偏无视人之本性,不做因势利导,反着意扼杀如阉人一般!
食不言,寝不语,坐怀不乱,生生将柳下惠那种不知生命为何物的木头,硬捧为与圣人齐名的君子。将人变成一具活僵尸,一个个毫无血性的阉人!儒家子弟数千,有几人若墨家子弟一般,做生龙活虎的真人?有几人不是唯唯诺诺的弱细无用之辈?
阴有所求,却做位置彬彬的谦谦君子,求之不得,便骂尽天下!
更有甚者,尔等儒家公然将虚伪看做美德,公然引诱人们说假话:为圣人隐,为贤者隐;教人自我虐的,教人恭顺服从,教人愚昧自私,教人守株待兔;最终使人民不敢发掘丑恶,不敢面对法制,沦为物质茫然的下愚,使贵族永远欺之,使尔等上智永远愚弄之!险恶如斯,虚伪如斯,竟大言不惭奢谈解民倒悬!
敢问诸位:春秋以来五百年,可有此等荒诞离奇厚颜无耻之学?有!那便是儒家!便是孔丘孟轲!
自儒家问世,尔等从不给天下生机活力,总是呼喝人们亦步亦趋,因循拘泥。天下诸侯,从春秋三百六十,到今日战国三十二,三五百年中,竟是没有一个国家敢用尔等。儒家至大,无人敢用么?非也!说到底,谁用儒家,谁家灭亡!方今大争之世,若得儒家治国理民,天下便是茹毛饮血!孟夫子啊,干百年之后,也许后辈子孙忽然不肖,忽然想万世不移,忽然想让国人泯灭雄心,儒家僵尸也许会被抬出来,孔孟二位,或可陪享社稷吃冷猪肉,成为大圣大贤。然则,那已经是干秋大梦了,绝非尔等生身时代的真相!儒家在这个大争之世,充其量,不过一群毫无用处的蛀书虫而已!

2月8号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经常读到战场上的一方打不过了就挂出一种叫“免战牌”的东西,然后另一方就很配合的偃旗息鼓,当时甚是欣慰,觉得三国里如刘皇叔一般的仁义君子还真不少,后来才慢慢觉得“免战牌”这东西纯属搞笑,生死相搏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岂容你挂个牌子就停战?不由得想到春秋时不击半渡之兵而败亡的宋襄公,对比晋楚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的晋文公重耳,既奠定晋国霸业又成就千古美谈,虽说春秋无义战,然三百年根深蒂固的周礼仍点滴渗透在了春秋的战史中。

战争的车轮驶至战国,与春秋相比,两百余年的战国乱世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与社会制度的颠覆、军制战术的革新、此消彼长的逐鹿中原与日趋残酷的战争规模,更让一大批纵横捭阖的谋臣智士粉墨登场。可以说从战国开始,日后乱世中势力间的角力远远超出了排兵布阵的一隅之地,而演化成了国力、军力、战略、战术、外交甚至心理上的全面较量,正如第二部的书名《国命纵横》一样,国家的命运已不止是真刀真枪的战场,而是被悬于纵横家们的三寸不烂之舌上。

苏秦张仪,三尺微命一介布衣,游离与七国之中,仅凭一张利口便搅动天下大势,纵横捭阖胜于百万雄兵,可谓乱世之中的独特气象,但因为善施权术,恶名也不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仪用“六百里之地”诓骗楚国与齐国绝交,而后在楚使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六里之地”,小时候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觉得好笑,堂堂秦相张仪简直如泼皮撒赖一般,虽然乱世邦交固然是利益至上,但如此的厚颜无耻也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太史公在《苏秦列传》的结尾中说“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自己为其列传的目的在于“毋令独蒙恶声焉”,可见纵横家们的名声在当时就比较臭,虽然孙皓晖在这部小说中对苏秦张仪也像对商鞅一般不遗余力的美化,但纵横家们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诡谲之道同样也是事实,当然从乱世争霸的角度来说,苏秦张仪的双子座的确是耀眼夺目的一页,其成败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2月9号

