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变频串联谐振耐压系统
首先我们一下什么是串联谐振耐压,通过改变电源频率,使电抗器的电感和被测电缆的电容达到谐振,从而让电缆获得高电压,大电流。
二、电抗器串联和并联的几个关键因素
1、电抗器的选择
以27.5kV为例,需要达到试验标准中2U0=55kV(这个的2U0是试验标准,需要去查询各单位所定的标准或者国标),如果我一个电抗器的电压为Ue=28kV,这里28 X 2 =56 >55kV,根据电压的关系我们需要串联两个电抗器,图1是电抗器的铭牌。
图1
名牌上面写,额定电压28kV,额定电流1.5A。这两是数据是关键我们后面都是围绕这两个数
据来展开。电抗器的型号不同数据也不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对10kV电缆试验,2U0=20kV,上述的电抗器我们取一台即可。
2、判断频率
串联谐振的公式:
这个公式原理在这里不过多解释了,如果不懂去看一下电路基础里面的谐振电路。或者看一下这位博主的文章: 谐振电路解析: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特性与应用-CSDN博客
这里我们的要求是通过计算我们要满足频率 f 在区间(30,300),L是串联电抗器的电抗,C为电缆的电容。
3、电流的判定
电抗器的连接保证电缆的电流小于等于电抗器的电流。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电抗器的额定电流为1.5安,如果是串联,两个电抗器也是1.5A,只有在并联的情况下才能去分流,后面我们会用案例来讲解。
三、电感的计算
串联谐振:每一个电抗器电感L,则两串联电感L2=2 L * 1.1,三串为L3=3 L * 1.15,以此类推。1.1、1.15为互感系数,以0.05递增。
并联谐振:每一个电抗器电感是L,则两并联电感L2=L /2,三并为L3=L/3,以此类推。
简单总结:
最通俗的解释,我们只需要调整下面几个量。
一看电压:是不是满足试验电压的要求
二看频率:是不是在30Hz-300Hz之间
三看电流:是不是大于电缆电流
把上面三个量都调整好了就可以开始试验了,这里如何将它们调整好主要是通过它们的串并联,下面我们开始实战一下。
四、实战分析
案例1:串联电抗器(提高电压)
测试对象:35kV XLPE电缆,长度800米,电容C=0.15μF
试验要求:工频耐压52kV,频率范围30-300Hz
电抗器参数:单台额定电压30kV,电感L1=150H,额定电流2A
步骤分析:
1、电压分析
电压需求:52kV > 单台30kV → 需串联
串联台数:n ≥ 52kV/30kV ≈ 1.73 → 取2台串联
总电压能力:30kV×2 = 60kV ≥ 52kV(满足)
2. 计算总电感(含互感系数)
2台串联:L = 2×150H ×1.1 = 330H
3. 验证谐振频率:
=23.5Hz < 30Hz(频率过低,需调整)
4. 调整方案
增加并联电抗器组(降低总电感): 若并联2组串联电抗器(共4台),每组电感330H → 总电感330H/2 = 165H 。
新频率:
≈ 33.5Hz (满足30-300Hz)
5. 电流验证:
单台电抗器电流:1.65A/2(并联组数)= 0.83A ≤ 2A(安全)
结论:需采用2串2并(共4台)结构,同时满足电压、频率和电流要求。
这里需要提一下,如果频率大于300,这个时候的调整是在电缆的前端去并联一个电容,根据上面的公式C增大,f减小。
案例2:并联电抗器(提高电流)
测试对象:10kV电缆,长度2000米,电容C=0.4μF
试验要求:耐压22kV,频率≥30Hz
电抗器参数:单台电感L=50H,额定电压25kV,额定电流1A
步骤分析:
1、电压分析
电压需求:22kV ≤ 25kV → 无需串联,单台即可
2. 单台频率计算:
频率合格
3.电流验证
单台的电流为1A ,不满足条件需要并联。
4. 确定并联组数
并联组数n ≥ 1.97A/1A ≈ 1.97 → 取2组并联
总电流能力:1A×2 = 2A ≥ 1.97A(满足)
5. 调整后参数:
总电感L = 50H/2 = 25H
结论:需2台电抗器并联,满足电流需求且频率在允许范围。
总结规则:
1. 串联优先:当试验电压超过单台电抗器额定电压时,必须串联,并计算互感修正系数(经验值1.1-1.2)。
2. 并联补充:若串联后频率过低或电流超限,通过并联降低总电感/分担电流。
3. 频率闭环:最终需验证 是否在30-300Hz范围内。
实际工程技巧:
电缆电容可通过公式估算,或直接测量; 互感系数随电抗器间距变化,密集排列时取1.1,间距>1米时可忽略(取1.0); 优先通过增减并联组数调整频率,避免过度串联导致系统笨重。
案例3:这是一道竞赛题
题目:变电所馈出电缆隧道新敷设2根27.5kV高压户外终端电缆,用一套工频调感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对27.5kV两根电缆单独进行50Hz交流耐压试验,已知电缆的单位容量为:0.13µF/cm,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共配有两台200kV可调电抗器,每台电抗器的最小电感值L1=600H。(1)利用该试验装置对该型号电缆做多能试验多少米?
答案如下:
分析一下为什么:
这个题目说能做多少米,意味着越多越好。
看这个公式,我们可以也知道,如果C越大意味着我电缆就越长。如何让C辩大,这里就需要将L变小,L这么去变小就需要将两个电抗器去并联这样的话我L就会变小。
关键点分析:
关键点分析
1. 电抗器并联 vs 串联
- 并联:降低总电感
,适用于大电容负载(长电缆)。
- 串联:提高总电感
,适用于高电压需求。
- 本题选择并联,是因为:
- 试验电压 27.5 kV << 单台电抗器耐压 200 kV,无需串联。
- 并联可降低电感,适应更大电缆电容(更长电缆)。
2. 为什么用最小电感?
- 电抗器可调,最小电感对应最大电容负载(最长电缆)。
- 若电感更小(如 1 50 H),可测更长电缆,但题目给定最小 600 H(并联后 300 H)。
3. **单位电容 \( C_0 \) 的合理性**
结论
原计算完全正确:
最终答案:
用这套试验装置能对最长260 米的该型电缆进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五、实物接线
解释一下上面的电抗器,这样的排列叫两串两并,两个小的串在一起,叫两串。然后并了一组和两串一样这时候和前面一组合起来叫两并。如果是两串三并,就是这样两个小的串连叫A,然后复制2个一样的A,这时候就有3个A就叫三并。
试验时:电缆的铠装和护层接地。
以上就是串联谐振试验的原理解释和实战分析,这里的接线可能表达的不太清楚,如果有需要了解或有问题的话可以与我沟通我们在进行探讨。
文以至此都是博主的学习总结,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