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绪论

       本人是电力专业小白,博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自己学习和总结,后面会学习一章发布一章,同时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回顾也便于自己复习。这是我的第一篇博客,也希望大家和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文章中有错误的地方也请大家帮忙指出,我会虚心接受。谢谢!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章的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绪论。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第二节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一、选择性

二、速动性

三、灵敏性

四、可靠性

第三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一.反应单侧电气量的保护

二.纵联保护

第四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一、继电保护装置接入电力系统       

二、互感器性能对保护的影响      

1.电流互感器

2.电压互感器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四、模拟型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五、数字型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第五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域

一、继电保护的分类

二、保护对象与保护区域

第六节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一、继电保护原理发展

二、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性能比较


 

绪论

第一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会危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使电能质量下降,造成停电或少供电,甚至毁坏设备,造成人身伤亡。为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设备设计制造水平,保证设计安装质量,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尽一切可能采取积极的预防事故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目的:以确保电力系统非故障部分继续安全运行,避免事故扩大,缩小事故的范围和影响,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

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

正常运行状态:

  1. 电力系统中各电源总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能和负载总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的需求达到平衡。
  2. 电力系统的各母线电压和频率均在正常运行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3. 各电源设备和输配电设备均在规定的限额内运行。
  4. 电力系统有足够的旋转备用和紧急备用以及必要的调节手段,使系统能承受正常的干扰 (如无故障开断一台发电机或一条线路),而不会产生系统中各设备的过载,或电压和频率偏差超出允许范围。

不正常运行状态:

  1. 过电流、过负荷:即负荷电流超过额定值。由于过负荷时流过电力设备的负荷电流超过其额定值,会使载流设备和绝缘材料的温度升高,从而加速绝缘老化或使设备遭受损坏,甚至可能发展成故障。
  2. 电压升高超过额定值:这种不正常状态通常发生在甩负荷后,由于转速升高,使得发电机定子绕组中电动势增大,造成电压升高,甚至达到损坏发电机绝缘的程度。
  3. 频率升高或降低:系统中突然切除部分机组或断开主干线时,剩余机组容量可能与负荷失去平衡,如果容量过剩则系统频率上升,容量缺额则系统频率下降,频率变化对于发电机和负载电动机的运行都有一定的影响。
  4. 系统振荡:并列运行的两台机组或两个系统之间不能保持同步运行的现象称为振荡。振荡时系统中各点的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会有很大的波动,影响功率正常输送。

故障状态:

      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短路、断线等故障,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短路主要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不同地点的两点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以及电机和变压器的匝间短路。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最为常见,据统计约占故障总数的90%左右。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单相接地并不构成大电流的短路环路。若中性点接有消弧线圈,单相接地虽然构成了回路,但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故障电流是很小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可能引起以下严重后果:

  1. 故障点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将燃起电弧,烧毁故障设备,造成系统部分用户停电。
  2. 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设备,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致使其绝缘遭受损毁或使用寿命缩短。
  3. 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影响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使事故扩大,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瓦解。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由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与维护等技术构成。

      目前在电力部门常用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它的基本任务就是:

  •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迅速、准确地给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 (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根据不正常运行状态的种类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自动进行调整,减负荷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运行状态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有一定的延时动作。

第二节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一、选择性

       对继电保护选择性的基本要求是,故障发生时,应当由最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将故障快速断开,以保证其余部分的电力系统继续安全稳定地运行。

9541f513249245bb96000c1b8e685517.png

       图1-1所示的单侧电源网络中,母线E、F、G、H代表相应的变电站 (所),数字1、2、3、…代表相应的断路器。

例1:当k₁短路时,应由距离短路点最近的保护1和2动作使断路器1、2跳闸,将故障线路切除,变电所 F则仍可由另一条无故障的线路继续供电,这种情况即为有选择性动作。此时,断路器1、2 必须都要动作,否则E变电所的电流经过断路器3、4到F变电所,再经过断路器2形成短路电流。但如果3或4也同时动作,就会造成变电所F停电,这种情况则为无选择性动作。

例2:而当k₃短路时,保护6动作跳闸,切除线路G-H,此时只有变电所H停电,当属有选择性动作;若此时保护5动作,甚至保护1和3 (或保护2和4)也动作,就会造成变电所H和G均停电,甚至变电所F 也停电,这属无选择性动作。

例3:当k₃点短路时,距离短路点最近的保护6应该动作切除故障,若由于某种原因,该处的继电保护装置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故障便不能消除,此时若其前面一条线路 (靠近电源侧)的保护5能动作,故障也可消除。能起保护5这种作用的保护称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同理,保护1又应该作为保护5的后备保护。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后备保护是在远离被保护设备处实现的,因此又称为远后备保护。

