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高频电路实训装置的设计


🔥 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毕设题目缺少创新和亮点,往往达不到毕业答辩的要求,这两年不断有学弟学妹告诉学长自己做的项目系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为了大家能够顺利以及最少的精力通过毕设,学长分享优质毕业设计项目,今天要分享的是:基于单片机高频电路实训装置的设计

1系统组成

系统是由九个高频实训电路模块组成,分别由晶体管振荡电路,AM发射机电路,AM接收机电路,FM发射机电路,FM接收机电路,FSK调制电路,FSK解调电路,CPLD频率计电路,系统电源电路模块等组成,其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模块框图

2模块电路设计

2.1LC与晶体管振荡电路设计

2.1.1单元电路设计

LC与晶体管振荡电路的输出是发射机的载波信号源,要求它的振荡十分稳定。一般使用晶振电路,其中Q值可达数万,其频率稳定度可达10-5~10-6。电路如图5-1所示。在图1-1中,晶振JT和C1、C2、C3、VT1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为3.579MHz。电路中的R1、R2、R3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其中R1可以调整。在对静态工作点设置时,先设定集电极电流ICQ,一般ICQ取0.5~4mA,ICQ太大会引起输出波形失真,产生高次谐波。设晶体管β=60,ICQ=2mA,UEQ=(1/2~1/3)Ucc,则可算出R1,R2,R3。如按图2-1所示安装电路,在调试中UBQ=8.3 V,UEQ=7.7 V。

图2-1 晶体振荡电路

2.1.2安装与调试

调试晶体振荡器时,应先断开晶振,使振荡器不振荡,再用万用表测三极管的各级电压。UEQ应满足UEQ/(R2+R3)≈ ICQ=2mA

若不满足,则可调整R1值。将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调试正确后,再接上晶振,测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的幅度。测量时要正确选择测试点,使仪器的输入阻抗远大于电路测试点的输出阻抗。在输出端还应接负载电阻RL,RL应与下一级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相等。若仪器的输入阻抗较高,则可选择A点测量;若仪器的输入阻抗较低,则应选择B点测量,这时耦合电容Co的取值约为20pF。

2.2AM发射机电路设计

2.2.1设计思路

单频点是指发射和接收的载频为固定值的频率点,这样在发射和接收时不需考虑因波段不同而引起放大器性能不同的因素,简化了设计难度。单工是指对讲机在发射时就不能接收,在接收时就不能发射,即一次只能进行一种操作,要么发射,要么接收。这样,一个对讲机只是相当于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的组合,用一个开关来控制发射与接收的转换。为了设计的简便,一般对讲机采用调幅发射与接收。

2.2.2工作原理及组成框图

其工作原理是:第一本机振荡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它的输出送至调制器中;话音放大电路放大来自话筒的信号,其输出也送至调制器中;调制器输出是已调幅的中频信号,该信号经中频放大器放大后与第二本振信号混频;第二本振是一频率可变的信号源,一般选第二本振频率ƒo2是第一本振频率ƒo1与发射载频ƒo1之和;混频器输出经带通或低通滤波器,使输出载频ƒc=ƒo2 -ƒo1;功放级将载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到所需发射的功率。点频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点频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

2.2.3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点频调幅发射机的工作频率为3.579MHz。

(2)发射功率

一般是指发射机输送到天线上的功率,只有当天线的长度与发射频率的波长λ可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将载波发射出去。波长λ与频率ƒ的关系为:

λ=с/ƒ

式中,с为电磁波传播速度,с=3×108m/s。

若接收机的灵敏度SA=2μV,则通信距离S与发射功率PA的关系如表1-1所示。

                    表2-1 发射功率PA与通信距离S的关系

该电路的发射功率Po≥150mW。

(3)调幅度  

调幅度是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电压振幅变化的系数,它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即范围为0%~100%。非线性失真(包络失真)调制器的特性不能跟随调制电压线性变化而引起已调波的包络失真为调幅发射机的非线性失真,一般要求小于10%。线性失真保持调制电压振幅不变,改变调制频率引起的调幅幅度特性变化称为线性失真。该电路的的调制度为50%。

