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块链到DAG(五)--DAG项目介绍IOTA和Obyte

原文链接:《从区块链到DAG(五)--DAG项目介绍IOTA和Obyte》

作为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简单的介绍两个DAG的代表项目:IOTA和Obyte。这里主要着眼于他们的账本共识是怎么实现的以及有什么不足之处。

 1. IOTA 

IOTA被认为是第一个也是最出名的一个用DAG结构的项目,它主要着眼于解决物联网发展中的小额支付问题。以比特币为例,每次支付不管数额大小多要产生交易费,而且矿工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完成区块的打包和记账;IOTA直接取消了打包区块的这个过程(DAG图中的每个顶点不是区块而是一笔笔的交易),没有了区块打包也就没有矿工,所以整个交易是不需要手续费的。 

1.1 共识机制简介

IOTA发明了Tangle协议专门针对这种特殊的账本形式。Tangle中的每一笔新产生的交易需要引用之前的两笔交易来验证确认:这意味着一个交易都可以向前到创世单元,向后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被tip引用(图片1的阴影方块为tip,代表还没被验证过的交易)。所以一个攻击者想修改某个单元就得欺骗所有直接和间接与这个单元相关的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单元被越来越多的交易引用,所以攻击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图片1 一个典型的IOTA网络

来源:Serguei Popov, The Tangle

Tangle中引入了累计权重的概念:每个交易有个自身权重,自身权重的大小与记录这笔交易的节点所投入的工作量成正比,记为3n(n属于非零整数)。而把直接和间接引用这个交易的其他交易(即直接和间接指向这个交易的未来交易)自身权重相加后再加这个交易自己的自身权重就能得到这个交易的累计权重,见图片2。

图片2 一个DAG网络在产生新的交易X后的累计权重的变化

来源;Serguei Popov, The Tangle

在图2中,每个方块单元代表一笔交易,方块右下角的小数字代表每个交易的自身权重,较大的加粗数字代表累计权重。以交易F为例,F由交易B, E直接引用,A, C间接引用;所以F的累计权重为F(9)=B(3)+E(1)+F(3)+C(1)+A(1)。当一笔新的交易X进入网络且引用了交易

  • 0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