总而言之:选择性就是故障点区内就动作,区外不动作。当主保护未动作时,由近后备或远后备切除故障,使停电面积最小。

二、速动性

       以尽可能短的时限把故障和异常情况从电网中切除或消除;对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要求尽可能迅速地切除故障设备;降低短路电流对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减少对用户正常用电的影响,维持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一些必须快速切除的故障有:

  1. 高压输电线路上和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以及电动机内部发生的故障。
  2. 使发电厂或重要用户的母线电压低于允许值 (一般为额定电压的0.7倍)的故障。
  3. 中、低压线路导线截面过小,为避免过热不允许延时切除的故障。
  4. 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对通信系统有强烈干扰的故障等。

     故障切除的总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一般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可达0.01~0.04s。断路器的动作时间可达0.02~0.06s。因而由快速保护切除故障的总时间可以控制在0.1s以内。

       实际使用时,对大量的中、低压电力元件,允许带有一定的延时切除故障,有些保护原理的实现也需要带有一定的延时,所以不一定都采用快速动作的保护。

三、灵敏性

       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该在事先规定的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

1.对反应于数值上升而动作的过量保护(如电流保护)

8bd2fc1095734e28b8850f50bdc02845.png

2.对反应于数值下降而动作的欠量保护(如低电压保护)

1eb041ab242b456794dcfc5c2a65d6a2.png

四、可靠性

       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其他一切该保护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将继电保护不误动的可靠性称为“安全性”,将其不拒动和不会非选择性动作的可靠性称为“可信赖性”,意指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完全取决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

 可靠性主要针对保护装置本身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而言:

内在:质量越高、接线越简单、回路中继电器的触点数量越少,保护装置的工作就越可靠。

外在:精细的制造工艺、正确的调整试验、良好的运行维护以及丰富的运行经验。

第三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为了完成继电保护所担负的任务,要求它能够正确地区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差别。因此,继电保护原理实质上是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与正常运行状态下尽可能有显著差别的特征量加以实现。

一.反应单侧电气量的保护

(1)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上都流过由它供电的负荷电流IL,越靠近电源端的线路上负荷电流越大。如图1-2a所示的网络接线。假定在线路F-G上发生三相短路 (如图1-2b所示),在电源与短路点之间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 iₖ。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中电流幅值的增大,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a1cffed05e6f443d87d18b127dd97b82.png

(2)反应于电压降低而动作的电压保护: 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正常运行时一般都在额定电压±(5%~10%)的范围内变化,且靠近电源端的母线电压略高。短路时,各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距短路点越近电压下降得越多,甚至降为零,由此可以构成电压保护。

(3)反应于测量阻抗减小而动作的阻抗保护(也称距离保护) :测量阻抗为测量点 (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相量的比值,即 2a33c8f50f474d1fbd21fbbdd3c6d932.png以输电线路为例,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即在线路始端所感受到的、由负荷所反映出来的一个等效阻抗,其数值一般较大。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为线路阻抗Zₖ,与故障前相比,因为故障后电压降低且电流增大,所以测量阻抗的幅值显著减小,且测量阻抗的大小正比于短路点到变电站母线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构成距离保护。

(4)反应于电压与电流相位角变化的方向性保护:以输电线路故障为例,正常运行时,同相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角为负荷功率因数角,约20°左右;线路正方向发生三相金属性短路时,线路阻抗角为60°~85°。根据电压与电流间相位角 (即功率方向)的变化可以构成方向性的保护原理,如与电流保护结合的方向性电流保护。

(5)反应于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出现而动作的序分量保护:正常运行时,系统中只存在正序分量,但发生不对称故障时会产生负序和零序分量。利用负序 (或零序)电压 (或电流)可以构成负序 (或零序)分量的保护,如零序电流保护。

二.纵联保护

       纵联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元件两侧(或多侧)的电气量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的差异来实现的。它们只在被保护元件内部故障时动作,被认为具有绝对的选择性,一般作为22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和较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力元件的主保护。

(1)比较两侧电流相量的电流差动保护(也称纵差动保护) :对于任一电气元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正常运行或外部发生故障时,流入元件的电流应等于流出电流,但发生内部故障时,其流入电流不再等于流出电流。反应被保护电气元件流入与流出电流的相量差可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

(2)比较两侧电流相位的相位差动保护:

例1:以线路E-F为研究对象,在正常运行时,任一瞬间的负荷电流总是从一侧流入而从另一侧流出,如图1-3a所示。

例2:当在线路E-F范围以外的k₁点短路时,如图 1-3b所示,由电源Ⅰ所供给的短路电流Iₖ₁将流过线路E-F,此时 E-F 两侧的电流是同一电流,其相位特征与正常运行时一样。

