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逻辑?

图灵人工智能 2022-12-13 08:14 发表于北京

百度上说,逻辑指的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和规则。但是,规律和规则的差距,在这里似乎还真是不小。规律讲的应是,人是如何进行思维的,而规则讲的却应是,人应该如何进行思维。规律是“是”,规则是“应该”。规律应该揭示人类思维的真实活动,规则应该表明如此即可保证人类思维的正确性。

现在谈到逻辑,人们所指的实际上只是规则,而几乎不涉及规律。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至今很少有人深入了解,人究竟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尤其是对无意识的隐性思维,更是知之甚少。关于人类思维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哲学巨匠与科学大师的难题。虽然哲学两千年来对此有过很多推测,但都不能自圆其说,最终都只能拜神或变相拜神去了。科学对人脑思维的探索,目前也还希望渺茫。

图片

1、已有的思维规则

逻辑的概念在哲学的各个时代或各家哲学大师的眼中不尽相同。在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逻辑主要是形式逻辑,他谈的实际上是思维的简单规则;到了黑格尔那里,逻辑已经变成了整个认识论或形而上学,他想找的正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可惜未能探底;开创了分析哲学的维特根斯坦,希望借助研究语言去发现的逻辑,似乎应该就是人的思维规律或规则,只是分析哲学也只找到了七零八碎的些许规则,对规律的研究至今未果。不过,前人在黑暗中所有的摸索,都为后人铺就了通往光明的道路。

哲学中形式逻辑的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都无法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性。逻辑学承认,仅凭三段论的逻辑形式,并不一定会得到演绎推理的正确结论,还需要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归纳法也早已被休谟否定不足为凭。这已经表明形式逻辑并不足以代表人类思维的规律。

在辩证逻辑中,矛盾与对称虽然广泛存在,但也并非绝对的普遍存在,也有一些事物是单向发展的,“越……越……”的情况并不少见,矛盾逻辑或对称逻辑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遍性。研究必然性、偶然性及可能性等的模态逻辑,晦涩难懂远非常人可及,因而也谈不上是人类的思维规律。

除了哲学界在研究逻辑之外,科学界也在研究逻辑。比如哥德尔(Kurt Godel,1906—1978年)提出的不完备性定理,另外还有数理逻辑的集合论、模型论、证明论、递归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那数不清的数学、理理、化学等科学的定律或定理,其实也在它们各自的领域中指导着人类的思想。

所有那些被冠以逻辑的哲学或科学研究及结论,同数、物、化等所有其它科学的定律、定理或结论一样,的确都反映了一些理智推理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则,这些规则也都对人类思维具有一定的指导或借鉴意义,只是这些规则覆盖的指导范围,有着大小和领域不同的差异罢了。然而,与人类思维规律相比,所有这些规则所能管辖的范围都太过狭小了,这些规则都远远不能完整覆盖人类思维,都不足以表征人类思维的规律。

2、逻辑在生活中的尴尬

有一些学哲学的人尤其是学逻辑学的人认为,很多人的思维混乱是因为他们的逻辑不清,或者说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或没学过逻辑学。好像只要让学校教了逻辑学,人们就会正确思想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逻辑学真的能够指导人的思想不出错?一个人有了逻辑学的知识就能思维清晰了?令人遗憾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似乎常常不是这样的,就连那些很有逻辑的哲学大师们,也往往是相互矛盾,相互争执或相互批判。

在一场辩论当中,正反双方都会运用辩论技巧,偷梁换柱或李代桃僵等等各种伎俩不一而终,听众感觉双方都很有逻辑。有逻辑不假,但是,辩论题中最主要的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早已被他们双方用次要的东西替换了,甚至是用更加次要的东西替换了,其结果就是矛盾的双方都对,各有各的道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结果身就违反逻辑学中的矛盾律。

