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

0.0前言

理论源自YJango与王德峰教授的《艺术哲学》,我仅是个牵线搭桥的常人,将两者关联起来解读“美”。

“此刻,已成艺术”这句话成为了B站一类视频的标题,俨然成为一个梗。然而认真评判,这其中的大多数内容与“艺术”总觉得还差点东西,差些什么呢又说不上来。我在思考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上也有类似的感受。
一个人感叹一个作品很美时,另一个人可能却感觉不到,于是前者开始长篇大论,后者后知后觉,冒出一句“牛逼”,但心里仍不觉的美。为什么?
作为程序,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如何将美用代码实现,将其量化出来,然而我发现这似乎不可能。对于一个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评判其高下,但却不能对其量化出一个具体的数值。于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看不到对名家大咖作品的评分,但可以看到大家对其作品的文字性评价。为什么?
“美”似乎是超验的,无法被明说,但我们却能一眼看到后感受到。人,究竟是如何得到这种评价的,更底层的问题是: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幸运的是哲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柏拉图摇头道:“美是难的”。毕达哥拉斯与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形式”。我们古代没有这种明确的表达,但有一些艺术追求上的明确目标,比如“意境”、“意在笔先”、“言有尽而意无穷”,都有一个“意”的指向。近现代哲学家们也有他们的解读,康德:美是纯粹主观的审美愉悦。黑格尔:美是理念在感性世界中的表现。尼采:美是力量意志的表达。海德格尔:美是真理的无蔽现身方式。
在王德峰教授的《艺术哲学》中,分析了许多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使得理论成为可能,但大部分人因为听不懂一些名词,对哲学敬而远之。我先从YJango哪里得到了一套很好的关于人认识世界的模型,再跟随王德峰教授的思想学习艺术哲学,发现这个模型无法解释“美”,深入思考后,又发现,模型无法解释这点恰好却是前面两个为什么的问题所在,于是无法套用于认识“美”的模型,却能更好的解释什么是“美”了。其中巧妙待后续言明。

0.1问题从何而来?

说实话我不知道我是何时开始想这个问题的了,翻翻与朋友的聊天记录,最早的相关记录已是一年半前了。硬要我编出一套问题的由来的话,可能是这样吧:
从幼儿园开始,我常会自发或被大人们引导这做一些涂鸦。本人也自小喜欢绘画,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无法通过回忆追溯了,但这不知何时种下的种子,让我在高中时选择了成为了一名美术生,高考结束后,阴差阳错进入了游戏行业,最终却成了一名unity前端程序,想想也是造化弄人。从事这行五六年了,我发现,国内的游戏行业的发展极其病态,私以为游戏应当注重其艺术性,而现实却是,游戏的商业属性被无限放大,以至于其获得了极不合理的投资回报。我相信这不会长久,我期待未来的改变,在那之前,我不禁问到,一个可被称为“艺术”的游戏,是什么样的呢?最终导向一个问题:什么是“美”?

0.2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

乔治·马洛里在被问及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回答说,“因为它就在那儿。’’
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因为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那为什么要写出来呢?我时常会问出一些我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与伙伴们讨论无果后,走近了哲学。在解决了几个问题后,我对世界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清明。我时常感到孤单,因为生活中没有一个人能与我在这条路上同行,于是我开始分享,向伙伴们分享我的感悟,感谢他们愿意聆听,让我感觉自己不再孤单。分享的过程中我能发现自己的纰漏,并予以补足。现在我写下这篇博文,不仅是为了与你分享我的感悟,查缺补漏,也期冀您能从我这里有所收获,我能为自己的行业带了一些改变,于我而言,我希望目前所处的游戏行业能发生一点改变,向“美”而非向“金”前进。

1.0正文

我将先主要介绍人工智能领域大神YJango的世界模型,再基于此结合王德峰教授的《艺术哲学》分析“美”。
关于模型解释,在这里也只是粗略的介绍,提取我会用到的一些关键点,详细的理论阐述还是推荐去官网学习这个模型。王教授的艺术哲学课程也在B站有完整的录播,讲的也很好,同样推荐。

1.1世界模型

1.1.1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哲学家们的论断有时有些反常识,当让我们深入理解一下他为什么这么说。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非常小,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其每时每刻的分子排布是及其复杂且几乎不可重复的。赫拉克利特想表达的就是这个了,河流中的水每时每刻都在奔流,你现在踏足的河所接触的看到的那些水,是你第一次见,也是你最后一次见了。以小见大,世间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世界一直在变。你可能会觉得荒谬,那条河的整体形态没有变。确实,我们可以不关心那一个个泛起的水花,而只认其形体,认出一条河,这种能力是如何运行的呢?

