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夸克全新slogan“2亿人的AI全能助手”上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次更新,意味着夸克的定位将变成集AI搜索、AI教育、AI写作、AI总结、AI搜题、AI网盘以及AI扫描等功能的“AI全能智能助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根据报道,目前天猫精灵的硬件团队,已经与夸克产品团队融合工作,工作重点包括新一代AI产品的规划定义,以及与夸克AI能力的融合。在团队融合后,新团队也将探索包括AI眼镜在内的新硬件方向。
实际上,夸克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在探索AI,只是最近阿里在相关业务上的一系列调整使其AI To C布局逐渐清晰。
AI To C赛道,科技巨头加速角逐
2024年,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喜的AI应用。不难发现,字节、百度这些大厂都在加速布局To C的AI应用,去带动用户、数据、模型能力的整体提升。
过去一年,豆包以chatbot的产品形态、海量资源的投入,赢得了普罗大众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另一方面,去年百度文库增加自由画布等上百项多模态AI能力,仅AI功能月活用户就超7000万,还获得了AI产品榜 “2024 中国AI年度产品” 金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阿里作为科技巨头之一,自然不会错过AI C端应用的角逐。
为了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夸克的AI搜索功能集成了AI写作、拍照搜题等,让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搜索框这个交互入口直接使用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夸克甚至在不同端会有不同的优先级设计,例如在移动端,AI搜索框上“拍照搜题”更靠前,PC端上“AI PPT”更靠前,其背后的洞察是做PPT的场景大多是在PC上进行。
难以想象在2023年,各大厂和初创公司还呼吁“打造中国OpenAI”,到2024年就转向了加速AI应用落地的赛道。大家都试图抓住AI技术与消费市场融合的红利期,提升用户体验和扩大市场份额。
由此看来,夸克的“2亿人的AI全能助手”,可能只是阿里的一个To C业务的开端。
小编相信,随着各大科技企业在AI To C领域的不断优化,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大模型时代的革新性用户产品。到那时,相信AI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用户。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