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 · 改变商业
曾几何时,微信和淘宝是数字时代不可撼动的霸主。通过构建庞大的用户商家生态系统,这些APP打造了自己的“生态帝国”,以绝对优势横扫市场,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用户与商家互为依托,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网络效应,这不仅让后来者难以插足,也让用户难以逃离。
然而,随着生成式AI的崛起,这些曾经固若金汤的法则似乎正面临挑战。传统APP赖以生存的生态壁垒,正在生成式AI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生成式AI的出现,如同一场不期而至的科技风暴,正在悄然改写游戏规则。
从ChatGPT到文心一言,再到Kimi,这些全球与中国的头部生成式AI应用,正引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们不仅以超凡的语言处理能力、图像生成技术震撼了世界,更通过打破传统生态的封锁,重新定义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关系。
美国知名的私人风险投资公司a16z,基于SimilarWeb的流量数据(截至2023年6月),对目前市场上访问量前50名的GenAI网络产品进行了排名。
六个月之后,当我们根据SimilarWeb(截至2024年1月)的数据,再次对前50个以为主的网络产品进行了排名。你会惊讶的发现,有超过40%的新面孔。
相信现在再统计一遍,这个榜单又完全不一样了。
为什么生成式AI的市场变动如此频繁,什么时候市场格局才会稳固,以前移动互联网领域那些屡试不爽的玩法还有效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深入探究一下生成式AI的本质特征,以及它跟传统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不同。
传统APP的伎俩,用“马太效应”快速构建数字霸权
回顾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淘宝、微信、抖音这些巨头的崛起堪称“圈地运动”的经典案例。
在早期的C2C市场中,淘宝凭借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极具吸引力的低门槛,迅速吸引了大批个人卖家。淘宝最初的成功在于它实现了用户与商家的双向互动:卖家带来商品,吸引买家;买家不断涌入,鼓励更多卖家入驻。这种双向互动在初期看似简单,却逐渐演变为一种牢不可破的生态壁垒。
随着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淘宝逐渐演变为一个综合性电商平台。它不仅吸引了众多大中型企业入驻,还通过支付宝、物流网络等辅助系统强化了自身的生态圈。这个过程从“菜鸟”到“巨头”的蜕变,正是淘宝凭借“用户商家双向锁链”构建生态壁垒的成功典范。
微信的崛起则是另一个经典的“圈地”案例。
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在早期通过简单便捷的聊天功能,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而后,微信支付、公众号、小游戏等功能的陆续上线,进一步深化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功能圈地”,微信成功将用户牢牢锁在其生态系统内,逐步形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社交平台。
抖音则通过短视频内容的爆发式增长,吸引了海量用户,并通过吸引内容创作者、广告商等多方资源,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内容生态。抖音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推荐算法的精准性,还在于它通过内容生态的构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效应,使得用户很难脱离这个平台。
那么,为什么这些传统APP总能“一家独大”呢?
答案在于“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数字时代,数据和用户数量是王道。当一个平台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时,网络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每一个新用户的加入,都会增加平台的价值,这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用户。
在淘宝的例子中,更多的买家吸引了更多的卖家,更多的卖家带来了更多的商品选择,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买家。这个正反馈循环,让淘宝在早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能够挑战其地位。
微信同样依靠其庞大的用户基础,这些用户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社交链”,这让后来的挑战者总是剪羽而归。
曾几何时,易信、陌陌、米聊、聊天宝等一众社交应用都曾试图撼动微信的霸主地位。然而,无论是从功能上对标微信,还是通过独特的社交模式另辟蹊径,这些挑战者都未能成功。
为何如此?
微信的生态魔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微信好友构建的社交链、支付、朋友圈、公众号,这些功能无缝地融入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种“离不开”的效应。每当用户尝试离开微信,就像要放弃一个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迁移成本之高,让人望而却步。
这些挑战者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微信的强大功能,更是因为微信已经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和强大的生态系统,让用户和开发者都难以割舍。
总结来说,传统APP的成功在于通过“用户商家双向锁链”构建了稳固的生态壁垒,并通过“马太效应”不断扩大这种优势。这种生态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用户牢牢锁定在平台内,通过不断加强用户粘性和平台价值,形成了难以动摇的市场霸权。
然而,随着生成式AI的崛起,这种模式是否还能继续主导未来?