1.1.2模型概述

先来为我们上面提到的这种能力做个简述。
如果用经验来划分生活中的事物,那么我们只会遇到两种事物:一种是过去已见过的事物,另一种是未见过的事物。
然而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的“遇见”见的其实都是未见过的事物,正如世间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但我们善于总结经验,能从已见事物中总结其特点获得经验,看到新事物时,会应用过去总结出的经验来对新见的事物定性。
那么让我们开始分析这种能力吧。
我们将已见的事物归为为一个集合A,未见的事物划为另一个集合B。先重点看一下A集合吧。我们从已见事物中发掘其特点,总结出一类事物的规律,于是我们觉得认识了这种事物,为其起了个名字。而集合B的未见对象被我们遇见时,我们会自发的判断它是否满足A集合的特征,来确定它是否能放进A集合。
举例:

abcde
abcde

想象你面前放着a,你观察它,光经过其表面,映照出其形体并反射出鲜艳的红色。你拿起它,感受到其光滑的表面。你嗅了嗅它,一股清香冲进你的鼻腔。你咬了一口,酸甜感在你味蕾上绽放。
现在出现了b,与a相似的形状,鲜艳的红,同样的清香,一样的酸甜,但摸起来稍微糙了点,没有a那般光滑。
c,相似的形状,相同的气息,与b一样略感粗糙的表面,尝起来相较前两者更酸些,颜色也不那般鲜红。
d,形状相同,表面光滑,略酸,颜色却大不相同,也没有那股清香。
e,形状相似,气息也相同,表面光滑,更甜,颜色又与之前不同。

现在总结一下,他们之间有一些差异,但相似之处却很多,于是我们把这种东西归为一类,起个名字就叫“苹果”吧。

现实中,我们不是遇到a后紧接着就遇到bcde…的,这中间可能是一下遇到许多a1,a2,a3,这会不断强化你对该概念的印象。又或者穿插着遇见xyzew,不过它们与“苹果”差异太大,于是没有被归入苹果类,去到了别的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世界模型就是这样一个解释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从已见对象中发现他们的属性(特点),将这些属性抽象(总结)出来,得到一个判别方法,最后将通过该方法的对象集归为一个概念。概念产生后相应的非此概念也产生了。就比如有了“苹果”就有了“非苹果”,有了“好的”就有了“不好的”的概念。由此我们区分了万物,为每个对象都划分了集合,起了名字。每次遇见过去未见的对象,就根据其特点将其划分入已有的对象类中,如果过去没有该对象类,那就重复之前的过程,创造出新的对象类。
上面我们举了一个“物”的例子,对行为的认知也可套用该模型,比如我现在在做的:“举例子”
我上面的的多个苹果的例子,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叫做:“举例子”。你一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认知并习得了这个技能。

1.1.3概念世界

通过多年的认知训练,最终我们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概念世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概念世界中,我们为每个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有两种联系关系,一种是从属,一种是关联。

1.1.3.1 从属

举个例子:当我们有了苹果,香蕉,梨等等概念之后,我们将其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水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之前最基础的概念世界,又创建出了一个新的更为抽象的概念世界。
//TODO 加一张图
对,也就是说,得到的概念可以再次被抽象为更抽象的概念。这个过程与编程是反着来了。用上面的内容举例来说,我们要创建一个苹果对象,就要先创建一个水果类,再创建苹果类对象,让其继承于水果类。

1.1.3.2 关联

我们在概念世界中新增几个概念:“食物”,“能吃的”,“能补充能量的”,基于你现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很轻易的关联“食物”与“能吃的”这两个概念。
于是,概念世界的对象之间出现了一张关系网。
//TODO 加一张图
概念世界就在创建概念与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了。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现在是不是可以理解这句话了。

到此为止我们认识了世界模型这个工具,再次推荐YJango老师的世界模型课程,上述所描述的仅仅只是该课程前8节的内容。
下面我们进入到王德峰老师的《艺术哲学》。

2.1艺术哲学

“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在有限的形象中,展开无限宽广的领域。”这是课程开篇对对艺术作品下的定义,可能不好理解,没关系,请先记住这句话。

2.1.1两个问题:什么是“美”?与 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美”?与 什么是“美的”?
两个问题一字之差,答案可能却差之千里。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什么是“美的”——梵高的《夜星空》是美的。断臂的维纳斯是美的。《我的太阳》是美的。
很好。再看前面的问题,什么是“美”?我迷惑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2.1.1.1 用世界模型来分析

现在让我们拿出世界模型来看看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哦!我们发现,什么是“美的”?这个问题是在问“美的”概念是什么,那么什么是“美”这个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实在抽象的过程吗
?还是在内涵中呢?

