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外层铜厚选择指导

本文主要叙述选择PCB外层铜厚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多个因素。

一、考虑因素

信号完整性

铜箔厚度直接影响电路的阻抗控制。更厚的铜箔可以降低导线电阻,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延迟,从而提高信号完整性。这对于高速信号传输尤为重要。在高频电路设计中,精确控制铜箔厚度是实现良好匹配阻抗、减少信号反射和串扰的关键。

电流承载能力

增加铜箔厚度可以提升电路的电流承载能力。对于需要大电流通过的电源线路或高功率应用,采用较厚的铜箔可以有效减少线路温升,避免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或安全问题。

散热效率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铜箔厚度也影响着PCB的散热效率。在高功率密度设计中,较厚的铜箔可以更快地将热量从发热元件传导至散热区域或外部散热器,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热管理效能,保护敏感元器件免受热损害。

二、应用场景

对于消费类及通讯类产品,如灯板、手机、数码产品等,1oz(35μm)的铜厚通常足够满足需求。

对于信号电压大、电流大的应用,如高压产品、电源板等,需要选择较厚的铜箔,通常为2oz(70μm)或以上。

三、选择建议

标准铜厚

PCB铜厚一般分为1oz(35μm)、2oz(70μm)、3oz(105μm)。

对于普通的双面板,1oz的铜厚是常见选择。

多层板内层一般为1/2oz、1/3oz,外层为1oz、1/2oz、1/3oz。

特殊应用

对于需要承载大电流的电路板,如电源板,通常会选择2oz或3oz的铜厚。

对于超高密度图案,如薄板的构建板,可能会使用12μm的铜厚;而对于厚板的大电流图案,则可能使用105μm的铜厚。

### PCB走线宽度计算 在PCB设计中,走线宽度的设计主要取决于通过的电流大小以及度等因素。以下是基于提供的参考资料和专业知识得出的具体方法。 对于外层为2oz(即0.07mm或约28mil),并通过10A电流的情况: #### 度换算 首先需要明确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通常情况下,度以盎司(oz)表示,其与英寸(inch)和毫米(mm)的换算公式如下: \[ \text{1 oz} = 1.37 mils/mm^2 \approx 0.035 mm \] 因此,2oz对应的度约为 \( 2 \times 0.035 = 0.07\,mm \)[^3] 或者大约等于28mils。 #### 温升影响下的线宽估算 为了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并避免过热现象发生,在确定导线尺寸时还需要考虑到允许的最大温升值ΔT (℃),这里假设标准工业应用下允许温度上升不超过20°C作为参考条件之一[^2]。 根据经验公式可以近似得到所需最小迹线宽度W(minimal trace width): \[ W_{min}=\sqrt{\frac{I}{k}}*t^{b}*T^{c}\] 其中参数定义如下: - I 是指流经该路径上的最大持续直流电流量(Amps); - t 表示度(mil), 对于双面或多层印制板而言就是成品后的最终总度; - T 则代表因负载引起的预期最高结点升温幅度相对于环境空气基准值增量部分(Kelvin or Celsius degrees depending on context); 而系数 k,b,c 取决具体应用场景设定的不同会有差异变化范围较大. 如果采用 IPC-2221 标准推荐的数据,则有: - 当 ΔT=10 °C : k≈0.048 , b≈0.49 , c≈−0.44 ; - 如果 ΔT 增加到 20 °C ,则相应调整这些指数至新的组合比如可能是 k≈0.024 , b≈0.44 , c≈ −0.22 等等 . 代入上述已知数值进行初步粗略估计: 给定条件为: - I = 10 Ampere, - t = 2 Oz ≈ 28 Mil, 设目标控制范围内允许温差上限取中间档位取平均数 ΔT=(10+20)/2=15°C 近似处理简化运算过程, 查找对应表格或者利用插值法求解得适当比例因子后带回到通用表达式里边去逐步逼近解答即可获得较为精确的结果。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外层为2Oz且需承载10A电流时,建议设置PCB走线宽度至少达到 **60mil ~ 80mil** 左右比较合适^。 ```python def calculate_trace_width(current, copper_thickness_oz, temp_rise_celsius): """ Calculate minimum required PCB trace width based on current and copper thickness. Args: current (float):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trace in Amperes. copper_thickness_oz (int): Copper thickness in ounces per square foot. temp_rise_celsius (float): Maximum allowabl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trace in Celsius. Returns: float: Minimum recommended trace width in mils. """ # Constants from IPC-2221 standard for different temperature rises ipc_constants = { 10: {"k": 0.048, "b": 0.49, "c": -0.44}, 20: {"k": 0.024, "b": 0.44, "c": -0.22} } closest_temp_key = min(ipc_constants.keys(), key=lambda x: abs(x-temp_rise_celsius)) constants = ipc_constants[closest_temp_key] k = constants["k"] b = constants["b"] c = constants["c"] # Convert copper thickness to mils copper_thickness_mils = copper_thickness_oz * 1.37 # Apply formula w_min = ((current / k)**(1/(b+c))) * (copper_thickness_mils**(b)) * (temp_rise_celsius**(c)) return round(w_min) # Example usage with given parameters width_in_mils = calculate_trace_width(10, 2, 15) print(f"Recommended Trace Width: {width_in_mils} mils")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