(4)噪声电平  

噪声电平是指没有调制信号时,由噪声产生的调幅幅度与信号最大时的调幅幅度比。广播发射机的噪声电平要求小于0.1%,一般通信机的噪声电平要求小于 1%。

(5)总效率  

发射机发射的总功率PA与其消耗的总功率P’c之比称为发射机的总效率ηA,即

ηA=PA/P’c 。该电路的总效率η≥40%

2.2.4单元电路设计

  (1)调制电路

根据题意及给定的主要器件,选定模拟乘法器MC1496构成调幅电路,如图2-3所示。

图2-3调制器电路

设                 uΩ=UΩmcosΩt=UΩmcos(2πƒΩt)

载波               uc=UcmcosΩt=Ucmcos(2πƒct)

加上直流UDC与载波uc相乘,得:

uAM=UM (1+MacosΩt)cosωct

式中,调制系数Ma=UΩM/UDC≤1,否则会产生过量调幅。

MC1496内部结构图如如图2-4所示。

图2-4 集成电路MC1496电路原理图

MC1496各引脚功能如下:

    1)、SIG+  信号输入正端          2)、GADJ  增益调节端  

    3)、GADJ 增益调节端             4)、SIG-   信号输入负端    

    5)、BIAS  偏置端                6)、OUT+  正电流输出端

    7)、NC   空脚                   8)、CAR+  载波信号输入正端    

    9)、NC   空脚                  10)、CAR-  载波信号输入负端   

   11)、NC   空脚                  12)、OUT-   负电流输出端

   13)、NC   空脚                  14)、V-     负电源  

在设置MC1496的静态偏置时,应使乘法器内部的三极管均工作在放大状态,并尽量使静态工作点处于直流负载线的中点。对应图1-6所示电路,在调试时各管脚的静态偏置电压如表2-2所示。

表2-2  MC1496各管脚的静态电压

管脚

1

2

3

4

5

6

8

10

12

电压

-6

-6.5

-6.5

-6

-10.4

+6.9

+0.5

+0.5

+6.9

(2)话音放大电路

根据给定的主要器件,uA741为集成运算放大器,可以用它来对低频话音进行放大。图2-7所示电路为一同相放大电路。其输出电压为:

图2-5话音放大电路

(3)缓冲电路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能明显的改善电路的性能,因此,常用射极输出器做缓冲电路。如图2-6所示。设计射极输出器时,主要是考虑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与前后级的匹配问题。

图2-6缓冲电路

(4)功率放大电路

利用宽带变压器做耦合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宽带功率放大器。常见的宽带变压器有用高频磁芯绕制的高频变压器和传输变压器。宽带功率放大器不需调谐振动回路,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线性放大,但是效率η较低,一般只有20%左右。它通常作为发射机的中间级,以提供较大的激励功率。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放大器,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等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就越高。通常用丙类功率放大器作为发射机的末级,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图1-9所示的为由两级功率放大器组成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其中晶体管VT1为缓冲级,晶体管VT2与高频变压器Tr1组成宽带功率放大器,晶体管VT3也选频网络L3、C6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①宽带功率放大器

静态工作点Q的确定:

图2-7功率放大电路

2.2.5安装与调试

电路调试应先分别调整各级静态工作点,然后从前级向后级逐级调整输出信号。

调制器的测试

测调制器电路静态工作点时,应使本振信号UO=0,调制信号UΩ=0。先测MC1496第5脚上的电压U5,调整R5的值,使|U5|/R5=I0;然后测量各静态工作电压,其值应与设计值大致相同。加本振电压Uo=100mV,使调制电压UΩ=0,调节RP3使MC1496输出信号为最小值,再使UΩ=100mV,这时测得的输出波形应为载波被抑制的双边带信号波形,再调节RP3使输出波形为Ma=50%的调幅波。

2.3AM接收机电路设计

2.3.1工作原理及组成框图

图 5-8 是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电路的方框图和各级信号的波形图。我们现在使用的收音机基本上都是超外差式收音机,其特点是:收音机接收到的电台信号要经过变频电路变频,将原高频载波变换为统一的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然后再经中频放大、解调还原成声音信号。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工作稳定等优点。

2.3.2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调幅发射机的工作频率为3.579MHz。

(2)灵敏度

接收机输出端在满足额定的输出功率和一定输出信噪比时,接收机输入端所需的最小信号电压称为接收机的灵敏度。调幅接收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50μV。

