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水准仪测量报告(学习记录)

观测报告全流程,仅限了解大概流程,学习使用

所需仪器:

水准仪1台、三脚架1个、水准尺2根、记录板、铅笔

实习目的:

一、熟悉仪器

1.了解水准仪的内部构造、有关螺旋的名称和作用,并掌握仪器使用方法

2.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和方法

3.掌握观测过程中的各个指标概念及限差

4.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二、四等水准控制测量

1.掌握四等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路线布设方法

2.掌握仪器使用和测量方法

3.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检核方法

4.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

5.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实习内容:

一、熟悉仪器

了解水准仪的内部构造、有关螺旋的名称和作用,并掌握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和方法。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二、四等水准控制测量

小组共同完成一组闭合导线的四等水准控制测量的任务,每人各自在成果记录表中进行内业计算并绘制草图,最后将表格和绘图插入到实习报告中。

大致内容: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沿线确定待定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
3、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1)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2)前后视距差;(3)前后视距累积差;(4)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常数k一红面读数;(5)所测高差之差;(6)高差中数。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他各站。
5、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路线总长(即各站前、后视距之和),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应与最后一站累积视距差相等),各站后视读数和等内容。

操作步骤:

一、熟悉仪器

水准仪使用的基本程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对光与瞄准、精确整平和读数。

1、安置仪器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粗略整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对光与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精确整平和读数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气泡左半部分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读数应迅速、果断、准确,读数后应立即重新检视符合水准器气泡是否仍居中,如仍居中,则读数有效,否则应重新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后再读数。

5、填表、计算与检验

1)填表顺序与观测顺序一致,顺序如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一前一前一后”观测顺序。

2)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1)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2)前后视距差;(3)前后视距累积差;(4)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常数k一红面读数;(5)所测高差之差;(6)高差中数。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3)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路线总长(即各站前、后视距之和),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应与最后一站累积视距差相等),各站后视读数和等内容。

二、四等控制测量

在起点与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尺, 然后在两立尺点之间设站,安置好水准仪后,按以下顺序进行观测:

1、安置仪器

选取闭合水准路线,选点要选择在地面突出点,然后用步子量取两标尺的中点,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粗略整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对光与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精确整平和读数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气泡左半部分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读数应迅速、果断、准确,读数后应立即重新检视符合水准器气泡是否仍居中,如仍居中,则读数有效,否则应重新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后再读数。

5、填表、计算与检验

1)填表顺序与观测顺序一致,顺序如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一前一前一后”的观测顺序。

2)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1)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2)前后视距差;(3)前后视距累积差;(4)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常数k一红面读数;(5)所测高差之差;(6)高差中数。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3)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路线总长(即各站前、后视距之和),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应与最后一站累积视距差相等),各站后视读数和等内容,并进行检核。

4.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施测其它各站。

测量精度:

fh容=20√L  ;  fh<fh容   在限差范围内

误差分析:

  1. 仪器误差

水准仪的望远镜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所产生的误差(即i角误差和交叉误差),仪器虽在测量前经过校正,仍会存在残余误差。当仪器垂直轴处于垂直位置时即存在交叉误差,视准轴也必定水平,不会对标尺读数产生影响,然而观测中用圆水准器概略整平仪器后,垂直轴一般不位于铅垂线上,存在一个很小的夹角,从而响影了测站的高差。因此在观测中需定期检校圆水准器和i角,观测时使圆水准气泡严格居中,减少垂直轴的倾斜角。该种误差与视距长度还成正比,在观测时可通过中间法(前后视距相等)和距离补偿法(前视距离和等于后视距离总和)消除。每个测段的测站数必须为偶数。连续观测各测站上安置脚架时,应使两脚与观测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交替置于路线左右两则,可以使相邻两站高差误差的数值大小相等且符号相反,从而在相邻两站高差误差得到抵偿。
(2)水准标尺的误差

水准标尺的误差主要包含尺长误差(水准标尺每米问隔真长误差f)、刻划误差(分米分划误差)和零点差(对标尺零点不等差)。在国家水准测量中,测段高差误差与的大小和测段的高差成正比,具有系统误差的性质,它在往返测高差闭合差和环线高差闭合差中不能被反映出来,也不能通过往、返测高差取中数而消除,只有在附合到已知高等级水准点上才能发现。

(3)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
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

水准测量是在室外进行的,仪器周围温度逐渐升高,标尺读数值趋向逐渐减小,周围温逐渐降低时,读数值逐渐增大。在前后距离相等的情况下,i角随温度成正比变化,若每次读数的问隔相等,则i角变化对读数的影响在高差中数中被消除。在气温突变时立刻停止测量,各测段的往返测应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进行观测。

地面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随高度和时间而变化,使空气层密度的垂直分布不均匀而在标尺分划的光线通过时,在垂直面上发生弯曲从而产生的大气垂直折光差。受太阳辐射后地表的热能空气移动以湍流过程作用产生的热流为主,即决定了空气的垂直交流或空气温度的垂直梯度,在接近地面约0.25-0.50米和高出地面2.5 
3.0米分别是上升气流和气团形成、消失区域,存在着显著的折光误差.因此作业中观测视线离地面的高度要适当,不应过高或过低。

仪器脚架和尺台(桩)垂直位移的影响

测站误差指在一个测站观测中,由于尺台产生下沉造成的高差误差。转点高差是指仪器在迁站过程中,原来前尺台及标尺继续下沉,使迁站时间内由尺台下沉所引起的测段高差误差。此外,安置脚架不要有过大张力,扶尺用力要均匀,观测(扶尺)员走动时应离脚架(尺台)0.5m以上。迁站时原前标尺要从尺台上取下,观测读数应在立尺20~30秒之后进行。
(4)观测误差
观测误差主要有照准标尺分划误差、水准标尺倾斜误差和人为因素误差。

  • 照准标尺分划误差

当存在有照准标尺分划误差时,尺像不与十字丝平面重合,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所以在每次读数前,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减弱视差。

  • 水准标尺倾斜误差

水准尺如果是向视线的左右倾斜,观测时通过望远镜十字丝很容易察觉而纠正。但是,如果水准尺的倾斜方向与视线方向一致,则不易于察觉。尺子倾斜总是使尺上读数增大。它对读数的影响与尺的倾斜角和尺上读数的大小(即视线距地面的高度)有关。尺的倾斜角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尺上读数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在水准测量中,立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定要认真立尺,使尺处于铅垂位置。

  • 人为因素误差

人为因素误差包括观测员的读数误差、取位习惯及立尺员立尺不垂直等因素联
合引起的误差。水准测量是观测员通过水准仪截取十字丝在标尺上的数值,而该
数值是通过观测员的正确估读取位得出,对于不同视力的观测员在读数取位上也存在差异,有些观测员在估读尾数时只读大不读小,而有些观测员是只读小不读大。因此在施测等级水准测量中,严格按照同-个区段同一标尺、仪器、作业员进行作业。此外观测员在观测同-标尺基辅面读数时,由干标尺不垂直造成观测员反复读数甚至凑数而引起误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