智力相近的一些同学,在演算同一道物理习题时,有的学生用甲方法,有的学生用乙方法,都能解开这道习题,有的学生却什么方法也没找到,难道他们各有不同的逻辑?在遇到同一水平的不同习题时,有些题甲学生会做,有些题乙学生会做,到底哪个学生更有逻辑?其实,这主要并非逻辑问题,而主要是做题经验问题。

当一些人犯了错误,被问到为什么他会这么做的原因时,有些人对有的事、在有的时候或在有的场景,会有不同的说法,有些会说出真实的原因,有些会找出各种借口。往往找出的借口更加符合逻辑,更容易被别人接受。有许多人自幼诚实老实,只会实事求是知错改错,一生中错误越改越少;也有许多人自幼就在时不时地“编瞎话”,编到中老年时,他头脑中记住的多数东西,就剩下这些编造之物了,自己已经无法辨认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答非所问,问:“你哪天去的公园”?答:“公园的湖里有一对大天鹅很漂亮”。在回答的内容与提问的内容中,只有公园是相关的,答者所答并非问者所问。在这里,问者的问题刺激到了答者兴趣强烈的与公园相关的内容,问题本身反倒被答者忽略了。这类问题好像与逻辑有关,但这样的人能够学会、掌握或运用逻辑去思考吗?

在遇到困难较大的问题时,有些人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有些人会去想如何绕过问题,有些人会去想如何借此问题显示自己曾有过的某一辉煌,有些人会去想如何借此问题把对手搞垮,有些人会去想如何借此问题夸耀一下有利于己的某个事物,…… 。同样是遇到了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出发点和思考方向各不相同,但都会沿着有逻辑的路径向前延伸,究其原因就是每个人经历的实践不同,形成的情感取向不同,持有的思维惯性不同。

仅由这几种情况就不难看出,人们通常讲的逻辑正确,最多仅能保证逻辑推理中思维方向的单一性,使思维的发展不至于颠三倒四。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通常讲的逻辑规则无法确定人在遇事时,思想的出发点和思想方向,也就无法确保思维的正确了。要保证思维的正确,首先要保证思维的出发点和方向的正确,至少要保证实事求是,突出主要矛盾,经验丰富,足够理智,心态端正……。

在现实当中有很多明白的人,不懂什么逻辑,照样常常正确或相对正确;同时也有很多不明白的人,学了那些逻辑知识,也还是经常出错;甚至还有很多人永远也无法搞懂所谓的逻辑知识。那么,什么才是“明白”呢?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的思维正确呢?什么才是人类思维的规律?

3、人类思维的来源

要想搞清人类的思维规律,首先就要知道人是如何进行思考的。人类是从生物进化而来的,这一点已不仅是生物进化论的结论,而且可从基因遗传学得到证实。人类来自生物进化,要想解开人类思维的迷局,最好沿着生物进化的途径进行探索。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单细胞生物就已具有感觉、记忆与判断,它们可以依据感觉觅食或逃离危害。[1] 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判断是任何生物生存的充要条件或特性,若不能判断,生物就没有自主动作,它也就不是生物了;生物判断的依据,只能是它们记忆中的东西别无可能;感觉甚至是记忆的前提。

生物最简单的感觉有两种,一种快感,一种痛感,行为成功了得到快感,失败了得到痛感。失败或多次失败后的生物灭亡了,只有不断获得成功的生物才能持续生存并得以繁衍。带来快感的是食物,带来痛感的是危害,无论是快感还是痛感,刺激越强烈的,价值的绝对值越高(不分正负),记忆必须越深刻,判断与行动必须越迅速。感觉是生物记忆、判断与行动的支点,若不如此,生物就无法获得食物,无法逃避威胁。

这就已经说明了,任何生物只有依据记忆中的感觉(快感或痛感)进行判断,才能得以生存,否则就没有生存的可能了,这也就是说记忆中的感觉(感受)必然是微生物进行判断的依据,或者说感觉必然是微生物自身的唯一价值体系。[2]

