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师分享 - 400Hz中频电源的设计


🔥 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毕设题目缺少创新和亮点,往往达不到毕业答辩的要求,这两年不断有学弟学妹告诉学长自己做的项目系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为了大家能够顺利以及最少的精力通过毕设,学长分享优质毕业设计项目,今天要分享的是: 400Hz中频电源的设计

一 400Hz中频电源的硬件原理与设计

4MHz信号基准电源,通过分频电路进行分频得到400Hz的信号,经过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正弦波,为提高电压的幅值还要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通过升压变压器使最后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在25V~65V之间。通过检波电路得到直流电压,AD采集首先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后,再将采集到的电压值送到单片机中,最后通过单片机送到数码管显示电压,为保证放大电路中TDA7294的正常工作,单片机控制系统还通过稳压电路为其提供电压。

  中频电源设计原理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400Hz中频电源设计原理流程

1.1 振荡电路

为得到频率稳定性很高的振荡信号,多采用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体振荡器。石英晶体的电路符号及振荡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2 振荡电路

在石英晶体两个管脚加交变电场时,它将会产有利于一定频率的机械变形,而这种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上述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机械振动的振幅,还是交变电场的振幅都非常小。但是,当交变电场的频率为某一特定值时,振幅骤然增大,产生共振,称之为压电振荡。这一特定频率就是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也称谐振频率

石英晶体的选频特性非常好,串联谐振频率fs也极为稳定,且等效品质因数Q值很高。只有频率为fs的信号最容易通过,而其他频率的信号均会被晶体所衰减。

  电路中并联在两个反相器4069输入,输出间的电阻R的作用是使反相器工作在线性放大区,R的阻值分别为3.3k和2.7k。电容C1用于两个反相器间的耦合,而C2的作用,则是抑制高次谐波,以保证稳定的频率输出。电容C2的选择应使2πRC2fs≈1,从而使RC2并联网络在fs处产生极点,以减少谐振信号损失。C1的选择应使C1在频率为fs时的容抗可以忽略不计。

电路的振荡频率仅取决于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fs,而与电路中的R,C的数值无关。这是因为电路对fs频率所形成正反馈最强而易于维持振荡。

为了改善输出波形,增强带负载的能力,通常在振荡器的输出端再加一级反相器4069。输入的信号为4MHz,这样输出的信号频率为4MHz。

1.2 分频电路

1.2.1 CD4024分频器

然后进入CD4024分频器[1]。CD4024是多位二进制输出串行计数器,它是7位的串行计数或分配器。如图1-3所示。

图1-3 CD4024分频器

是由D型触发器组成的二进制计数器。多位二进制计数器主要用于分频和定时,使用极其简单和方便。

CD4024特点是IC内部有7个计数级,每个计数级均有输出端子,即Q1~Q7。CD4024计数工作时,Q1是CP脉冲的二分频;Q2又是Q1输出的二分频;Q3又是Q2输出的二分频……所以有fQ7=f2cp。

所以进入CD4024的信号4096KHz在Q1端输出的信号为2048KHz,在Q2端输出的信号为1024KHz,在Q3端输出的信号为512KHz,在Q4端输出的信号为256KHz,在Q5端输出的信号为128KHz,在Q6端输出的信号为64KHz,在Q7端输出的信号为32KHz。然后32KHz的信号又进入一个CD4024分频器,在第二个分频器的Q1端的输出信号为16KHz,在Q2端的输出信号为8KHz,在Q3端的输出信号为4KHz。

这样输出频率为4KHz的信号又进入下一个分频器74LS90。

1.2.2 74LS90计数器

74LS90是异步十进制计数器[2] 。其逻辑电路图和引脚图如图1-4所示。

它由1个1位二进制计数器和1个异步五进制计数器组成。如果计数脉冲由CLK0端输入,输出由Q0端引出,即得二进制计数器;如果计数脉冲由CLK1端输入,输出由Q1~Q3引出,即是五进制计数器;如果将Q0与CLK1相连,计数脉冲由CLK0输入,输出由Q0~Q1引出,即得8421码十进制计数器。因此,又称此电路为二-五-十进制计数器。

图1-4 74LS90计数器管脚图

本设计中信号由CLK1端输入,输出由Q1~Q3引出,即是五进制计数器。也可看成五分频器,即Q3是CLK1输出的五分频,Q2是Q3输出的五分频……4KHz信号输入在Q3端输出是800Hz信号。此点输出波形为脉冲波形。