(3)选择性

接收机从作用在接收机天线上的许多不同频率的信号(包括干扰信号)中选择有信号,同时抑制邻近频率信号干扰的能力称为选择性,通常以接收机接收信号的3dB带宽和接收机对邻近频率衰减能力来表示。一般要求3dB带宽不小于6~9kHz,40dB带宽不大于20~30kHz。

(5)中频抑制比

接收机抑制中频干扰的能力称为中频抑制比。通常用输入信号频率为本机中频时的灵敏度SIF与接收灵敏度S之比表示中频抑制比,以dB为单位,即中频抑制比=20lg(SIF/S) dB分贝数越大,说明抗中频干扰能力越强。一般要求中频抑制比大于60dB。

(6)镜频抑制比

接收机对于镜频(镜像频率)干扰的抑制能力称为镜频抑制比。镜频= ƒ S ±2ƒ I

式中,ƒ S为信号频率;ƒ 1为中频频率。对于本振频率高于信号频率的接收机,其镜频为ƒ S +2ƒ I;对于本振频率低于信号频率的接收机,其镜频为ƒ S -2ƒ I。通常用输入信号频率为镜频时的灵敏度S IM与接收灵敏度S之比表示镜频抑制比,一般以dB为单位,即镜频抑制比=20lg(SIM/S) dB

分贝数越大,说明抗镜频干扰的能力越强。通常要求镜频抑制比大于60dB。

(7)自动增益控制能力

接收机利用接收信号中的载波控制其增益以保证输出信号电平恒定的能力称为自动增益控制能力。测量时,通常使接收机输入信号从某规定值开始逐步增加,直至接收机输出变化到某规定值(如3dB)为止,时输入信号电平所增加的分贝数即为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能力。

(8)输出功率

接收机在输出负载上的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2.3.3单元电路设计

(1)输入回路

由磁性天线感应得到的高频信号,实际上是高频载波信号经过LC调谐回路加以选择得到欲接收电台信号。(为使收音机获得较高选择性、灵敏度,应选合适 L1与L2 匝数比。现在装的天线线圈现成已设计好的,要求学生尽量注意,不要把线圈弄断,否则拆除线圈减少圈数影响匝数比)。

(2)变频电路

由输入回路送来的高频信号是调幅波,本机振荡产生的本振频率信号是等幅波,混频后经选频得到465KHZ 中频信号。因此变频级主要作用是将调幅的高频信号变为调幅的中频信号。变换前后仅是载波频率改变,而信号包络不变。一般用一只变频管来完成该机的振荡和混频作用。对混频来讲,要求工作在非线性区,电流不能太大,否则变频增益下降,但对本振来讲,电流大一点,变频增益高又容易起振,电池电压下降不易仃振。但振荡也不能太强,否则会引起波形失真听到“咯”、“咯”声,增益反而下降,一般选电流为0.4~0.6mA。

(3)中频放大

中放级的好坏对收音机灵敏度、选择性等有决定性影响。中放级工作频率是465KHZ,用并联的LC 谐振回路作负载,因此只有在信号频率为465KHZ时并联谐振回路电压最大,因此提高了整机选择性。收音机有时采用一级中放(一般为二级中放)单调谐中频放大器,选择性及灵敏度不一定十分理想,但回路损耗小,调整方便,因此袖珍机广泛采用此线路。

(4)检波级

中频信号仍旧是调幅信号,经过检波级(由二极管或三极管检波),从调幅波中取出音频信号。若选用的是三极管则利用其中一个PN结在非线性工作状态下起大信号检波作用,同时此管还进行来复低频电流放大。

(5)低放和功率放大

检波后的音频信号送到低放级进行音频放大,然后通过输入变压器送到推挽功率放大级进行功率放大,输出信号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推挽功放电路的管子工作在乙类状态。在无信号时截止,有信号时二管轮流工作,因此效率高,但乙类工作在小信号时在特性曲线弯曲部分产生失真。因此本机线路在无信号时基级也有一定的偏压  ,使之工作在甲乙类状态,这样效率高,输出功率大,而且省电。要求二只管子参数一致。希望在装配时选定。凡有一只管损坏,必须配对选管。焊接时注意二管焊好,如虚焊一管,造成一管工作产生严重失真,而且音量大大下降。