生物进化经过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生物的感觉随着活动类型的增加不断丰富。灵长类动物有了更为丰富的感觉、感受或称情感,不过,无论它们的情感有多丰富,最基本的类型仍然只是快感和痛感两大类。情感强度是动物唯一可用来衡量所遇情形对自身的意义或重要性的价值尺度。

动物必须依据情感强度,记忆、注意、归类与判断,对其生存最为重要的事物。不然,它们要么耽误了觅食,要么耽误了逃生,甚至贻误了生命。这一切都是作为生命个体,绝不容许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情况,不如此,动物就无法生存。

从单细胞生物具备的感觉、记忆与判断,经过多细胞生物与动物的生存进化,高等动物的情感已经是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它的情感强度就是其自身的价值尺度,它的思维(感觉、记忆、注意、归类与判断)是基于情感(感觉或感受)的无意识思维(隐性情感思维)。

大量动物实验和动物训练表明,动物依据感觉(感受或情感)形成它们思维与行为的习惯。动物的一个行为成功了或受到鼓励它就会产生快感,一个行为失败了或受到惩罚它就会产生痛感。动物行为的结果如果带来快感,这一行为就会在类似的情形下重复出现;动物的行为的结果如果带来痛感或多次带来痛感,这一行为就会逐渐消失。所有的马戏团、海洋馆或驯兽场,都是利用动物的这些感受来训练动物的。不仅驯兽师了解动物的感觉,家里饲养各种动物作为宠物的人们,也都了解动物的感觉。大象、海豚、猴子、狮、虎、狗等动物,都具有更为丰富多样的情感和依据其情感的判断能力,这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

对非智能动物认识与思维能力的探讨,可以让人从生物进化的历史角度,更加清楚地看到,灵长类动物现有的隐性情感思维,就是人类在语言萌发以前已有的思维。人的语言对于自己显性理智思维的形成,具有六项决定性贡献。[3] 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由语言交流和显性理智思维带给人类的物种超越。人类的语言交流和显性理智思维,是在灵长类动物原有头脑的物质基础上,作为隐性情感思维的得力助理,缓慢渐进地发展起来的。

人类显性理智思维至今仍然受到隐性情感思维的支配,仍然运行在大量断续的隐性情感思维的支撑之上。与此同时,理智思维对于情感思维也具备强有力的反作用,这一点也正是人类超越其它高等动物的主要原因。

个人思维的根本依据是自己无意识的情感价值观,人的情感与情感价值观形成于自幼的言行成败带来的快感与痛感的累积。情感价值观可以被自己认同的理论价值观所改造,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改造非有强力的情感冲击难以成功。高度抽象地看,人就是惯性体,思维与言行的惯性体,这个惯性就来自情感记忆。

4、情感对思维的引导

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分别来自,自身实践的感受、反思的感受和从与他人交流中得到的感受,与他人交流包括了交谈、听讲、阅读与观看等等。“我觉得……”就是经过自我感觉形成的、自己头脑中记住的、自己的知识。每个人自己记得的知识,可以被用于自己的显性理智思维,也可以被用于自己的隐性情感思维。

人们在谈论意识时,大多是指思想意识,或可长时持续的、有意识的显性思维,而不是其它高等动物也具备的短暂无意识的注意。人在每天遇到的无数事物中,偶尔会注意到某个事物,这个注意产生于头脑中无意识的相似比较,只有这个比较触碰到曾经情感强烈的记忆时,人才会产生注意并开始有意识的联想。这个注意是人类独有的、有意识的、可持续的注意,也就是所谓的意识,这个有意识的联想就是人们所谓的思想意识,是由语言支撑的、有意识的显性理智思维。

人类联想的起点,就是显性理智思维的出发点,产生于隐性情感思维;从注意开始联想,沿着思维方向,每个人的头脑中才会展开显性理智的逻辑推理。人们通常讲的逻辑正确,仅能保证逻辑推理中思维方向的单一性,使思维的发展不至于翻来覆去陷于混乱泥沼。

