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分析(IP-MS)原理介绍:
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和翻译后修饰(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的数据是能显著提高基础类研究文章档次的重要内容。
IP-MS,即免疫沉淀(IP ,Immunoprecipitation)结合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工具),是筛选和发现目的蛋白(target)在细胞中新的互作蛋白或者新的翻译后修饰的主流技术方案。
通过一次IP-MS实验,能高通量的鉴定和筛选到多个与要研究的目的蛋白(target)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组分),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能够进行更深入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实验步骤
-
用Lysis Buffer裂解细胞,可以适当加上超声辅助,或者在冰上放置30 min,每10 min吹吸一次细胞,直至看不见明显大的颗粒状细胞。
参考用量:对于少于10 cm dish的细胞,用500 μL Lysis Buffer;对于一个10 cm dish的细胞,用1 mL Lysis Buffer;对于一个15 cm dish的细胞(2e7个细胞),用2 mL Lysis Buffer。
-
soft模式4 ℃,20,000 ×g 离心15 min。
-
转移上清到新的1.5 mL管中,加入适量的抗体。
参考用量:少于一个10 cm dish的细胞,加入1 μg抗体;对于一个10 cm dish的细胞,加入2 μg抗体;对于一个15 cm dish的细胞,加入5 μg抗体。
-
将EP管在4 ℃颠倒混匀至少2小时。
-
soft模式4 ℃,20,000 ×g 离心15 min。
-
(在第5步离心的时候)将磁珠用Lysis Buffer平衡三次。
-
取第5步的上清液转移到新管,并加入适量的磁珠。
参考用量:对于少于一个10 cm dish的细胞量,需要加入5 μL实体beads;对于一个10 cm dish的细胞量,加入5 μL实体beads;对于一个15 cm dish的细胞量,加入15 μL实体beads。
-
将EP管在4 ℃颠倒混匀至少2个小时,或者过夜。
-
在磁力架上静置1 min分离磁珠,去掉上清溶液;或1000 ×g离心2 min 分离琼脂糖珠子,去掉上清溶液。
-
加入1 mL Wash Buffer颠倒混匀后,在磁力架上静置1 min分离磁珠,去掉上清溶液;或1000 ×g离心2 min 分离琼脂糖珠子,去掉上清溶液。重复清洗至少三次。
-
加入置换液(150 mM NaCl, 20 mM Tris-HCl, pH 7.5)或PBS冲洗磁珠三次,最后一次清洗分1/4体积beads混合溶液至新EP管用于进行WB和SDS-PAGE染色验证。
-
剩余3/4 beads混合溶液,去掉上清,仅保留干beads沉淀;-20 ℃暂存或送测质谱。
-
1/4 beads混合溶液去掉上清液,加入50 μL Loading Buffer煮沸10分钟,离心后取上层溶液。
-
分别取20 μL样本跑两块SDS-PAGE胶,分别进行WB实验和考染/银染染色。
-
WB显示有目的蛋白条带;考染/银染显示有目的蛋白条带,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大量条带,表明IP实验过程正常。
说明
1、Lysis Buffer和Wash Buffer成分一样,各实验室略有差别,一般如下(仅供参考):
2、WB是靶向的检测并且经过了抗体的多级放大,理论上比质谱非靶向性的检测灵敏度要更高,所以需要做质谱的IP实验应该提高细胞量,高质量的IP-MS文章通常使用1e8(约10 cm dish x 10或15 cm dish x 5)的细胞起始用量。我们推荐野生型IP起始细胞量不低于2e7/样本,针对过表达的标签目的蛋白或表达量较高的内源性目的蛋白,细胞用量可适当降低,但最少不建议少于1e7/样本。
蛋白表达量可以参考https://www.proteomicsdb.org/
3、IP-MS推荐利用定量的方式进行备选互作蛋白的筛选,所以要求对照组的细胞、试剂用量和实验组保持一致。
4、市场上标注可用于IP的抗体,实际使用效果合格的仅占少部分。为节省时间和经费,推荐在实验关键节点进行质控。我们建议在目的蛋白的初次IP实验后,进行WB和考染/银染染色质控是必不可少的。
5、更多关于IP-MS的实验设计、实验材料、数据分析的介绍请关注公众号,接收后续更新。
6、本实验步骤为IP实验通用方法,各实验室应根据目的蛋白和抗体情况适当调整。其他亲和方式pull down仅可参考部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