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 期末复习笔记

目录

第一章-导论

1. 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

2.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

2.1 计算机图形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图形显示器的发展及其工作原理

3.1 阴极射线管(CRT)

3.2 随机扫描显示器

3.3 直视存储管显示器

3.4 光栅扫描显示器

4. 图形软件标准的形成

5. 三维图形渲染管线

第二章-基本图元的扫描转换

1. 光栅化

2. 点的扫描转换

3. 直线的扫描转换

3.1 直线基础

3.2 数值微分分析法(DDA)

3.3 Bresenham直线转换法

3.4 圆的扫描转换

4. Wu反走样算法

第四章-多边形填充

1 多边形的扫描转换

1.1多边形的定义

1.2 多边形的表示

1.3 多边形的着色模式

1.4 多边形填充算法

1.5 区域填充算法

2 有效边表填充算法

2.1 填充原理

2.2 边界像素的处理原则

2.3 有效边和有效边表

3 边缘填充算法

3.1 填充原理

4 区域填充算法

4.1 填充原理

4.2 四邻接点和八邻接点

第五章-图形几何变换

1. 二维图像剪裁

1.1 图形学中常用的坐标系

2. Cohen-Sutherland直线段剪裁算法


第一章-导论

1. 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

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研究怎样用计算机表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图形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线框模型描述的几何图形,基于表面模型描述的真实感图形

图形的表示方法:

  1. 参数法,在设计阶段建立几何模型时,用形状参数和属性参数描述图形的方法,形状参数可以是直线段的起点,终点等几何参数,属性参数则包括直线段的颜色,线形,宽度等非几何参数。例如y=kx+b

  2. 点阵法,在绘制阶段用具有颜色信息的像素点阵来表示图形的一种方法,所描述的图形成为图像。

计算机图形学就是研究将图形的表示法从参数法换到点阵法的一门学科。

2.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

  1. 计算机游戏

  2.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 计算机艺术(动画,图像渐变)

  4. 虚拟现实(VR)

  5. 计算机辅助教学

  6. 三维或高维数据的可视化

2.1 计算机图形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相关学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 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把描述图形的几何模型通过指定算法转化为图像显示的一门学科。例如3ds max

  • 图像处理:对数字图像进行增强,去噪,复原,分割,重建,编码,存储,压缩等等,例如Photoshop

  • 模式识别:对点阵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利用统计学方法给出图形描述的学科,例如输入法手写打字

3. 图形显示器的发展及其工作原理

图形显示器是计算机图形学发展的硬件依托,发展经历了随即扫描显示器,直视存储管显示器,目前广泛应用的光栅扫描显示器。

3.1 阴极射线管(CRT)

  • CRT是光栅扫描显示器的显示部件,其功能与电视机的显像管类似,主要是由电子枪、偏转系统、荫罩、荧光粉层及玻璃外壳五部分组成

  • 电子枪是由灯丝、阴极、控制栅组成。彩色CRT中有红绿蓝三支电子枪。有的显示器的电子枪是单枪三束

  • CRT通电后灯丝发热,阴极被激发射出电子,电子受到控制栅的调节形成电子束。电子束经聚焦系统聚焦后以高速轰击到荧光屏上,荧光粉层被激发后发出辉光形成一个光点

  • CRT偏转系统可以控制电子束在指定的位置上轰击荧光屏,整个荧光屏依次扫描完毕后,图像显示完成

  • 由于荧光粉具有余辉特性——电子束停止轰击荧光屏后,荧光粉的亮度并不是立即消失,而是按指数规律衰减,图像逐渐变暗,为了得到亮度稳定的图像,电子枪需要不断地根据帧缓存的内容轰击荧光屏,反复重绘同一幅图像,即不断刷新屏幕

3.2 随机扫描显示器

  •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随机扫描显示器。电子束只在屏幕上显示图形的部分移动

  • 图像的定义是存放在文件存储器中的一组画线命令。随机扫描显示器周期性地读取画线命令,依次在屏幕上画出线条,当所有的画线命令都执行完毕后,图像就显示出来。这时随机扫描显示器又返回到第一条命令行进行屏幕刷新。