几乎为零的用户粘性
在传统互联网的世界里,平台的高用户粘性是一种生存法则。微信、淘宝这类巨头无不依赖于他们精心打造的生态系统,牢牢锁住用户。而生成式AI的世界却像是一个彻底颠覆这一法则的平行宇宙。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用户粘性,用户随时可以转向其他平台,没有丝毫的负担。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生成式AI具有几个完全不同的特征:
功能独立性,工具而非生态
生成式AI应用本质上是功能性的工具,而不是依赖生态系统来维系用户的“囚笼”。
例如,ChatGPT的核心功能是对话生成,它的竞争对手文心一言或Kimi也提供类似的服务。用户无需在某个平台上“安家”,他们只是在需要某种功能时“借用”一下这个工具。使用ChatGPT写完一篇文章,你可能马上转到Midjourney生成一张配图。
这些工具之间的功能独立性极高,根本不需要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或“积累”,这直接导致了用户的自由度远高于传统应用。
低转换成本,一键切换的“超市逻辑”
如果我们把生成式AI应用比作一间超市,那么用户在这里完全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零食”,不需要为任何选择负责。今天你选择了ChatGPT,明天发现文心一言的输出效果更好,转过去毫无压力。
转换成本几乎为零。用户切换生成式AI平台的过程不涉及复杂的数据迁移、账号设置,甚至不需要学习新界面。这与传统的社交平台或电商平台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些平台上,用户往往在生态系统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数据,一旦离开,损失巨大。而在生成式AI的世界里,没有这种沉没成本,用户想用什么就用什么。
体验驱动,即时满足,而不是长期绑定
生成式AI用户关注的不是长期绑定,而是即时满足。每次使用生成式AI工具,用户的关注点都在当下:这次生成的文本是否符合预期?这张图片的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这种即时性的需求决定了用户的选择更具“冲动性”。谁的工具好用,谁的技术先进,用户就会毫不犹豫地投奔过去。这种短暂的交互和轻量级的用户体验,进一步削弱了平台对用户的长期吸引力。
缺乏生态系统,孤立的“工具岛”
目前,大多数生成式AI应用还处于“工具岛”状态。不同于微信、淘宝那种拥有庞大生态系统的平台,生成式AI应用通常专注于提供某一种特定的功能,如对话生成、图像生成等。
没有跨应用的数据共享,也没有一体化的用户体验,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往往是“用完即走”。正因如此,生成式AI应用更像是一种“即开即用”的消耗品,而非需要长期投资和沉淀的生态平台。这种模式在给予用户极大自由度的同时,也导致了平台难以形成粘性。
竞争驱动,技术更新带来的“新欢”层出不穷
生成式AI领域的竞争,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竞速赛。每当一个平台推出新功能或在算法上实现突破,用户总是最先感知到这种变化,并迅速转向新平台。这种竞争态势激发了用户的“尝鲜”心理,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对某一平台的依赖。
想象一下,当ChatGPT刚推出新版本,具备了更强的上下文理解能力,用户马上就会涌向它。而一旦文心一言或智谱清言更新了更为先进的多模态生成功能,这些用户又会毫不犹豫地切换。这种不断追逐新技术的行为,揭示了生成式AI用户群体的本质:他们忠诚的从来不是平台,而是技术本身。
零用户粘性并非生成式AI的软肋,反而是它适应这个高度竞争时代的一种“天赋异禀”。
这种粘性低的特性解放了用户,使他们能够灵活选择最佳工具,也迫使各平台不断创新,以技术为核心争夺用户。这种竞争驱动的环境,将生成式AI推向了技术进步的最前沿,而那些固守传统生态壁垒的企业,只能望其项背。