如果我们能从一个作品中抽象出关于美的方法,那一定意味着我们能从中刨除某些部分。让我们来试试吧。
我们拿出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看看。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嗯,这个“暗”“酣”用的好,对仗也工整。别的都去掉吧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春水”对“江南”,好!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这几句在叙事,都去掉吧。

OK那么我们得到的关键概念有 “暗”对“酣”。“春水”对“江南”。“对仗工整”。
可是仅留下这六个字之后,我什么都感觉不到了。“美”像个玩做迷藏的孩子,他消失了。

再来一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嗯…写的都是很悲凉的事物,也不是一首对账的诗,却也不能抽出单独一个词来说这个词美,为什么我却觉得他写的好呢?
哦!我看到了,透过诗我仿佛能看到那风景,这就是“代入感”吧。可这“代入感”的方法是怎么实现的呢?这变成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代入感"?难不成我们要再来一次抽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的话,那我们要做的其实跟之前一样,同样要抽离出诗的一部分,发现他们的共有属性,再去定义这个方法,而这样做我们既得不到“带入感”,更得不到“美”。

终于,我们发现,世界模型在这里失效了,抽象意味着失真。如果我们能抽离出关于“美”的方法,那意味着,我们要裁剪梵高的《夜星空》,肢解断臂的维纳斯,让帕瓦罗蒂只唱歌曲的某一部分。这,太荒谬了。

2.1.1.2 究竟感受到了什么?

想象你坐火车出去旅游,列车驶入了一段幽长的隧道,窗外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过了许久,终于到了隧道尽头,外面的光突然一下照进车窗内,你看到远处层峦的山,川流的河,,悠闲的云,可爱的花草树木。我想你一定会从内心油然而生一句:哇,好美呀。
当你遇到一件事物时,你一定不会对其进行一番“因为所以”的逻辑推导,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嗯~ 美! 这是在自欺欺人。
一定是你发自内心的突然一下感觉到的。

就是这种怦然心动,是如何来的呢,我们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呢?
来看看我们建立的概念世界吧,我们来看看诗中每一个名词在我们概念时间中的位置,以及他们与那些别的概念产生了关联。

名词包含或关联
柳叶柳叶包含于:树、植物。其关联了几个个概念:绿色、生机。还隐含的关联这一个概念:和煦、春夏。似乎还有别的,比如我自己的话,还关联了风,你的世界可能还关联了别的东西。
鸣蜩柳叶包含于:虫,动物。关联的概念有:夏,声音。夏又关联了炎热。
绿对于一种颜色的关联概念,可能每个人都不同,因为它位于概念世界的最基础部分,其中可能建立的联系可能非常多。以我举例:生机又来了,还有一份阴凉。
阴暗,黑暗,潜台词关联这一个光影。
绿暗绿暗又可以合在一起看,表示一种深绿。

最后我们再整体来看这一句,我们读到,柳树已经长满深绿的柳叶,蝉鸣也在明确我们这是个盛夏。

名词包含或关联
荷花盛夏,水面,荷叶,露珠
落日柔和,缓慢,温暖,彩霞
鲜艳
酣畅,一种极致
红酣红的酣畅淋漓

合起来看,这样一个傍晚,落日为整个世界蒙上一层红色,感觉荷花在这种环境下更酣畅的绽放了。

名词包含或关联
三十六陂一个地方,对于没去过该地方的我们来说,知道是地名就足够了。
生机,温暖,惬意
清凉,流淌
春水一个春字仿佛把水的流速给抓住了,像是很慵懒的在流淌。
名词包含或关联
白头人,老人,隐含着多年的丰富阅历,过往的时空
回忆
看见,风景
江南地名。现在人可能不理解,在古代文人会用江南来指代故乡
名词包含或关联
三十年前很久的时间
此地现在踏足此地
父兄父亲兄长,三十年了,变化一定很大吧
持我带着我
东西东奔西走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叙事,多年前父兄带我来此游历。

名词包含或关联
今日现在
重来又到来
此地现在踏足此地
欲寻想要寻找,潜台词是已经丢失
陈迹过去的痕迹
都迷都丢失了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今天故地重游已经白头,回忆里过去的踪迹却都消失了。