3.3 直视存储管显示器

  • 70年代后期发展了利用CRT本身来存储信息,而且不再需要刷新屏幕的显示器。

  • DVST使用紧贴在荧光层后的存储栅的电荷分布来存储图形。DVST使用两支电子枪,一支是写电子枪,用来存储图形;另一支是读电子枪,用来图形显示。

  • 从表面上看DVST极象是一个长余辉的CRT,一条线一旦画在屏幕上,在一小时之内都将是可见的

缺点:

  • 不能显示彩色,而且不能局部修改图像。要擦除图像的某一部分,必须先擦除整个屏幕,然后重画修改后的图像,从而妨碍了动态图形的生成。

  • 因为不是连续地刷新屏幕,就不能用光笔进行交互操作

  • 屏幕的反差较弱,一小时后图像就看不清楚了

3.4 光栅扫描显示器

画点设备:

  • 光栅扫描显示器电子束的强度可以不断变化,所以容易生成颜色连续变化的真实感图像。光栅扫描显示器是画点设备,可看作是一个点阵单元发生器,并可控制每个点阵单元的亮度,这些点阵单元被称为像素(Pixel)。

  • 光栅扫描显示器不能从单元阵列中的一个可编址的像素点直接画一段直线到达另一个可编址的像素点,只能用靠近这段直线路径的像素点集来近似地表示这段直线

扫描线:

光栅显示器为了在能整个屏幕上显示出图形,电子束需要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沿着水平方向从左至右匀速地扫描,一直扫描到屏幕的右下角,显示出一帧图像。

位面与帧缓冲:

光栅扫描显示器总是与帧缓冲存储器(frame buffer,简称为帧缓冲)联系在一起。帧缓冲中单元数目与显示器上的像素数目相同,而且单元与像素一一对应。帧缓冲中所存储的信息就是屏幕上对应位置的图像信息。要在屏幕上显示图像,首先要把图像信息写入帧缓冲,然后光栅扫描显示器访问帧缓冲,再把其中的内容显示到屏幕上。帧缓冲单元的数值决定了显示器像素的颜色。显示器颜色的种类与帧缓冲中每个单元的位数有关。

  • 如果屏幕上每个像素的颜色只用一位(Bit)表示,其值非0即1,屏幕只能显示黑白二色图像,称为黑白显示器,此时帧缓冲器只有一个位面。

  • 如果每个像素的颜色可以用一个字节(Byte)8bit表示,帧缓冲器需要用八个位面,可表示256种灰度,称为灰度显示器。

  • 如果每个像素用R、G、B三原色混合表示,其中每种原色分别用一个字节表示,各对应一把电子枪,每种颜色可有256种亮度,三种颜色的组合是2^24颜色,共有24个位面。实际使用的是32个位面(32bit),也就是说用4个字节表示颜色,最后一个字节用于表示颜色融合,称为RGBA模型。

索引色:

为了进一步提高颜色的种类,控制帧缓冲的增加,可把帧缓冲中的位面号作为颜色索引表的索引号,为每组原色配置一个颜色索引表,颜色索引表有256项,每一项具有w位字宽,当w大于8时,如w=10,可以有210种亮度等级,但每次只能有256种不同的亮度等级可用,这种颜色称为索引色。

  • 12
    点赞
  • 20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对于数值分析期末复习笔记.docx,下面是我简要的回答。 数值分析是一门研究利用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学科,重点在于求解数值计算问题以及分析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课程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算法和技巧来提高数值计算的效率和正确性。 在复习笔记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数值计算基础知识:涉及数值计算的误差、舍入误差和截断误差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误差分析。 2. 插值法:包括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和埃尔米特插值等方法,用于根据给定的数据点推断不存在的数据点。 3. 数值微积分: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的方法,包括梯形法则、辛普森法则和复合求积法。 4. 方程求解:包括二分法、牛顿迭代法和割线法等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数值方法。 5.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高斯消元法、LU分解法和迭代法(如雅可比法和Gauss-Seidel法)等。 6. 最小二乘拟合: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拟合一组数据点。 7.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如欧拉方法、龙格-库塔法和Adams-Bashforth法等。 此外,还应该重点关注与数值分析相关的数值计算的应用领域,如工程、金融等。 通过复习这些重点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数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为了更好地复习和掌握数值分析,日常的练习和理解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