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AUTOMATIC EM COSIMULATION

        图一是概要。

图一

        优化原理图如图二所示。此处需要注意集总元件和布局已经集成在一块了,但是只有对集总元件值进行优化,如果布局也是参数化的,也是可以进行优化的。

图二

        现在看下布局和集总元件集成的原理图,如图三。

图三

        图四是其对应的Layout视图。

图四

        传统技术中进行点的此电路联合仿真前需要将相关的集总元件删除,然后插入对应的PIN脚。如果数目特别多就可以进行以下设置,如图五、六。

图五

图六

        对于图六首先需要设置Setup Type, 假设这一例子使用的是Momentum Microwave的EM Simulator,如果做的是纯无源电路,需要使用第一种模式即EMSimulation/Model; 但是本例中混合了传输线和集总元件,那么就需要使用EM Cosimulation了。注意如图七、八右下角的区别。对于前者是独立的布局,可以直接执行仿真;后者Generate更改为View选项,这允许生成一个包含所有EM协同模拟视图。

图七

 图八

        接下来进入Partitioning设置来决定哪些集总元件可以进行仿真,哪些组件进行电路模拟,如图九。左侧Partitioning的感叹号代表需要刷新,刷新后如图十。

图九

图十

        剩下的工作就是选择基板以及设置频率,如图十一、十二。      

图十一

图十二

        最后就是Cosimulation,如图十三。注意生成的Cell名称。

图十三

        现在就是模拟工作了,如图十四。

图十四

        在生成的新的Cell下可以看到在集总元件位置自动分配了PIN脚,如图十五。

图十五

        那么ADS是如何知道应该分配引脚的位置?在边缘、中心还是?是点引脚、h引脚还是区域引脚? 以上都是根据集总元件的定义来的,可以看到在图十六中,蓝色矩形就是区域引脚定义。

图十六

        注意到图十七中的emCosim,其中包含了电路组件的信息,接下来就是进入emSetup来生成Symbol了,如图十八。 

图十七

图十八

        相关设置如图十九。

图十九

        图二十是TestBench, 并且需要选择layout的正确视图,如图二十一。

图二十

图二十一

        图二十二是原理图模拟结果。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二十四为emcosim设置以及仿真结果。

图二十三

 图二十四

        图二十五是两者比较

图二十五

        对于Spec Compliance(通过标准)的设置在后续会提到,本章节暂不介绍。下面介绍如何在emcosim视图下进行优化。注意在图二十六中的集总元件已经定义为可优化并设置了范围,所以不需要额外设置。

图二十六

        现在只需要在图二十七中点击优化就可以。

图二十七

        图二十八是其结果。

图二十八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