例3:当在线路E-F范围以内的k₂点短路时,如图1-3c所示,由于两侧电源分别向短路点 k₂ 供给短路电流l'ₖ₂和l''ₖ₂,两侧电流的相位特征不同于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利用每个电气元件在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 (包括正常运行情况)时两侧电流相位的差别,就可以构成相位差动保护。

97802a1affda49a0b9439a2bcf5d823c.png

(3)比较两侧功率方向的方向纵联保护:如果规定短路功率 (短路功率一般指短路时母线电压与线路电流相乘所得的感性功率)的正方向是从母线流向被保护线路。按照规定的正方向来看,当被保护线路内部发生故障时,线路两端的功率方向均为正;而被保护线路外部发生故障 (或正常运行)时,线路两端的功率方向一个为正一个为负。因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短路功率的方向,就可以构成方向纵联保护。

       除上述反应于各种电气量的保护原理以外,还有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实现反应非电气量的保护,例如,当变压器、电抗器油箱内部的绕组短路时,反应绝缘油受热分解产生气体而构成的瓦斯保护;反应油箱内部压力增大的压力释放保护;当变压器、电动机过负荷或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时,直接反应于绕组、油温或其他部件温度升高而构成的过热保护等。

 

第四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一、继电保护装置接入电力系统       

       判断电气设备是否发生故障,一般通过电气设备电压和电流信息的变化特征进行甄别,继电保护装置是通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来获取高压电气设备电压和电流信息的。

       电压互感器 (TV)将一次侧的高电压变换成二次侧的低电压,电流互感器 (TA)将一次侧的大电流变换成二次侧的小电流,然后引入继电保护装置。互感器的作用是能够准确传递一次系统的电压、电流信号,转换成二次电压、电流信号给保护和测量设备。还担负着在二次回路与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电路之间实行电气隔离和电磁屏蔽作用,以保障人身安全及保护装置内部弱电元件的安全,减小来自高压设备对弱电元件的干扰。

二、互感器性能对保护的影响      

1.电流互感器

       高压电气设备电流量,通过电流互感器获得。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升压变压器相似。其一次绕组直接串接在电力系统一次回路中,一次绕组匝数很少(1匝或2匝),二次侧负载阻抗很小,近乎直接短路。流过一次绕组中的电流完全取决于被测电路的负荷电流,而与二次绕组的电流大小无关。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所接仪表和继电器的绕组阻抗很小,正常情况下,在近乎短路状态下运行。

2.电压互感器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量,通过电压互感器获得。其一次绕组直接串接在电力系统一次回路中,一次绕组匝数很少(1匝或2匝),二次侧负载阻抗很小,近乎直接短路。流过一次绕组中的电流完全取决于被测电路的负荷电流,而与二次绕组的电流大小无关。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所接仪表和继电器的绕组阻抗很小,正常情况下,在近乎短路状态下运行。

这里不详细解释就简单的说一下其中的原理。可以看下面这篇博客。

版权声明: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电赛准备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_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采样电阻的封装-CSDN博客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三个部分构成。

7370dcde21d3453f9fb80ee5131d62e2.png

被测物理量:电气量有(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电压),非电气量(温度、压力等)。

整定值:区分故障和正常状态差异的界限。

测量部分: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物理量(如电流、电压、阻抗、功率等)并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大于”、“不大于”等具有“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是否该动作。

逻辑部分: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布尔逻辑及时序逻辑工作,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 。

执行部分:根据逻辑元件传送给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故障时动作于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动作于发告警信号;正常运行时不动作。

四、模拟型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模拟型保护装置是采用各种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阻抗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来实现的。下面以图1-5 所示的线路过电流保护为例,简单说明其结构。

8a20820f0c8b4ff0ad8846ddeedb4b2b.png

例如:电流互感器TA 将线路一次电流变换为二次电流送入电流继电器KI,当流过电流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其预先设定的门槛值 (即整定值)时,其输出起动时间继电器KT,经预先设定的延时后,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起动中间继电器KA,然后接通断路器的跳闸回路,同时使信号继电器KS发出保护动作的信号。

五、数字型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以线路保护装置为例,数字型继电保护装置接入电力系统的交流回路如图1-6所示,该保护装置共引入了9路模拟量。从安装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引入的三相电压和开口三角形引入的零序电压,从线路侧安装的单相式电压互感器引入的线路抽取电压,从电流互感器引入的三相电流,以及将它们总合在一起形成的零序电流。

b91e773d7ac74bca8fc53fc027fad979.png

数字型继电保护装置由计算机软件算法来分析计算电力系统的有关电量并判定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然后决定是否发出跳闸信号。其硬件装置主要包括5个基本部分,如图1-7 所示。各部分的基本功能如下:

