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背景知识

激光名称

激光 受辐射的放大

laser :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激光发展历史

1900年 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吸收和发射的电磁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精确解释黑体辐射规律

1905年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光子激发电子,与光强度无关,与入射光频率有关)提出光量子假说,光场的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统一光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1913年 玻尔建立氢原子结构模型,运用能级跃迁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吸收和发射光子的频率条件$h\nu=E_2-E_1$

1916年 爱因斯坦提出光与物质共振相互作用同时存在三个过程: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

1946 Felix Bloch 提出粒子数反转 1947 Lamb 指出通过粒子数反转可以实现受激辐射

1949 Kastler 发明光泵,通过光照可使物质内的微观粒子实现粒子数反转

微波波段受激辐射 微波激射放大器Maser

1960 梅曼发明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

1961 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光的本质

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17-18世纪 牛顿-微粒说 光是某种粒子流 惠更斯-波动说 但说光是在以太中传播的机械波(事实上光传播不需介质,是一种电磁波)

19C著名实验

杨氏双缝干涉 屏上出现干涉条纹

菲涅尔衍射实验

水中光速测量实验 水中光速只有空气中3/4

19C60s

麦克斯韦方程组

赫兹电磁波

20C

迈克尔莫雷实验 否认以太存在

光的波粒二象性

传播特性方面表现出波动性

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 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中粒子具有动量和能量性质

量子电动力学中把光波看作量子化的微粒(光子)组成的电磁场。电磁场视为一系列单色平面波/一系列独立的基本状态的线性叠加。

每一个基本状态称为场的一个本征模式

光学波段

  • 8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