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价格水平下,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表示: 需求表

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在做购买选择时,会对价格的变动作出边际调整,一般不会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求函数:
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和价格的函数关系。

需求法则: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涨,则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则需求量上升。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

需求法则的原因:

  1. 替代效应
    满足一种需要可以有多种途径。
    当获得一种稀缺品的代价(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这种产品的使用,转而寻求其替代品
  2. 收入效应
    樱桃涨价,相当于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降低,一部分人买不起了。

需求法则的例外:

  1. 吉芬商品:低档的生活必需品。(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如大米,土豆。
  2. 炫耀性商品:用来显示人们身份的商品。如,手表、首饰、包包、豪华轿车。

注意区分:需求量与需求

需求量:需求曲线上的一点,某个特定价格下的数量。
需求:一条需求曲线。

价格的变动导致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带来需求量的变化(消费者购买计划没变)
需求的变化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化。

例子:需求的变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

能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苹果汁和橙汁,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高铁和飞机,湖盐和海盐)

替代品价格上升,需求增加;替代品价格下降,需求减少

互补品

共同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电脑硬件与软件; 汽油和汽车,停车位和汽车;打印进和打印纸)

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互补品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二、消费者收入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物品。

三、消费者偏好

四、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正常会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破除区域市场分割

五、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六、政府政策

在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学家最关心哪个?

经济学家尤为关注价格(看不见的手)

因为价格直接反应了消费者为获得一种物品需要支付的代价,也间接反应了这种物品对消费者的价值。(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也会影响需求量)

价格是市场经济当中指导消费者进行选择的信号。

供给

供给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价格水平下,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价格水平下,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它反映的是供给量与价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供给代表的是生产者的计划

供给法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越大;
而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的供给量则越小。

供给曲线斜率为正。

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区分供给量与供给:

供给量:供给曲线上的一点,某个特定价格下的数量。
供给:一条供给曲线

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生产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

要素价格上涨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供给。

二、生产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

要素价格上涨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供给

三、 对未来的预期

预期未来价格上涨,当期的供给会减少。
如:房价上涨时,房地产开发商捂盘,屯地

四、技术水平(技术进步,会增加供给)

电池、芯片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智能手机的供给

五、供给者的数量

六、政府政策

教育“双减”政策,教培行业企业大量退出

七、生产者可以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一种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价格下降,其供给会减少。

竞争、合作与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出清)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供过与求时,企业发现生产出来的商品部分卖不出去,会竞相降低要价。
随着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量会上升,企业的供给量会减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供不应求时,消费者发现买不到想买的商品,会竞相提高出价
随着价格上升,企业的供给量会上升,消费者的需求量会减少。

市场均衡(市场出清)
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均衡或市场出清的价格,在价格P0下,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为Q0

均衡价格的特征:

  1. 均衡价格下:QD = QS
  2. 不存在短缺(超额需求):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3. 不存在过剩(超额供给):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均衡:价格没有进一步变化的压力(稳定,不再变动)通俗来说:买方的计划和卖方的计划实现了完全协调。

市场机制总结:

市场机制本质上就是一种竞价机制,如果处于非均衡状态,市场机制会自动调整短缺和过剩,直至回到均衡状态。当产权和制度完善时,任何商品或服务的市场都有均衡的倾向。因为理性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增加自己收益的潜在机会市场均衡的倾向即不是经济学家和政府计划的,也不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控制的。人们通过竞价和贸易合作来追逐各自的目标和计划,市场均衡只不过是这些活动的无意后果。

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数量)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因此需求和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弹性

弹性( elasticity ):原为物理学概念,指敏感度。衡量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反应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弧弹性:根据曲线上两点的相应价格、数量而得到的,代表的 A和 B之间这一段曲线的弹性。
点弹性:弧弹性中两端点无限接近的极限值,用微分来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一、商品的必需程度,越必需,弹性越小(奢侈品 和食盐)

二、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替代品越多,弹性越大

三、用于物品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比重越小,弹性越小

比重值变大有二种可能原因:
一是商品价值量高,二是收入下降

四、时间
人们对价格变化调整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找到替代品,弹性越大。

五、市场的范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求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求曲线相对于产量轴越陡峭,弹性越小

完全非弹性需求:

价格变动,需求量不变

注:不存在完全无需求弹性的东西,即不存在绝对必需的东西,任何东西都能找到替代品,人们总会对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

总收益(总收入)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总收益(TR)= 一种物品的价格乘以该物品的销售量

当需求价格弹性>1时,降价能投提高总收益。
当需求价格弹性<1时,涨价价能投提高总收益。

供求分析的应用(政府的价格政策)

价格:资源稀缺程度的信号。 价格调节市场的特点:自发调节

  1. 限制价格(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必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政府出台限制价格的动因:觉得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太高,所以人为制定一个更低的价格
    限制价格的福利效应:价格控制会出现超额需求,即短缺;生产者遭受损失,不得不接受较低价格,一些生产者退出该行业(不同企业成本不同,企业异质性);能够“抢到”商品的消费者获益,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配给外”的消费者雪上加霜。

  2. 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必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农产品保护价格、最低工资)。
    最低限价必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会导致产品供过于求;政府的价格政策经常会扭曲市场价格信号,导致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当过多干预市场价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