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5——高中技术课程的社会需求分析

第三节  高中技术课程的社会需求分析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并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因为教育为其提供人才、人力资源和知识创新的基础。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少年文盲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对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提出更高、更宽的要求和更加迫切的改革任务。

普通高中的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在社会、科技、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效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构建合乎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教育课程体系,能合理设置技术类教育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一、现代社会公民和合格劳动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术素养和适应技术不断更新变化的能力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不仅深入到人类生产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延伸到人类的生活与休闲等领域。现代化社会中,即使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及医疗保健等方面,也都离不开不断更新换代的技术产品。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有最基本的技术素养(例如会作简单设计方案,能对技术问题采取正确态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家用电器及安全使用各种新技术产品等)。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没有不讲究运用新技术的,可以说,不运用新技术就无法正常生活与工作。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主导作用已深化了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现在,无论是资本还是劳动,离开了与知识及技术要素的结合,已经无法独立地发生作用。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生产部门的产品如果提高了技术附加值,也就提高了其技术含量,就会使产品具有先进性和尖端性,并且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以技术创新为关键环节的知识经济,给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国家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会陷入困境,企业不采用新技术将会面临破产,个人跟不上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则将被迫“下岗”。这种受科学技术巨大影响而急剧变化的现代化社会,要求合格公民与劳动者都要具有良好的技术素养和在工作中适应技术不断变化与更新的能力。

现代学校培育人的手段主要由课程来实现的。因此,为使当前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内容设计等能顺应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对合格公民及劳动者良好技术素养的要求,面向新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改革,就必然要研究怎样设计技术类课程,怎样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以及怎样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去完成培养高中学生,使其具有良好技术素养的重要任务。

二、加入WTO后,我国教育面临着必须尽快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新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都会面临着必须尽快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的新问题。因为我国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于萌芽状态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并存的条件下,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者技术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多种层次、多种类型高技术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资源的合理储备和配置,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其根源主要是技术层次低。在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低技术层次的产业占主导地位;高技术含量、高技术附加值和新品种的产品少,这类产品还主要依靠进口;而低技术含量、低技术附加值的一般性产品却相对过剩。例如,我国钢产量世界第一,而优质钢仅占20%,每年需进口高附加值专用钢材1000多万吨。像人工肝脏、骨修复材料、肾透析器、心血管修复材料等高技术生物材料和高技术医疗器械,每年70~80%都需从国外进口。我国高新技术在重要产业的应用上也还存在着能耗、物耗高,浪费和污染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成本高和产品质量不精的现象。另外,据报道,在全国约7000万产业工人中,高级工只占3.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以上的比例相差甚远。而我国企业和服务业中的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只有100多万。因此,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面临着总量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时也面临着结构性的矛盾。即一边是无技术专长的人员下岗再就业难,而另一边却是企业中高级蓝领紧缺。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大量复合型高素质技术工人。据位于湖北的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仅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工,在全国就短缺60多万人。现在,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要给我国造成近2000亿元的经济损失。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低,反映出我国劳动者技术素质低,特别是综合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低。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充分认识、分析和反思;同时,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还必须重视这种不良现状并及时采取有效可行措施来解决尽快提高全民族劳动者技术素质的重要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是高新技术产业。社会产品的生产从研制到开发、到批量生产,存在着诸多生产环节,但并不是各个环节都存在高技术含量,只是在关键环节才有高低技术之分。谁能把握住技术含量高的关键环节,谁就能掌握住产品创新的命脉。在生产中要想把握住技术含量高的关键环节,就必须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当今各国关心的重点不仅是科技研究能力,而且更关心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因为知识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只有具备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先进行列(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0年度公布的“国际科学与技术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我国技术领先水平排在世界53个国家中的第31位)。据中国工程院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理论上比较扎实,但在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上与时代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为其在创新能力、创新目标和创新人才的品质(百折不挠、有毅力、有实践能力等)上都十分缺乏,因此,我国原创性成果少,模仿性创新成果也不够,特别是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和策划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抗挫折能力等,都亟待加强。

鉴于我国这种实际国情,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但急需大批懂技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同时,更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技术素养的各级各类技术工人和技术农民。然而,这样的人才资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而必须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的基础教育开始抓起。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基础教育中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必须重视并开设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类课程。不容置疑,我们的基础教育能担当起为学生打好终生发展的基础、为国家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并且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但是,我们只有真正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一再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技术教育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的深刻含义,才能在普通高中设置好技术类课程;同时,只有设法促使技术类课程密切联系我国的实际国情,才能使它们具有新的内涵和活力,才能使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三、人才结构、就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发展要求普通高中设置技术类课程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鄙视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思想观念,而且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与现在还在流行的“唯书唯分”、“学而优则仕”等“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还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因此,我国当前人才资源的宏观结构仍然明显存在着不合理的状况。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二是地区、所有制间人才分布不合理;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据调查,现在仅教育、卫生、经济、会计这四类专业技术人员就约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而在工程技术类,如信息通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却存在着整体性短缺(《求是》2001年第21期,P54)。因此,加入WTO后,我国出现了人才和劳动力就业技术结构不适应新形势结构要求的新问题。其表现是:一些传统产业、行业人员已失去工作岗位,而另一些新兴的行业却又因人才匮乏而难以快速发展。椐调查,我国的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已出现断层现象。这种人力资源总体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已显然不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普通高中是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这个阶段要为每个学生面对人生的职业选择和终生发展打下更高层次的教育基础。针对现时我国人才与就业结构的实际状况,能及时开设多种与新兴工程和现代职业技术相关的普通高中技术类课程,可以引导人们积极转变鄙视工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思想观念,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宽泛的基础,而且极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经济建设所急需的结构性短缺人才。显然,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构建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以及人才与就业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的。

另外,据调查,近些年来,普通高中的发展先于职业高中,为什么?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基础较职业高中生的基础宽厚、扎实,潜力大,易转轨。而且,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中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截至2001年底,我国各地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314所,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当年高职高专在校生增加到639.74万人,占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4%20031月、《中国教育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拓宽了升学与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也为给我国“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了一定的常规培养渠道。

事实证明,在我国要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也需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椐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将有50%是高职学生。另外,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强调: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很明显,要想更有效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必须使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改革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需求相配套;而当务之急,就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适当开设密切联系我国生产生活实际的技术类课程。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高职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求普通高中合理设置技术类课程。因为高中技术类课程具有技术的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而且在切实增强其多样性和选择性之后,就可以为更多的高中学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进入社会自行创业,打下较宽泛和较坚实的基础。

另外,据高校教师反映,当前理、工、农、医类大专院校的新生,其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实践能力都普遍较差。这对于高校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很不利的。因此许多高校教师建议,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除加强理、化、生等实验教学外,还应在普通高中适当增加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类实践性课程。这样则可以卓有成效地培养高中在校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也有利于他们升入理、工、农、医类大专院校后的继续深造,以及有利于增加他们毕业后在职业生涯中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更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社会、科技、经济与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技术教育、开设技术类课程。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