2.3.4安装与调试

(1)元件介绍

收音机所用的可变电容的种类很多这里使用的是差容双联。振荡联为68pF。天线联为140PF的中型双连。在双联电容器上标有“A”的一端为天线联,标有“O”的一端为振荡联。中间是标有“G”的是接地端。磁性天线的磁棒尺寸为55X13X5mm。线圈的绕法及圈数见电路原理图。线圈全部用Φ0.13的高强度漆包线绕制。中波振荡线圈B2(磁帽为黑色)的型号为LF10-l;中频变压器的型号为TF10-1和TF10-2。这两只中频变压器中均带有谐振电容器。第一中频变压器B3中的磁帽为白色,第二中频变压器B4中的磁帽为绿色。    

三极管全部为NPN型硅材料塑封管,其中BG1、BG2、BG3均选用3DG201;BG4可选用3DG201或9014。它们的β值应该在150~200之间;变频管的β值不宜太大,一般在60倍左右;BG6和BG7可用9013。它们的β值不要小于100。二极管为1N4148。电阻全部为1/8W碳膜电电阻。电容C4、C7、C8是电解电容器;C3是涤纶电容器。其余均为瓷介电容器。

(2)电路安装

按照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电路图,检查实验室所提供元件的种类、型号和数量是否正确。由于收音机元件多,电路比较复杂,因此在组装时,一般要一级一级的组装。收音机的组装次序与信号流程恰好是相反的,即组装过程应从功放级开始,依次为前置低放、简波级、中放级、AGC电路,最后是变频级和输入回路,这样分级组装有利于电路的调整和测试。

(3)调整各级直流工作电流

在集电极和直流电源之间串联进毫伏表,选择相应量程,调节偏置电阻b ,(一般用一个固定电阻再串上一个电位器 ) ,使毫伏表指示的数值达到规定的工作电流,然后拆下这个固定的电阻和电位器量出总电阻。再换上对应阻值的固定电阻。这一级就算调节好了。注意:

A:调整直流工作点时,应保持收音机无信号输入。为此把双联电容器全部旋入或全部旋出。

B:换上固定阻值的电阻后还应再测一下工作电流。最后还要注意将印刷电路中的两个测试点接通。

(4) 调整中频频率(调中周)

调整中频频率的方法有仪器调试法和听音法等多种。

仪器调试法——按图 5-9 接好调试电路,打开收音机,开大音量电位器,将收音机的双连可变电容器全部旋进,避开外来信号。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节在 465kHz上,调制频率用 1000Hz,调幅度调在 30% 上。经过低频调制后的高频信号(465kHz)通过0.01~0.047μF 耦合电容,由收音机的基极注入,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之由小逐渐增大,以扬声器中的声音能听清为准。由第三级中周开始调节,逐级向前进行。用无感的胶木或塑料螺丝刀旋动中频变压器的磁帽,使示波器或毫伏表获得最大输出。上述过程应反复调整几次。如果出现自激,要重新调整中和电容及中周变压器。中和电容的值一般为 2 pF 左右。

图2-9  仪器调试法连接图

2.5FM接收机电路设计

2.5.1设计思路

通过对方案论证,选择了CXA1238M芯片作为低压调幅/调频立体声接收集成电路,其内部调幅部分包括了从天线接收至检波音频输出的全部功能,调频部分包括了从天线接收至立体声解码、左右声道音频输出的全部功能,只要外接一块立体声音频功率放大器和少量的外围元件便可组装成一部完整的AM/FM立体声收音机。

2.5.2工作原理及组成框图

采用集成芯片CXA1238S。该芯片内部包含FM前置放大、立体声解调放大、FM中频放大及鉴频等环节,尤其是芯片内采用了锁相技术,因而具有中心稳定,调谐简单、抗干扰性强、电路稳定等优点。FM无线接收电路原理图如图2-13所示。

图2-12   FM无线接收电路原理图

如果学弟学妹们在毕设方面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私信我咨询哦,有问必答!学长专注于单片机相关的知识,可以解决单片机设计、嵌入式系统、编程和硬件等方面的难题。
愿毕业生有力,陪迷茫着前行!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