人的思维方向就是人的情感价值倾向,也就是人的情感取向,或称意向性。比如有些人的情感倾向很阳光,有些人的情感倾向很阴暗;有些人认为利最重要,有些人认为义最重要;有些人遇事会往积极的方向去想,有的人遇事会往消极的方向去想。

联想起始点也就是直觉,由于直觉产生于无意识情感思维,人们一直感觉直觉很神秘。人在遇事后无意中关联到的记忆,就是在头脑已有的数个相关记忆中,曾给自己带来最强情感冲击(正负价值最高)的记忆,或最熟悉(还是价值最高)的常用记忆。

如果这个记忆所含有的情感足够强烈,就会引发注意,这个记忆就是联想的出发点或联想。这也就是在遇到同样的事物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联想的原因。因为在此之前,不同的人有过不同的实践经历与感受积累,就会具有不同的隐性情感思维,从而带出不同的显性理智思维。

联想是显性理智思维,包括理解、猜测或推论。推论既有顺序推论,也有倒序推论,既有证实推论,也有证伪推论,既有归纳也有演绎,既有解释也有理解,既有猜测、假设也有追问。猜测就是对依据重要性顺序联想到的数个假设(可能),进行的推断。追问就是要追究为什么的为什么的为什么,就是寻找原因的原因或前提的前提,也就是对推论进行的推论。

人类的理解就是把新遇到的事物、观念或理论与自己记忆中的相似知识进行比较,这个比较既牵涉情感思维也牵涉理智思维,进而形成记忆中原有知识对于新遇见识的解释。解释通了就是理解了,解释不通就是没理解。对于深刻问题,只在表面解释通了属于简单理解,能够深入数层的解释属于深刻理解。每个人最原始的底层知识,形成于婴儿时期亲身实践的感受。

在联想的过程中,人人都会相继产生一些与推理内容相关的某些关联节点,这些节点涉及头脑中曾经情感冲击强烈的记忆。很多人的所谓逻辑混乱,其实不一定发生在联想的推理当中。很多混乱发生的原因是,人在推理中相继产生的这些关联节点中的内容,偏离了推论应该行进的方向或最重要的方向。也就是说,他的情感倾向导致其推理,在这些节点中偏离了最有实际价值或意义的方向。也就是俗称的,“分不清孰重孰轻”或“逻辑混乱”。

无论遇到任何事物,只有联想最初就踩在该事物最有价值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始终沿着最有价值的方向进行的理智推理,才有可能是最正确的,这大概应该才是真正的思维规则或称逻辑。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最有价值的”必须是真的、客观的,而不是虚假的;不是某个头脑糊涂的人,依据其错误情感价值观引出的,他自己的“最有价值的”判断。此时可以明确的是,前面所说的明白人,就是具有正确情感价值观或价值体系的人。

人类的理智思维依赖于概念,概念的原始出处就是动物的归类。从语言出现至今的几千年中,由语言支撑的所有抽象概念,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几乎所有概念的完整性或准确性,至今还很不完善,每个人对每个概念的理解或掌握(有意或无意的)的程度,还存在很大程度的差距,甚至还有人故意偷换概念。这也是每个人的所思所想不会完全一样的重要原因。

虽说人的理智推理依托于概念,但是,每次理智思维并不一定严格按照概念分类的脉络行进,其起点也并非完全是由某个确定的相关概念开始的,在推理的各个节点上还有可能转向各种不同的方向。每个事物都有不止一个相关概念,每个遇到此事的人都可能依据各自的兴趣点选中不同的相关概念,继而产生联想。正如上面所说,人类理智思维的起点和方向都取决于隐性情感思维,人的情感在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作用到理智推理当中的各个节点。

5、人的思维规律

任何价值(意义、贡献、危害、作用、权重、重要性等)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不存在任何绝对的价值。情感价值的参照物是每个人自己,对自身生命(生存)而言,能够形成强烈感觉、感受或情感(快感或痛感)的价值就高,感觉不强烈的价值就低,还有很多不能形成感觉的,就是没什么价值。

