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刻意练习的理解

前言

经过高人的指点,最近对工作、学习有了新的认知,由之前的不喜欢学习到习惯了学习再到现在的享受学习,这个蜕变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因此是值得总结的。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刻意练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量的反复训练

对“大量”的理解

这主要体现在量上,熟能生巧,比如身为一个java开发工程师,一定要进行大量的代码训练。量变引起质变,当看完一本书,看完一个视频的教学,一定要自己手动将其中的代码再敲一遍,并且一边敲,一边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我在很多时候都不想敲,嫌麻烦,我觉得这也是这是大多数人的反应,大多数人都会去做认为简单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会成为大多数人,而我们要努力成为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我们要清楚的认知,大量的反复训练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思考,没有容易可言。
孰能生巧,多多练习,我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不爱发言的人,为了改变,也经常在公共场合练习讲话,练习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自己有所改变,进步了不少。运用到学习当中就是多多练习,“题海战术”。

对“反复”的理解

网上很多文章中描述的都是“大量的重复训练”,我琢磨了一下,感觉换成反复这个词更好一些,重复表示每次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而反复这个动作是把思考和经验融合在了里面。
有时候我们学习一个概念,当时不理解,比如voliatle关键字,这个时候有两种做法:1、自己手动敲一个demo,实战出真知,自己敲的过程中更能理解它的使用,并且通过最后的结果,我们眼见为实, 才能理解使用它的场景。2、现在不明白不要紧,可以先简单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它有哪些特性,当过一段时间,再回来看它,可能就会有新的认知,这也是我对反复的理解,当时不明白它的概念,这期间先学习一下其他内容,再返过头来,去理解它。

总结

大量的反复训练其实是一个动作,我把它拆成了两个行为,融合一下就是:大量做着看似重复的事情,但每一次的重复都要比上一次有新的认知。

避免自动完成

当我们在某一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大量训练之后,就会下意识的、不经思考的来完成该领域的工作。
比如一开始我们打字的时候,总是会努力记住键盘的位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产生了肌肉记忆后,每次打字就脱离了思考,就好像会自动完成一样。可见,自动完成是基于大量训练的基础上,但我们要避免自动的完成。
现在我们打字已经十分熟练了,但还是避免不了打出错别字的现象,这时我们一般的操作都是将错别字删除然后重新码字,因为这个过程很短暂,基本不会浪费时间,所以很少有人在删除错别字之后思考一下刚才为什么打错字了,下次是不是需要刻意的规避该类问题。这时如果不进行这样的一个思考,下次有可能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打字速度就不会在提升了。而避免自动完成可以帮助我们脱离瓶颈期,还能在之前熟练的基础上再提升一截。
“题海战术”的同时也要多多思考,不是单纯背下来,做的多了,自然就有了经验,但也要进行“反刍”,学而不思则罔。

总结

要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再有所提升,就要完成之后进行总结、反思,想一想如何比刚才做的更好。

脱离舒适区

脱离舒适区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成长就是要付出代价。多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但难度等级也不要太高于自己现有的水平。比如这件事情我有所了解,不是很擅长,但可以通过搜索资料慢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那这就是一个成长的好机会。
比如在开发过程中,习惯了for循环的写法,当有stream的写法出现时,就可以学习stream的用法了,而不是一直在使用for循环,学习新的stream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如直接上手传统的写法方便快捷,但一直停留在之前的写法,技术就不会有所长进。身为技术圈的开发人员,不断学习、脱离舒适区是很有必要的,总是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也就意味着可替代性比较高,也就意味着在慢慢成为大多数人。
并不是所有场合都要脱离舒适区,如果是非常紧急的情况,我们可以暂时用我们最擅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解决完之后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如何换一种方式来完成。

总结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工作时,可以尝试着用自己不擅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自己的内心有时会惧怕不擅长的事,会潜意识的进行逃避,这时也就意味着成长的机会来了,接纳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情愿,攻克它,从此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就又少了一件待办项。

牺牲短期利益

人不成熟的五大特征之一就是要求立即得到回报。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才会收获,越是有价值的东西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好多人为了考研上岸要努力拼搏一年甚至两年,这期间就会失去很多刷短视频、打游戏的时间,他们就做到了牺牲短期利益,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当脱离舒适区去学习一个新东西的时候,会花费不少时间,但是掌握了之后就可以加快工作的速度。整体来看,后期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这期间学习的成本。就比如上面的例子,花费一点时间学会stream的使用,就比for循环开发效率提升了很多。
大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牺牲短期利益,我们更倾向于去做自己容易做的事情,这时候我们要清晰的知道牺牲短期利益带来的好处,然后找朋友或者团队进行监督,如果没有完成要有相应的反馈机制。很多时候自己不会自律,但和团队并肩前进可以走的更远。

总结

牺牲短期利益是成熟人的做法,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我们可以时不时的思考一下,现在我做的事情是不是在为更长远的目标做铺垫呢?

持续的获得反馈

游戏很容易让人上瘾,因为它有一个持续反馈的机制,比如我通过获取金币来买装备,然后杀一个人,这种反馈非常的迅速,或者说连续登录几天,每天在线多少小时送装备,这些目标和反馈都很清晰,是看的见的,是可以落实的,可以持续的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但是如果打游戏总是输,也就没有了兴趣,这时就有了删除游戏的冲动。
学习是一个反馈比较慢的过程,所以是一个牺牲短期利益的行为。我们学完一个知识点,可能不理解,不会使用它到我们的工作中,获取的反馈也就比较慢,并不会像打游戏那样能快速产生兴趣。
所以当我们学习完一个新的东西,就要将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东西进行结构化,找联系,避免信息孤岛,当找到了联系,就会有一丝的快感,这也就获得了反馈。除此之外,总结学过的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总结成文字或者导图都可以,目的是将学过的东西进行可视化,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也可以分享给他人,也是一种正向的反馈。

总结

持续的获得反馈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阶段性的成果,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产出物的,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也就更喜欢上了学习,所以努力尝到甜头之后真的会上瘾。

总结

要想在某个领域上成为专家,一定避免不了大量的反复训练,当训练达到孰能生巧、自动完成的地步时,就要思考如何避免自动完成,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细节,同时用自己不习惯的方式来完成任务,也就是脱离舒适区,学习这种不习惯的方式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带来的效果如果很大,那就是值得的,这就是牺牲短期利益。在这整个过程如果想坚持下去,并且“上瘾”,一定离不开正向的反馈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