输出为800Hz的信号又进入下一个分频器-D触发器。

1.2.3 D触发器

边沿型D触发器如图1-5所示。

图1-5 D触发器

边沿型触发器[3]的特点是,输出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刻只能在时钟脉冲CP的上升沿触发。输出状态Qn+1的值仅仅取决于Qn及CP信号有效沿时刻的输入信号,具备这种特点的触发器就叫做边沿型触发器。

D触发器是一种延迟型触发器,不管触发器的现态是0还是1,CP脉冲上升沿到来后,触发器的状态都将改变成与CP脉冲上升沿到来时的D端输入值相同,相当于将数据D存入了D触发器中。表 3-1 是边沿型D触发器的功能表。

表1-1 边沿型D触发器

D

Qn

Qn+1

说明

0

0

1

1

0

1

0

1

0

0

1

1

输出状态与D端状态相同

1.3 积分电路

1.3.1 方波变三角波

电路如图3-6(a)所示。由图可见,在理想条件下,

图 1-6(a )基本积分电路

1.3.2 三角波变正弦波

如图1-7所示。

经过二次积分所得到的波形是正弦波,但此时正弦波是带有直流的波形,频率

是400Hz。经过整形滤出直流波形变成正弦波。 

图1-7 三角波变正弦波

三角波再经过一次积分变成正弦波[5]。

然后进入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幅度不够所以要经过多次放大。

1.4 放大电路

1.4.1 负反馈放大

反馈:可描述为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送回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我们有时把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闭环放大器,没有引入的称为开环放大器。

它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反馈输入信号能使原来的输入信号减小即为负反馈,反之则为正反馈。就是通过比较反馈前后的输入量的改变情况,若反馈后的净输入量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则为正反馈。(净输入量是反馈后的输入量)

判断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先将反馈网络与放大电路的输入段断开,然后设定输入信号有一个正极性的变化,再看反馈回来的量是正极性的还是负极性的,若是负极性,则表示反馈量是削弱输入信号,因此是负反馈。反之则为正反馈[6]

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1)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下降

由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

1.4.2 TDA7294放大

TDA7294是著名的ST意法微电子公司推出一款新型DMOS大功率音频功放集成电路,它具有较宽范围的工作电压,(VCC+VEE)=80V;较高的输出功率(高达100W的音乐输出功率),并且具有静音待机功能,及过热、短路保护功能。很小的噪声和失真,其音质极具胆味,这缘于其内部电路从输入到输出都是场效应器件

TDA7294实际功率能达到50W的功放IC,在过热保护方面的表现已经做得非常好。他们在功放IC的发热温度低于最高允许值时,输出信号波形始终都保持正常。必须在功放IC金属片上的温度到达115度之后,它们才关段输出。相对于其他大功率功放IC来说, TDA7294确实是其中的佼佼者。经实际使用证明:这款功放IC本身的静态输出背景噪声电压不大于0.25Mv,在4欧负载上输出1W功率时的信噪比已大于75Db,在4欧负载上满功率输出50W功率时的信噪比将高达95Db

TDA7294如图1-10所示。

该器件为15脚封装,各端脚作用如下:

⑴脚为待机端;⑵脚为反相输入端;⑶脚为正相输入端;⑷脚接地;⑸、⑾、⑿脚为空脚;⑹脚为自举端;⑺脚为+Vs(信号处理部分);⑻脚为-Vs(信号处理部分)⑼脚为待机脚;⑽脚为静音脚;⒀脚为+Vs(末级);⒁脚为输出端;⒂脚为-Vs(末级)。

图1-10 TDA7294芯片

TDA7294 主要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TDA7294参数

TDA7294主要参数

Vs(电源电压)

±10V~±40V

IO(输入电流峰值)

10A

PO(RMS连续输出功率)

当Vs=±35V、R=8Ω时 PO=70W

当Vs=±27V、R=4Ω时 PO=70W

音乐功率(有效值)

当Vs=±38V、R=8Ω时 P=100W

当Vs=±29V、R=4Ω时 P=100W

TDA7294内部线路设计以音色为重点,兼有双极信号处理电路和功率MOS的特点,具有耐压高、低噪音、低失真度等特色,短路电流及过热保护功能使其性能更加完善。

TDA7294标准应用电路如图1-11所示,电路闭环增益为30dB,增大R3或减小R2可以提高放大器增益,反之增益下降;R4、C4决定待机时间常数,取值大时增加等待开/关时间,反之缩短时间;R5、R6、C3决定静音时间常数,取值大时静音时间延长,反之缩短;当控制端接低电位时为待机或静音状态。当控制端接Vs时,因(R5+R6)>R4,⑽脚比⑼脚后升到高电位,而关机时先变为低电位,这就使待机和关机过程均在静音状态下进行,保证了放大器开关机无噪声。

