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马斯克:YES!!

2025年3月19日(北京时间),AI行业的“超级碗”英伟达GTC2025正式开幕!

图片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GTC2025大会上进行主题演讲,一连亮出四代全新Blackwell Ultra、Rubin、Rubin Ultra、Feynman旗舰芯片,公布四年三代GPU架构路线图等;整场演讲覆盖加速计算、深度推理模型、AI智能体、物理AI、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等在内的AI下一个风口。

接下来,小编着重介绍一下英伟达在GTC2025大会上所展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最新技术和产品进展:

  • 推出全球首个开源、可定制的通用人形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GR00T N1;

  • 与Google DeepMind和迪士尼合作开发机器人平台Newton;

  • 推出了全新的NVIDIA Cosmos世界基础模型;

  • 推出Isaac GR00T Blueprint和开源 Physical AI 数据集;

而对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影响最大的当属于全球首个开源、完全可定制的通用人形模型GR00T N1,它将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持,让开发者能够更便捷地进行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和功能实现。

图片

GR00T N1采用双系统架构,有快速反应、快思考的“系统1“和深度推理、慢思考的“系统2“。

  • 系统1,作为“快速思考行动模型”,其行为类似于人类的反应和直觉;它通过人类演示收集的数据和 Nvidia 的 Omniverse 平台生成的合成数据进行训练;

  • 系统2,由视觉语言模型驱动,是一种“慢思考决策模型”,由英伟达先进的视觉语言模型(NVIDIA-Eagle及SmolLM-1.7B)驱动,它“推理周围环境和收到的指令,以规划行动”;

它的全面微调,使得其能处理抓取、移动、双臂操作等通用任务,而且可以根据具体机器人进行完全定制,机器人开发者可用真实或合成数据进行后训练,这使得这一模型实际上可以被部署在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机器人中。

图片

值的注意的是,知名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公司[Figure AI]于2月20日重磅推出了一款自研通用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Helix,开创性采用双系统架构,能够将感知、语言理解与学习控制融为一体,以其惊艳性能,瞬间火爆海内外科技圈。

图片

不同的是,Helix模型采用商业化闭源路线,而GR00T N1则强调开源和定制化。可以预判的是,随着GR00T N1模型开源,人形机器人双系统构架将成为主流趋势。

已提前获得该模型的公司包括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Mentee Robotics、Neura Robotics等。

黄仁勋表示:“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借助英伟达Isaac GR00T N1和新的数据生成和机器人学习框架,世界各地的机器人开发人员将开辟人工智能时代的下一个前沿。”

图片

演讲最后,黄仁勋表示,AI 的下一波浪潮必然会延伸到物理世界,主要形式会是三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以及狭义的人形机器人;三种机器人都需要的算力包括预训练、模拟环境和端侧算力,这些算力英伟达都提供;物理世界的 AI 将会带动数万亿美元的工业产值,数以十亿计的机器人将会使用英伟达的计算平台。

黄仁勋曾表示:“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几乎仅限于这三种;这三种机器人分别是: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现阶段,全球大厂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典型代表:[英伟达]和[特斯拉];[特斯拉]被称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者,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更是行业标杆;[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层面入局,核心目的是打造底层开发生态,成为具身智能领域当之无愧最强“卖铲人”。

2024年四季度以来,人形机器人入局者已从最初的创业派为主、产业派和科技大厂战略入局变为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产业派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科技大厂为主;OpenAI、谷歌、Meta等国外科技大厂率先从大模型赋能、投资形式转变为躬身入局本体制造,国内大厂随后跟进,如蚂蚁集团、京东集团等。

相关文章解读:

近期,还有不少媒体透露英伟达要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

  • 2024年12月3日,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英伟达开始整合机器人核心键零部件供应商,甚至有计划切入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 2025年1月3日,电子业巨头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鸿海正与英伟达合作,采用后者的软件技术和硬件平台,在中国台湾南部的高雄市研发专注于服务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小编视角:消息不可能空穴来风,谁能经得住万亿美元市场诱惑。

现阶段,[华为]是国内入局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并有意沿袭[英伟达]路线;[小鹏汽车]、[小米]作为车企,切入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沿袭[特斯拉]路线。

接下来,小编将详细盘点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全球科技巨头/大厂(谷歌、英伟达、微软、OpenAI、特斯拉、华为、阿里、腾讯等)现阶段产品进展、全球初创公司(PI、Skild AI、Covariant、有鹿机器人、X Square等)介绍及产品进展、人形机机器人本体厂家与科技巨头/大厂合作现状以及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现状:

NVIDIA:芯片和中间件层面入局

NVIDIA 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目标是打造底层开发生态,主要围绕着大模型、数据、开发平台三大核心领域展开,其终极目标是借助芯片等核心产品,为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

  • 2018年,英伟达推出全新硬件、软件、虚拟世界机器人模拟器的NVIDIAIsaac,同时还推出专为机器人设计的计算机平台Jetson Xavier和相关的机器人软件工具包,正式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图片

  • 2019-2022年,英伟达从底层芯片、到计算平台、到训练与验证,开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 2023年5月,英伟达发布全新JetsonAGXOrin 工业级模块和VOYAGER智能体;

    • 2023年10月,英伟达对Jetson平台上的Metropolis和Isaac框架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软件扩展,用以来满足边缘AI的快速部署需求;与此同时,英伟达还宣布创建Jetson生成式AI实验室;另外宣布推出IsaacROS和IsaacSim软件的全新版本;

    • 2023年10月20日,英伟达发布了Eureka(Evolution-driven Universal Reward Kit for Agent)智能机器人训练工具,本质是一种由大模型驱动的算法生成工具;

    • 2024年2月,英伟达成立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GEAR(Generalist EmbodiedAgent Research)团队;

    • 2024年3月19日,GTC2024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基于Thor SoC的新型人形机器人计算机Jetson Tho;

    图片

    • 2024年7月29日,在丹佛SiGGRAPH2024大会上,英伟达携带自家生成式AI时代的新王牌-升级版“Nvidia NIM”(Nvidia Inference Microservices)云原生微服务亮相;

    • 2025年1月7日,全球科技盛会CES2025上,英伟达发布世界基础模型开发平台Cosmos和合成运动生成的Omnvierse Blueprint。

    ... ... ...

    本文仅展示极少部分,接下来,小编将详细盘点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全球科技巨头/大厂(谷歌、英伟达、微软、OpenAI、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等)现阶段产品进展、全球初创公司(PI、Skild AI、Covariant、有鹿机器人、X Square等)介绍及产品进展、人形机机器人本体厂家与科技巨头/大厂合作现状以及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现状。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具身智能大模型赛道:科技巨头技术进展、初创公司盘点,第一款“机器人通用大脑”花落谁家(文字6W+)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