章节名:第二章 山东雄杰

魏惠王哈哈一笑却道:“张仪啊,孟夫子说你乃纵横策士,但不知何为纵横之学?”
“魏王,”张仪见涉及正题,精神振作,肃然道:“纵横之学,乃争霸天下之术。纵横者,经纬也。经天纬地,匡盛霸业,谓之纵横。张仪修纵横之学,自当首要为母国效力。”
“经天纬地?匡盛霸业?纵横之学如此了得?”魏惠王惊讶了。
孟子却冷笑着插了进来:“自诩经天纬地,此等厚颜,岂能立于庙堂之上?”
“孟夫子此话怎讲?倒要请教。”魏惠王很高兴孟子出来辩驳,自己有了回旋余地。
孟子极为庄重:“魏王有所不知。所谓纵横一派,发端于春秋末期的狡黠之士。前如张孟谈游说韩魏而灭智伯,后如犀首游说燕秦。如今又有张仪、苏秦之辈,后来者正不知几多?此等人物朝秦暮楚,言无义理,行无准则;说此国此一主张,说彼国彼一主张,素无定见,唯以攫取高官盛名为能事。譬如妾妇娇妆,以取悦主人,主人喜红则红,主人喜白则白;主人喜肥,则为饕餮之徒;主人喜细腰,则不惜作践自残;其说辞之奇,足以悦人耳目,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心术!此等下作,原是天下大害,若执掌国柄,岂不羞煞天下名士?”孟子原是雄辩之士,一席话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殿中竟是一片默然。
魏国君臣虽觉痛快,却也觉得孟子过份刻薄,连死去近百年的“三家分晋”的功臣名士张孟谈也一概骂倒,未免不给魏国人脸面。然则,此刻却因孟子对的是面前这个狂士,便都不做声,只是盯着张仪,看他如何应对?
事已至此,张仪不能无动于衷了。他对儒家本来素无好感,但因了敬重孔子孟子的学问,所以也就井水不犯河水,今日见孟子如此刻薄凶狠,不禁雄心陡长,要狠狠给这个固步自封的老夫子一点颜色!只见张仪悠然转身对着孟子,坦然微笑:“久闻孟夫子博学雄辩,今日一见,果是名不虚传也。”
“国士守大道,何须无节者妄加评说?”孟子冷峻傲慢,竟不屑地回过了头去。
突然,张仪一阵哈哈大笑,又骤然敛去笑容揶揄道:“一个惶惶若丧家之犬的乞国老士子,谈何大道?分明是纵横家鹊起,乞国老士心头泛酸,原也不足为奇。”
此言一出,孟子脸色骤然铁青!游历诸侯以来,从来都是他这个卫道士斥责别人,哪有人直面指斥他为“乞国老士子”?这比孔子自嘲的“惶惶若丧家之犬”更令人有失尊严!孟子正要发作,却见张仪侃侃道:“纵横策士图谋王霸大业,自然忠实与国,视其国情谋划对策,而不以一己之义理忖度天下。若其国需红则谋白,需白则谋红,需肥则谋瘦,需瘦则谋肥,何异于亡国之奸佞?所谓投其所好言无义理,正是纵横家应时而发不拘一格之谋国忠信也!纵为妾妇,亦忠人之事,有何可耻?却不若孟夫子游历诸侯,说遍天下,无分其国景况,只坚执兜售一己私货,无人与购,便骂遍天下,犹如娼妇处子撒泼,岂不可笑之至?”
“娼妇处子?妙!”丞相公子卬第一个忍不住击掌叫好。
“彩——!”殿中群臣一片兴奋,索性象酒肆博彩般喝起“彩”来。
魏惠王大感意外:这个张仪一张利口,与孟老夫子竟是棋逢对手!便好奇心大起,笑问张仪:“有其说必有其论,‘娼妇处子’,却是何解啊?”
张仪却是一本正经道:“鲁国有娼妇,别无长物,唯一身人肉耳。今卖此人,此人不要。明卖彼人,彼人亦不要。卖来卖去,人老珠黄,却依旧处子之身,未嚐个中滋味。于是倚门旷怨,每见美貌少妇过街,便恶言秽语相加,以泄心头积怨。此谓娼妇处子之怨毒也。”
“啊——!”殿中轻轻地一齐惊叹,臣子们一则惊诧这个年轻士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二则又觉得他过分苛损,大非敬老之道。
魏惠王正自大笑,一回头,孟老夫子竟是簌簌发抖欲语不能,便觉得有点儿不好收拾。孟夫子毕竟天下闻人,在自己的接风宴会上被一个无名士子羞辱若此,传扬开去,大损魏国!想到此处,魏惠王厉声道:“竖子大胆,有辱斯文!给我轰了出去!”
“且慢。”张仪从容拱手:“士可杀,不可辱。孟夫子辱及纵横家全体,张仪不得不还以颜色,何罪之有?魏王莫要忘记,张仪为献霸业长策而来,非为与孟夫子较量而来。”
魏惠王愈发恼怒:“阴损刻薄,安得有谋国长策?魏国不要此等狂妄之辈,轰出去!”
“既然如此,张仪告辞。”大袖一挥,张仪飘然而去。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