价值高的记得牢固,价值低的容易忘记。各项记忆对于每个人自己具有不同的价值,各项记忆之间也就具备了相互的价值差别。价值高的记忆可以引起注意或联想,价值低的容易被忽视。和其它高等动物一样,人的情感也是人的价值体系。

因为情感就是人的价值体系,还因为隐性情感思维支配显性理智思维,人的思维(包括情感思维与理智思维)归根结底就是,判断事物对于自身的价值。这就是人类寻找了几千年的,黑格尔没能搞清楚的,杜威错过了的,人类思维规律或根本逻辑。

然而,人的情感时常也会欺骗自己。因为人产生情感的依据是情感价值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觉的对错。此外,即使价值观正确,人们也会受到眼前暂时小利或威胁的诱导,因而产生错误的感觉,再或者有些人根本就看不到长远或重大的利益或危害。现实中多数人的情感价值观并非十分正确,情感价值观很正确的人数量很少,真理往往在少数人那里,这也反映出人类仍在摸索之中。

有句骂懒人的俗话说:“懒驴上磨屎尿多”。这话的确是对懒驴的真实写照,懒驴确实如此;同时也是对一些人为达自己的情感意向而找出各种借口的形象描述。这话的伟大在于它写出了人与兽共同遵从的深层情感规律。

今天的人工智能,的确是在模仿人类大脑的思维。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对于相关要素及其权重的探究、模拟与计算,正是展现了人类依据情感价值体系进行的思考。人工智能所研究的各相关因素的权重,就是各相关因素对于目标的贡献、意义或价值,这些研究也确实利用大量计算验证了,每个人的隐性情感思维对各种事物的各类相对价值的长期摸索。[4]

6、一通百通

情感思维的提出,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或同一道理的不同认识。认识不同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过去所处的实践环境(如家庭、学校或社区)不同,过去实践的感受不同。此前形成的思维惯性不同,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与立场就会不同,也就是所谓的情感偏好不同。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前面“2、逻辑在生活中的尴尬”那一节中的各种现象,此外,情感思维还可以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例如,回忆近期三五好友在一起的闲聊时,就会发现闲聊的内容完全是东拉西扯,一儿会在谈东,过一会儿扯到南去了,再过一会儿又扯到西了。人们的思路全然不受逻辑的影响,而完全是被参与者脑中与话题相关的兴奋点所引领。

学生在课堂上时,充耳不闻和敏感捕捉,可以发生在面对同一场景的不同学生的身上,这正是中国人说的那句话:“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这就是说,学习中每个人所感悟到(获得)的东西,只是与其所思所想相近(或称与其原有观念产生共鸣)的信息(知识、观念、道理等),其它的信息对他不会发生影响,或很少发生影响。人们相信某个理由,是因为他们想要、愿意或希望相信那个理由,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再有,当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时,由于某人对这两人的感情偏向不同,他对这两个人的看法有可能完全不同。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父或母对待不同子女做了同一件事的时候,虽然两个孩子做了同一件事,父或母对不同孩子的看法却不一样,也就是所谓父母的偏心。

还有,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所讲的东西,往往容易被自己接受;同样或相似的内容,若是由讨厌之人讲出,往往被忽视、蔑视甚至怒斥。另有,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一个人在心情好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他的判断可能截然相反。

7、结语

这篇文章列举了很多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例,意在揭开所谓逻辑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什么才是人的思维规律或逻辑。在区分了人脑中源自动物遗传的隐性情感思维和因语言交流产生的显性理智思维之后,思维、意识、逻辑、人性、自我、内心、灵魂等许多,令哲学究诘了几千年的概念,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了。

参考文献:

[1] 布鲁斯.H.利普顿(B. H. Lipton)《信念的力量》中国城市出版社北京(2012年中文版)

[2] 王生智 快感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生物进化 南京 2016年 第2期

[3] 王生智 《重识哲学》研究出版社北京 2019

[4] 王生智 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比较图灵人工智能 2021年11月24日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