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诫:不可把程序神圣化

 

    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以赛亚书》 45:21

   

    提起神圣,每个人都不自觉的会心怀敬畏。其实,正如宗教家所说,人人都有宗教性。即每人心中都有一种对神圣的追求和敬畏,乃到至崇拜和赞美之心。<<圣经>>中的<<创世纪>>里记载着,上帝在创造亚当时,往他身上吹了口气。因为这气从神而来,是“神气”,所以人也有了“神气”,就是神的形象和气息。神学家告诉我们,上帝是永恒的、无限的,自在永在的。人又是永存中的偶存,无限中的有限。对永存和无限有着出于本能的追求和向往。通俗的讲,上帝在造人时,在人的心中就给无限、给永恒预留了一个位置。如果不是无限、和永恒的东西来填充,人生在世,就好似缺少了些什么东西,一直存着某种程度的失落感、备觉空虚。当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一些或真、或假的无限、永恒的东西填充内心时,人似乎才活得圆满,变成一个完整的人,心得以饱足。

    为了填缺这么一个无限的空位,有学识的人,或把知识、或把艺术、或把理性看作永恒的对象,并把他们捧上了心里的神坛。没学识、没文化的平民百姓就从地里捧两把泥,捏成一座像,摆在庙里、堂前供奉。不管是有学识的文化人,还是粗陋寡闻的平民百姓,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妄加评论,或指责。粗陋寡闻的平民百姓,我们不应该怀着高人一等的心态,俯视着去看别人。有可能我们的祖辈、父辈就是那样的人。有些学识的人,我们也不必怀着低人一等的心态,仰视着去看别人。他们只不过比自己多看了几本书,多思考了几个问题罢了。我们都是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这么一个空间,一个神圣的空位。

    那么,不禁要问,对于程序员的这个空间该放些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程序员,还是从事其他的人,都容易走入两个极端。“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因为熟悉,所以麻木。风景不再是风景。程序员天天对着电脑,对着网络,对着代码,刚开始还觉着新鲜、好玩有趣,时间长了,审美疲劳来了,便觉得编程这玩意像是杯白开水,淡然无味。全然麻木,编程是为了应付工作,工作是为了生存。后面的,也就没多想了。这是其中一个极端,另外一个极端则是截然相反。在代码的世界里遨游,品味到了代码之美、设计之美,甚至艺术之美。通俗的讲,自己完全的融入了代码的世界里,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代码。中国最高的思想境界是“天人合一“。程序员编程入了神,则成了“代码与我合一”。就像从画中可以看画家的风骨、性格一样,程序员在“代码与我合一”中飘飘然欲成仙,在代码中也烙下了自己的思想,烙下了自己的性格。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极其容易误入把艺术神圣化、把理性神圣化、把编程神圣化的陷阱。

    身边最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越不懂。“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约翰福音》 3:8”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东西之一,思考的少,也许我们真的不懂。编程、代码、程序、软件,我们基本天天在思考着这些。软件,思来想去,究其本质,就是做一个产品。这如木匠拿着斧头和锯,对木料进行加工,做成一桌椅子供人坐,程序员拿着电脑,借着开发平台,对文件进行加工、组织,做成一个处理数据的软件,供客户用。

    “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 《使徒行传》 17:29”。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存在神的话,他定然不会是庙里或堂前,人手所做的泥土、木料、铜银等。同样的,自然,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存在神的话,也定然不会是程序员作写的代码、所编的软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