在生成式AI的未来,粘性低并不是问题,停滞不前才是。唯一的规则就是不断创新,只有在技术上保持领先,才能在这个零粘性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用户商家螺旋”的缺失
传统互联网平台靠的是用户和商家之间的双向互动。用户多了,商家蜂拥而至;商家多了,用户更加离不开。这种“用户商家螺旋”是平台的核心生命力。
但在生成式AI的世界里,这个螺旋根本不存在。所有的服务都是由平台本身提供的,用户需求直接由算法满足,没有外部商家参与。
生成式AI平台,它们是由复杂的算法和庞大的数据集驱动的,平台本身就是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单向供需”,用户提出需求,平台通过算法给予响应,没有外部商家介入。这种模式虽然简化了用户体验,但也失去了“用户商家螺旋”的自我强化机制。
例如,ChatGPT生成的内容、Midjourney创作的图像、文心一言提供的多模态服务,都是由平台直接通过其算法和模型来实现的。这种自给自足的模式,虽然高效,却让平台成了“孤岛”。
商家的消失,不仅意味着平台不再需要外部供给,还意味着多样性被削弱。
在淘宝和微信上,商家是创新的源泉。他们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极大丰富了平台的生态。而生成式AI平台上,所有功能都是内建的,用户只能使用平台提供的那几样工具。平台虽然掌控一切,却失去了通过商家扩展生态的能力。
没有了商家的参与,生成式AI平台缺乏自我强化的能力。
一朝天子一朝臣,AI要重塑市场规则和秩序
当用户不再为“生态”买单,传统平台的优势便土崩瓦解。过去,用户因为各种关联服务和商家资源被牢牢锁定在平台内。生态系统是它们的生命线。
然而,现在的用户变得聪明且现实。他们关注的不是生态,而是直接体验。生成式AI应用通过技术创新,让用户能够轻松地切换平台,没有任何顾虑。这种变化,暴露了传统APP生态模式的致命弱点——它无法应对一个技术驱动的市场,无法适应一个用户需求瞬息万变的世界。
在生成式AI的世界里,技术就是一切。传统的用户商家互动模式失去了力量,取而代之的是数据和算法的主导地位。
这些AI应用通过强大的算法和海量的数据集,重新定义了市场规则。用户不再是生态的一部分,而是技术服务的消费者。平台通过技术不断优化体验,提升效率。这种新规则,将权力从生态系统的设计者手中,交给了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者。
当你走进“算法的秘密花园”,你以为你是在和ChatGPT、Kimi们对话,但实际上,是在与无数层神经网络的复杂计算结果进行互动。你能看到的是它的输出,却看不到它背后庞大的计算和数据支持。生成式AI应用的核心就在这里——算法是它们的生命线,是用户体验的源泉。
在这个秘密花园里,每一棵“植物”都是精心培育的算法,每一朵“花”都是数据驱动的结果。用户在花园里漫步,享受其中的美好,却很少意识到背后隐藏的复杂机制。这就是AI的魅力,也是它的强大之处。
让我们再把视野拉大一点。看看OpenAI的ChatGPT,看看Anthropic的Claude,再看看中国的文心一言、智谱清言和Kimi。各大巨头在不同地区如何运用算法策略抢占市场?
在美国,ChatGPT凭借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占据了全球市场,而Anthropic的Claude则通过安全性和可控性建立了自己的优势。与此同时,文心一言在多模态生成方面展现了中国的技术实力,而智谱清言则通过在中文语境中的精准表现,赢得了大批用户。Kimi也不甘示弱,在长文本、网页搜索方面独树一帜。这场全球竞赛,实际上是一场算法与数据的较量。
生成式AI正在快速占领市场,它不需要传统的生态壁垒,因为它本身就是“规则”的创造者。没有了用户商家的双向绑定,生成式AI通过技术突破,直接切入用户的核心需求,打破了旧秩序。
从旧秩序到新秩序的转型,正是生成式AI带来的深刻变革。传统的生态壁垒已经不再是保障,而成为了束缚。技术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谁能掌握最强的算法,谁就能主导未来的市场。
文:一蓑烟雨 / 数据猿
责编:凝视深空 / 数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