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也被称为双极型晶体管或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主要功能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工作在饱和区和截止区时同时也被用作无触点开关。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三极管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
blog.csdnimg.cn/direct/c98c66bfc11b4ae5afaff1e21b1bdbf9.png)
NPN型三极管由两侧的N型半导体和中间的P型半导体组成。NPN使用B-E电流(IB)控制C-E电流(IC)。正常放大时,E极电位最低,C极电位通常最高,即VC > VB > VE。
PNP型三极管是由两侧的P型半导体和中间的N型半导体组成。PNP使用E-B电流(IB)来控制E-C电流(IC)。在正常放大期间,E极电位最高,而C极电位通常最低,即VC < VB < VE。
二、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三极管有三种状态: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
①截止状态
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时,三极管就会进入截止状态。此时,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
②放大状态
当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