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最大熵模型的一些理解

一、最大熵原理

概念:对于随机变量X,其概率分布为P(X),一般在约束条件下会有无数P(X)存在。最大熵原理就是在所有符合约束条件的P(X)中,熵最大的模型即为最优模型。

二、最大熵模型

最大熵模型,就是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分类模型。李航《统计学习方法》中对最大熵模型的描述如下:

问题1:为什么是条件熵?

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分类模型,也就是对于样本x,模型返回其对应的类别y,即模型应该是一个条件概率分布,表示为P(Y|X)。

 

问题2:在最大熵模型定义中,式(6.12)究竟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引入这条约束条件?

(1)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看式(6.12)等号的右侧部分定义。后面距离比较长,理解的同学就不必看了):

也就是说,E_{\widetilde{P}}(f)是特征函数f(x,y)的期望值,我们知道当x=y时,f(x,y)=1;否则f(x,y)=0。上面的公式表示,在训练集中,所有x和y可能组成的关系中,满足特征函数f(x,y)=1的占比。

打个比方,你统计女人喜欢或不喜欢某个男人的原因。回答肯定有很多种,我们用变量x表示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变量y表示喜欢或不喜欢。有女孩认为喜欢的原因是“他很帅气”,此时事实就是“x=帅,y=喜欢”,我们定义特征函数f(x=帅,y=喜欢)=1来表示这样一个事实;但有的哥们就悲剧了,姑娘不喜欢的原因是认为他“穷”,此时事实就是“x=穷,y=不喜欢”,我们定义为特征函数f(x=穷,y=不喜欢)=1来表示。现在,我们假设走访了1000位女生,得到了1000个回答。E_{\widetilde{P}}(f)就表示这1000个回答中,喜欢男生的原因是帅和不喜欢男生的原因是因为穷的女生占比。

我这里只列举了两种事实,并假设通过这两种事实就能很好地描述我走访的这1000个女生的回答(也就是假设大部分女生都是这两种回答)。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定义很多事实来描述给定的训练集,好的事实更能得到好的模型,所以训练最大熵模型时,确定好符合训练集的事实很重要。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最好不要定义类似这样的事实“x=按时吃饭,y=喜欢”,因为你觉得在回答喜欢的女生中,会有多少是因为“按时吃饭”这个原因喜欢男生的?本质原因是这样的事实不能很好地描述已知数据集。

这个期望值衡量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衡量你定义的这些个特征函数(本质上表示x和y满足某一事实),对已知事实(即训练集)的描述程度。

(2)再看等式(6.12)左边的部分,是不是发现很相似呢?它也是一个期望:

和右边公式的差别就是右边公式中的\widetilde{P}(x,y)变成了\widetilde{P}(x)P(y|x)。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我们也想获得x和y的联合概率分布P(x,y),但我们是不知道P(x,y)的,只能另想办法。办法就是根据全概率公式P(x,y)=P(x)P(y|x),我们只要知道P(x)即可。但我们也不知道P(x),进死胡同了吗?没有,好在我们知道\widetilde{P}(x)啊。根据大数定律,在样本达到一定数量后,我们可以用经验分布\widetilde{P}(x)来表示真实的概率分布P(x),这样就可以表示E_{P}(f)啦。

(3)这两个期望E_{\widetilde{P}}(f)E_{P}(f)相等,有什么意义?

根据(1)中的举例,其实就是为了描述女生喜欢或不喜欢男生的原因的分布情况,我定义了n个事实,相应的有n个特征函数。由于不可能去统计地球上所有女生的回答,因此我希望调研的1000个女生中的原因分布与真实情况下的分布最接近,理想的情况是相同!注意,E_{\widetilde{P}}(f)E_{P}(f)都是小于1的,因为本质上E_{\widetilde{P}}(f)={\sum_{}^{x,y}}\widetilde{P}(x,y),其中x和y满足某一事实。而对所有x,y,有{\sum_{}^{x,y}}\widetilde{P}(x,y)=1。同理对于E_{P}(f)也是一样。

 

问题3:为什么公式中有个\widetilde{P}(x)?

按照熵的定义,公式中应该没有\widetilde{P}(x)。个人认为是为了方便后面学习过程的推导(见下面的公式),如果没有这个参数,下面公式最后一项中的\widetilde{P}(x)就提取不出来,就会造成在最后的模型中存在\widetilde{P}(x)参数,而\widetilde{P}(x)不一定是准确的。

那为什么乘上\widetilde{P}(x)没关系呢?因为对于给定的训练数据集,\widetilde{P}(x)是一个常数,因此对于后面最大熵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是没有影响的。

三、最大熵模型的学习

这部分难点是将约束最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最优化的对偶问题。

关于拉格朗日乘子法,这里就不再叙述了,不理解的同学可以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86401,其中@戏言玩家解释的很好。

下面讲讲我对转换的理解,请看书中公式:

对于为什么会有公式(6.18)应该没有问题吧?

(6.18)可以这样理解:先给定某种模型P_{i}P{_{i}}\in C,其中C是模型空间),然后在参数空间{w}中,找到某个w_{​{*}},得到L(P,w_{​{}})的最小值max_{P_{i}}。一个模型对应一个最小值,求所有模型中L(P,w_{​{}})的最小值就是min(max_{P_{i}}),i=1,2,...,k(C),k(C)表示模型空间中的模型数量。

很好,公式本身的逻辑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公式中L(P,w)是凸函数,其图像也就是类似y=x^{^{2}}。凸函数有极小值,但可能没有最大值,即最大值可能是正无穷(无约束或即使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因此不能保证凸函数的max值存在且能求出。那怎么办呢?那就把上面求L(P,w_{​{}})的过程反过来吧,也就是转化为公式(6.18)的对偶问题,表示为公式(6.19)。

那么就来说说我对公式(6.19)的理解。我们先固定住w,L(P,w_{​{}})就可以表示为给定w时,约束曲线与模型P的等高线的最低相切点(如下图,红色曲线为约束曲线g(x,y),图来自知乎,见上面给的链接。另外,其实应该是约束平面而不是曲线,因为g(x,y)=K),而min{_{P\in C}}L(P,w)表示求所有模型的最低相切点中,值最小的那个切点。现在解绑w,每个w都有一个这样的切点,那么我们求所有w中最大的那个切点max_{w_{*}}L(P_{t},w),也就是公式(6.19)。

这样的一个点能够使所有不满足约束条件的点都在该点之下(也就是只要该点之上的点都满足约束条件)。这个时候的P_{t}就是拉格朗日函数中的H(P),也就是所求最大熵模型。需要注意的是,公式(6.19)的值≥公式(6.18)的值。

(图片来自知乎)

四、为什么要求对偶函数的极大化?

书中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其实,约束最优化问题(6.14)~(6.16)转换为无约束最优化的对偶问题后,求解约束最优化问题就变成了对偶函数的极大化,而对偶函数的极大化是与最大熵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等价的(证明如书中第87页)。最大熵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不就是要求解的P(y|x)吗?

  • 8
    点赞
  • 2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