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伊辛机(CIM)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相干伊辛机(CIM)是一种量子计算机,起源于斯坦福大学,以光计算为特点,尤其适用于解决组合优化问题。CIM的发展经历了注射同步激光伊辛机、相干伊辛机、光学延迟线型CIM和测量反馈型CIM四个阶段,目前在解决大规模优化问题上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测量反馈型CIM,可以实现在5毫秒内解决2000个节点问题,且速度比经典计算机快20到50倍。CIM因其全连接性和室温运行能力,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焦点,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商业化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摘要:本文源自 codezine.jp,主要介绍一种称为“相干伊辛机”(Coherent Ising Machine,CIM)的量子计算机。相干伊辛机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又称量子神经网络计算机,它是日本量子计算机的主要研发路线,经过的长时间的演进,预计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投入实用化的场景中。本文将详细解释这种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如何推动其商业应用。

近年来,为了提升国家的创造力和科技实力,日本实施了“颠覆性创新计划ImPACT”国家项目,其中包含16个“产学研”并行的研究项目,其中之一是“实现量子人工大脑与量子网络连接的先进知识社会基础设施”。该项目面向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关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安全网络”三大主题。在量子计算机主题下,日本将“相干伊辛机(CIM)”作为发展重点,这种量子计算机又称为“量子人工大脑”“量子神经网络(QNN)”、光网络型量子计算机等。

什么是CIM?

首先,CIM可以用来解决组合优化问题,这种问题经典计算机难以在有效时间内求解。如果投入实际使用,它可以作为“加速器”来补足经典计算机的短板。经典计算机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上运行,而CIM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光”来计算。具体来说,相干伊辛机使用光纤中的激光脉冲(通常用于光通信)作为量子比特进行计算。

想要了解CIM的运行原理,我们先来讲解一下CIM的发展历史。CIM主要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国家信息学研究所(NII)、NTT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开发。通过它的发展形式,我们可以对“测量-反馈型”的计算原理有所了解,这是一个重要的运行原理。

图1 CIM的研发历程

01早期原型:注射同步激光伊辛机

CIM的早期研究始于斯坦福教授Yoshihisa Yamamoto的研究团队于201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1】,这篇论文提出了注射同步激光伊辛机的概念,重点是理论研究,我们先来解释这一概念。

如下图所示,一个主激光器和多个从激光器通过光纤等光网络互连。多个从激光器同步注入来自主激光器的光,通过借用注入光的能量自行振荡,并利用从激光器振荡出的光的偏振态(顺时针圆偏振光、逆时针圆偏振光)对应于伊辛模型的自旋±1并进行计算一个结构。

图2 注射同步激光伊辛机

多个从激光器之间也相互耦合,利用偏振片在耦合(上图中未示出)之间实现对应于伊辛模型的相互作用。然后,随着主激光器功率的增加,从激光器在达到某一个能量值时会振荡并发光。这种光的偏振方向组合的特点是振荡时损耗最小,通过测量这个偏振方向,可以解决伊辛模型组合优化问题。这个概念在论文【2】中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后来在论文【3】中证明了这个原理。

这种注射同步激光伊辛机方案的特点是从激光器的数量对应于量子比特的数量。也就是说,如果要实现1000个量子比特,就需要准备1000个从激光器。这可以使用一种称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 的技术来集成,该技术已成熟并在光通信等领域有了应用。这种方案最难的部分在于实现从激光器的耦合:由于N个量子比特的耦合需要大约N的平方,因此很难与光纤等进行耦合。

02第一阶段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