55e9ae99609141d0b29019cd764d6e9f.png

(1)数据采集单元 包括电压形成和模-数转换等模块,将电压互感器 TV 和电流互感器TA输入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2)数据处理单元 (CPU主系统)  其基本功能是进行数值及逻辑运算。当实时的采样数据送入计算机系统后,计算机根据继电保护程序对采样数据进行实时的计算分析、判断是否发生故障、故障的范围和性质等,以完成各种继电保护功能。

(3)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 经过并行接口芯片、光电隔离元件和附加电路驱动中间继电器实现跳闸、合闸、信号输出,以及通过光电隔离后实现开关状态输入等功能。

(4)人机接口单元 采用并行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屏、键盘和打印机,用于调试、定值调整等功能。通过通信接口并加以光电隔离后实现与其他设备通信或联网。

(5)电源  供给微处理器、数字电路、模-数转换芯片及继电器的高可靠性的逆变电源。

 

第五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域

一、继电保护的分类

继电保护按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常用类别:

  1. 1)按被保护对象的类别,继电保护可分为线路保护和元件保护两大类。按电压等级的不同,线路保护又可分为输电线路保护和配电线路保护;元件保护又可分为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动机保护、电容器保护及电抗器保护等。
  2. 2)按保护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阻抗保护)、纵联保护、方向保护及序分量保护等。
  3. 3)按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类型可分:为相间短路保护、接地短路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及失磁保护等。
  4. 4)按故障时继电保护的职责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
  5. 5)按信号处理方式,继电保护可分:为模拟型和数字型两大类保护。
  6. 二、保护对象与保护区域

  7. 通常保护区域可分为以下6类:

①发电机与发电机变压器组;②变压器 (一般指主变压器);③母线;④线路,线路又分为输电线路及配电线路;⑤用户设备,如电动机、静态负荷等;⑥电容器或电抗器。

 

9c20dbe427f9408d8b0bfcc901cf0a78.png

       以一个典型的简化电力系统模型说明保护区域的划分方案,如图1-8所示, 标号为0~17的圆圈分别代表互感器TA₀~TA₁₇。这个系统包括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输电线路、降压变压器及电动机,代表了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每个区域内需要根据被保护对象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保护配置方案。同时,每个区域的保护除了完成各自保护对象的主要保护任务之外,还兼作相邻设备的后备保护。这里假定断路器 QF 两侧都有电流互感器,则断路器QF 两侧的电气设备的保护分别从断路器另一侧取电流,使断路器处于两设备保护的共同覆盖区内。

f95c9ac53b374d3d9a950eb2f44efefd.png

      对于单侧电源系统,断路器至电流互感器这一小段区域的保护由上一级设备的继电保护后备段承担。例如,单侧电源系统上图a)所示,断路器QF₂ 与TA₂之间区域发生k点故障,由QF₁处的保护后备段承担。

第六节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一、继电保护原理发展

c7444987b940470986963b37f099159b.png

二、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性能比较

保护类型

优点

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机电型

简单、可靠、价廉、技术成熟、耐浪涌性强。

动作速度慢,不易实现复杂的装置。

晶体管型

动作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复杂,的装置,比较经济,易于掌握。

抗干扰能力差,元器件易发生特性变化和元件损坏。

集成电路型

动作速度快,易实现较为复杂的装置,有自检功能。

元器件较多,接线复杂,抗干扰能力差,价格高。

微机型

动作速度快,易实现复杂的装置,有自检功能完善,有很好的附加功能,调试方便。

技术跨度大,厂家对软件保密,用户检修难度大。

 

 

 

 

 

 

 

 

 

本文主要用于博主自我学习总结,也希望和大家共同进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博主学习和参考的教材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何瑞文、陈卫、陈少华、文明浩教授所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http://www.cmpedu.com/books/book/2062510.htm

 

 

 

 

 

 

  • 42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药品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对医院、药店、卫生局等单位的药品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和管理药品的采购、配送、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正处于转型升级期,药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药品管理方式过于依赖人工,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准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药品管理系统,对于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药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药品信息管理、药品采购管理、药品配送管理、药品库存管理、药品销售管理等。药品信息管理是药品管理系统的基础,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价格等信息。药品采购管理是指对药品的采购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药品配送管理是指对药品的配送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药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药品库存管理是指对药品库存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品销售管理是指对药品的销售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药品管理系统是一项重要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