48个字的抒情诗,却关联了如此多的概念意向,它在我们的概念世界中织起了一张范围庞大的网。一句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让我们不自觉的沉浸在那片风景中。白头想见江南。为风景加了一层时空的概念。最后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让我们与作者共同感叹时间的无情。
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的惆怅,是一份情感。那么我写一句话表达我的情感,它是不是美的?
过去三十年了,我年轻时在这里生活的事物都消失了,我也老了,我感觉很怅然。
美吗?跟我小时候写的流水账日记一样,一点都不美。

2.2 形式开启质料

高中学美术时,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直临摹只能做一个画匠,成不了画家。老师强调了写生的重要性,如今我对这句话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一味的临摹,只能获得技巧,被这样训练出来的人还是不懂得通过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我们否决了毕达哥拉斯与亚里士多德,美不只是形式,因为形式是可以复制的,那只会产生批量的工艺品。但形式是必要的,它是艺术的门槛,就像没有学习过绘画的人,画不出令人惊艳的作品,举个更极端的例子,一个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写不出唐诗来。
任何艺术都有其艺术形式,比如前面的诗,它要求押韵,对仗,还要文字精练,考研一个”炼字“的功夫。绘画要求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来创造视觉上的美感来表达情感。雕塑艺术则通过雕刻和塑造来展现立体的形态和艺术家的想象力。音乐艺术通过声音的组合、节奏和旋律来传递情感和引发听众的共鸣。
也就是说,形式只是手段,我们要做的是用这种手段来表达情感,形式开启质料,就是这个意思。质料就是我们使用的艺术材料,于是,文学是文字的艺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绘画是色彩与线条的艺术……。这个开启说的很妙,我的理解是它开启了作者的心,我们从中窥见了作者当时的情感。开启的也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生活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每天忙忙碌碌,突然见得靓丽的自然景观时,那种过去的忙碌,与现在的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我产生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也揭示出我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无奈。

2.3 艺术是真理的事业

2.3.1 何为真理?

在世界模型中,我们发觉了自己内心的概念世界,它通过抽象真实世界发生的信号来获得属性,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真理,其实都在这个抽象出来的概念世界中。很遗憾,我们无法真正了解真实世界,我们只能解读真实世界给我们传递的信号,而真正的真理其实就在那个真实世界中。为了方便你理解这句话,我举个例子:我们应该都知道,蝙蝠的视力极差,它判断空间的方法是发出超声波,并接受超声波的反射波来感知世界,那么蝙蝠所感知的世界是真实的吗?这里有一个bug,当蝙蝠遇到一个表面极其光滑的表面时,波会发生反射,只有垂直于物体表面反射的那一点点波才会被蝙蝠接收,所以当蝙蝠沿一定角度飞向一块玻璃时,蝙蝠会硬生生的撞向玻璃,这是蝙蝠在城市中难以生存的一大因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之于蝙蝠多了许多感知世界的方法,但说到底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谁知道我们会不会遇到类似蝙蝠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发现的”真理“,只是那个真实世界真理的一小部分罢了,甚至可能有些还是错的。

2.3.2 万事万物皆有联系

前面我们赏析《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时说到,48个字,它在我们的概念世界中织起了一张范围庞大的网。我们如果无法从中事物中建立联系,仅仅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我们绝对感受不到“美”,也不会发现“美”的问题。然而,万事万物皆有联系,世界上没有孤立的存在。于是我明白了,美即是真实世界向概念世界的投影,所以我们难以在世界模型中发掘它的存在,这个投影的范围越大,我们就越能感受到美。艺术就像是一块透镜 所以,艺术是真理的事业。通过艺术,我们揭示了那些过去未曾联系过的种种事物。

"万事万物皆有联系"这句话是我从道家思想中领悟到的,但我担心您不认可道教那一套,所以我直接掏出ChatGPT,让他把其他哲学思想中对这句话的解读搬出来,希望能有一款适合你。

门派论述
存在论在存在论的视角下,这句话可能被解释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每个部分都以某种方式与其他部分相连。
因果律在因果律的框架内,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所有事件和现象都是因果链的一环,每个事件都是前因后果的结果,与其他事件相互作用。
系统论系统论强调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认为整个系统的性质不仅仅是其各部分性质的总和,系统的整体性质可能由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辩证法在辩证法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中,"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以及事物内部矛盾的动态发展。
生态哲学在生态哲学中,这句话强调了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指出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反馈。
东方哲学在东方哲学,特别是佛教和道教中,这种观点与“缘起”和“道”的概念相呼应,强调万物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宇宙观。

万事万物皆有联系,通过艺术,我们发觉了这种联系,并寄托了某种情感。

未完待续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