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常见的一些事情

制造工程师的责任
    1、负责产品的测试工艺部署,对接产品经理与研发团队,对产品的测试工艺标准进行定义与部署,并进行测试有效性分析
    2、参与MES系统的产品工艺流程优化,参与新产品试产(P0\P1\P2)阶段,负责前开工、组装、飞行、包装的测试上位机与治具的验证
    3、负责试产以及中量的测试问题分析与闭环等工作,并解决试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工作,拉通研发团队进行解决,制定临时对策,并跟进完成长久对策;
    4、负责新产品、ECN、质量提升、优化对策、新治具的导入工作,参与质量改善活动,负责技术成熟度评估;

项目管理方面
    1、项目管理方面,没有系统的体系学习培训。
    项目管理层,实操经验丰富,大都是前线积累的经验,作为将军来说是很合格的,但是缺乏政委方面的能力,缺少正统的体系方面的知识体系;
    2、项目管理跟职能部门管理是不同的,混为一谈。
        项目经理最重要的要统筹与规划,而部门经理是偏向于运营方面的工作;
    3、管理人员的思想转变,没有从工程师转变过来;
        因为越是向上提升,越可以看到的是管理者大都是服务型领导,管理者的绩效来源于工程师对规划工作的执行情况,如不能理解任务,那么会出现南辕北辙的事情出现,卖力也没有好的绩效;
    4、管理方式,基层管理全靠吼,无法做到因人施教
        比如管培生就应该多加指导,进行指导性的培训,多上手机会,而对于成熟的工程师应该放权去干,偏向于引导方面的培训,而领导更多的应该是去协调资源,规划资源,引导、指导并非指挥;
    5、项目启动会,没有组织有效的项目启动会
        为什么没看到我们的项目领导带头组织呢,说明XX次的试产原因,背景,注意事项等等事情,如果项目管理人员都去执行了,都去走一步看一步了,那么下面组员该如何进行工作呢,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

沟通管理方面
    1、沟通管理,这里我觉得团队的氛围取决于领导(类似政委)的思想建设
        我觉得团队之间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比如开日例会,内部团建,问题讨论等,尽量别占用下班时间,这样反而引起不好的效果,我觉得团队和谐,工作效率反而会提高,不能因为工作时间耽误那么一两个小时而觉得耽误了很多工作;
   2、 因人不同,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沟通
        因人而异,不同的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为了学习,有些为了沉淀经验,有些为了证明自己,找到各种人的需求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3、与技术人员的互动沟通
        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达到制造领域的专家,这样可以更好的突出在制造领域的话语权,多与研发沟通,理解产品的真实需求,汇总来自不同开发人员的知识;
   4、团队内部的沟通
        技术的碰撞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个人觉得划分太多模块不是好事情,不如技术开发团队统一设立DFX部门(面向XXX的可行性分析),以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每个组内都有不同模块专业的人员存在,可以互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培训管理方面
    1、技术培训方面
        我觉得作为工程师不光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理解产品参数规格,关键卖点,关键功能点,以及一些项目层面的关键问题点等,
    2、技术沉淀方面
        作为可制造性的分析领域专家,要对于可制造性分析方面的知识学习,与团队共享,俗话说一个人厉害永远比不上一个团队的厉害,分享显性知识能给团队带来全体的成长机会,不能做孤独的英雄;
    3、思想目标
        除了技术培训外的思想培训,俗话说脑子是个中心,如果没有认知,没有思想上的进步,那么做出来的事情,也不会超越多少,一个人的认知将决定这个人的上限;

技术管理方面
    1、制造可行性分析
        技术团队与研发团队开展技术可行性分析讨论会,就项目整体制造优化进行分析,PIE应该作为主力进行参加并输出意见。同时不能光领导层参加,工程师作为执行层也要介入进来,保持与领导层的信息同步,避免目标不一致。
    2、测试可行性分析
        对于测试来说,是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工种,针对于老项目与新项目在迭代上面,继承的测试需要进行分析,并对新项目进行增加或者减少,捞取数据作为优化的方案支撑。虽然有在做,但是仅限于个别人,建议要全员进行分析总结;
    3、技术转化
        工程师是代表工厂技术能力的天花板,应该多掌握主流的技术能力,学习科技前沿的知识进行转化,并进行技术梯队的培养工作。技术员是工程师与生产制造之间的桥梁,叫法可以不同,但是责任还是有一定区分,是否可以把维修与技术员进行合并,再能指导产线进行问题解决的同时,指导或参与维修进行工作。
    4、技术沉淀
        是否可以做个数据库搜索器(类似百度、知乎等,华为就有),工程师做技术沉淀,总结的知识尽量可以继承;
    5、团队资源共享
        团队可以按照产品线进行小组区分,每个产品线独立一个小组,小组内可以具备不同技术能力的人员,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梯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