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组态配置中,关于EtherNet口,有多处提到,例如图示中的网口A、网口B,支持EtherNet通讯,在这个之下可以支持Modbus TCP通讯,同时还可以做Ethernet/IP的通讯。那么这个EtherNet是什么呢?
EtherNet是什么
以太网(Ethernet)的本质是一种用于局域网(LAN)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它定义了一套规则和标准,确保网络设备能够在同一网络内进行数据交换。以太网主要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这些规范由IEEE 802.3标准定义。这么看来他和串口通讯的本质并无不同。我们也常称以太网通讯为网口通讯。既然两者本质上并无多大差异,那么以太网的特点在哪呢?
本质特点
-
通信协议:
- 以太网是一种通信协议,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方式,包括数据帧的格式、寻址方法、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等。
-
数据帧:
- 以太网通过数据帧(Ethernet frame)来传输信息。每个数据帧包含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负载和帧校验序列(FCS)等字段。
-
介质访问控制(MAC):
- 以太网使用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来唯一标识每个网络设备。MAC地址是硬件地址,通常由设备制造商分配。
-
物理介质:
- 以太网定义了使用各种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进行数据传输的规范。
- 早期以太网使用同轴电缆,现在主要使用双绞线和光纤电缆。
-
网络拓扑:
- 以太网支持多种网络拓扑,包括星型、总线型和环型拓扑。
- 现代以太网通常采用星型拓扑,中心设备如交换机连接各个终端设备。
-
传输速率:
- 以太网的发展经历了从10 Mbps(百万比特每秒)到100 Mbps(快速以太网),再到1 Gbps(千兆以太网)及更高速率(如10 Gbps、40 Gbps、100 Gbps)等多个阶段。
-
碰撞检测和处理:
- 早期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机制来处理数据传输中的冲突。
- 交换式以太网的普及消除了冲突域,通过交换机来管理和转发数据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