图1-11 TDA7294标准应用电路

信号经C1、R1输入IC正相输入端⑶脚。R7和IC第⑵脚的R3、C3、C4构成负反馈网络,本放大器的闭环增益约34倍。⑼、⑽脚分别是待机、静音端,由于第⑽脚R、C网络时间常数比第⑼脚大,使得开关机均在静音下进行,避免了开关冲击声,C7为自举电容。

通过TDA7294放大后输出信号频率仍为400Hz,电压的幅值在40V左右。

然后通过升压变压器,变压比为1:4,得到的电压幅值为170V左右,则有效值在65V左右。经过检波电路后,得到直流电压,有效值在25V~65V之间,频率仍为400Hz。

2 电子控制单元电路

2. 控制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案

2.1 电源供给模块

(1)+V1和-V1的电源如图2-3所示。

图2-3 +V1和-V1供电模块

+V1和-V1分别提供+30V和-30V电压供给TDA7294所用。

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继电器也是一种电门,但与一般开关不同,继电器并

非以机械方式控制的,它是以一定的输入信号(如电流、电压或其它热、光非电信号)实现自动切换电路的“开关”。所以,它是一种自动电器元件。

② 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可以按作用原理、外形尺寸、保护特征、触点负载、产品用途等分类

按作用原理分为:

电磁继电器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功能由电子元件完成而无机械运动部件的一种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等。

③ 继电器工作原理

本设计中是一款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是一种由固态电子组件组成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利用开关三极管的开关特性,达到无触点、无火花、而能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目的,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光源促使与继电器相连的三极管导通,电能转换为磁能,从而使继电器开关闭合,这样就可以输出V1电压。

(2) V3和V5的电源如图2-4所示。

 图2-4 V3和V5供电模块

V3和V5通过芯片7805分别提供+5V电压。

(3) V2和V4的电源如图2-5所示。

图2-5 V2和V4供电模块

V2和V4通过芯片LM317分别提供+9V电压。

系统电路图

如果学弟学妹们在毕设方面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私信我咨询哦,有问必答!学长专注于单片机相关的知识,可以解决单片机设计、嵌入式系统、编程和硬件等方面的难题。
愿毕业生有力,陪迷茫着前行!

什么是中频理疗仪? 低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 中频电流被低频电流调制后,其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称为调制中频电流。 中频理疗仪实物照片: 该中频理疗仪解决方案基于STM8S103K3T6C,中频理疗仪软件开发要求内容: 1、共有六个按键。强度共有0——70个。时间共有0——90分钟。能量=强度 2、启动键:按启动键时开始工作,数码管上有DP点亮起。不工作时数码管,只显示数字。DP不亮。芯片有记忆功能,就是在每次启动前所设置的,强度以及时间,为每次开启时的默认值。在工作时调强度可以加减。但时间可以调整,每按一次强度增加2伏电压。减也是如此。有70个强度,最高电压为140伏。工作时间是到计时的,时间归0后,仪器发出响声两声,间隔一秒。仪器自动停止,停止后没有输出。 3、停止键:在工作状态下按停止键,仪器暂时停止工作,没有输出电压,并发出一声响声,在按启动时接着剩余的时间继续工作。 4、能量键:能量加,每按一次增加一个数字,按住两秒钟不动数字会快速增大。 5、能量减:能量减,每按一次减少一个数字,按住两秒钟不动数字会快速减小。 6、时间加:时间加,每按一次增加一分钟,按住两秒钟不动数字会快速增大。 7、时间减:时间减,每按一次减少一分钟,按住两秒钟不动数字会快速减小。 8、时间在工作状态下是能调整的。时间一共有90分钟。 9、时间归0后是不能工作的,也没有输出。即使按了启动键也会马上停止的没有输出。 10、调整加减强度或时间时,每加减一个数蜂鸣器会响一声。连续增或连续减时,蜂鸣器可以不响,或是一直响。 11、声音规定:开启电源响三声,间隔一秒。按启动键响一声,后开始输出,间隔一秒。按停止键响一声。仪器工作倒计时归零后,停止输出,并响两声间隔2秒。仪器回归初始化状态。 stm8中频理疗仪原理图: PCB截图: 附件内容截图: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