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的幕后故事(2):“愚公移山记”人物篇

引子
====== 
“愚公移山记”文言和白话两篇附录,是《大道至简》第二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们这些读惯了技术书的人,大概是不会象文科生一样,一边考证着一边读古文,因此这篇“愚公移山记”中的背景,怕是没几个人会晓得。然而如果不了解这个故事的一些背景知识,那么读起来便不会有什么意思,不会知道其中的含义。
因此接下来的“幕后故事”,我将用一系列专题,来讲讲这个“愚公移山记”是如何写成的。
你可能不会想到,这将涉及到历史、地理、军事、文化、政治、科技……等等非常多的内容。所以,接下来的讲述,将会非常精彩。不过,对于不愿读史,或不愿读书的人来说,怕是有些无味的。;)
 
 
一、愚公故事梗概
======
《大道至简》决定要重写“愚公移山”的故事,但到底要写成什么样子呢?下面先给出一组数据来说说新版“愚公移山记”的复杂性,新的故事包括:
1. 从西周到东周(春秋),前后400多年的时间跨度;
2. 愚公、智叟、京城氏(后为目夷氏)三族、六代人之间的交往与冲突;
3. 讲述到十五个诸候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包括十二个地、域名;
4. 涉及历史、地理、文化、职官、器物、人物等诸多方面的考证与考据;
5. 讲述到工程的起因、变更、风险、决策等多个方面;
6. 涉及制衡、诡诈、离间等多种军事谋略,以及复杂的多国关系、地理形势等的分析;
7. 虚构了十九个人物,其中十二人虚构了姓名;
8. 涉及了十四名真实的历史人物,起至周公,止至列子;
9. 除原寓言中的四个神话人物之外,新增一个神话人物;
10. 讲述到六本书,后来六书俱焚。
  
在新的故事里,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移山不如开山。愚公的最初想法是要把山移平。但从道理上来说,这个目标设得不对,因为愚公的问题是“出入不便”,既然只是行路难,那开条路就好了,为什么要把整座山给平掉呢?因此,“愚公移山记”其实在本质已经把“移山”改成了挖山开路。这使原本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变成了“可以实现的工程”:劈山十丈,筑路二百里。
但一个工程“可以实现”并不等于它能顺顺利利地被做完。我们很快看到,工程导致环境破坏,又没有防灾措施,所以工程很快又被扩大了:(劈山)三十丈,辅以河道。
但接下来我们又会看到,原本为解决“出入不便”的问题的开山、筑路的工程,换个环境,却成了国与国征伐的途径。当京城氏提出这个风险时,愚公浑然无觉,而智叟立即看到其中的问题,决定劝阻京城氏,一方面不要告诉晋王以躲避当下的危险,另一方面分散钱财为将来谋划。
又过了几十年,愚公一家终于把山挖开,并因此得以封官赐爵。但随后,正如京城氏所预见的发生了战争,愚公因此获罪。后来智叟与京城氏展开营救。退兵之后,愚公一家被罚在挖通道路的地方筑城守关,智叟则官拜中军辅政公,而京城氏归隐著书。又过了一百多年,京城氏的后人在关隘前著书立说,志欲解释智慧的奥义。时列子行经太行,释之以“道”。
  
在新的故事里,随着移山工程的推进,事态在不停地变化。随着这些变化,各种人物纷纷出场,或推或阻,或获利或获罪,瞬息变化之间,世事已越百年。
   
二、愚公的故事
======
愚公有姓无名,他复姓公输,长子叫公输旦——随便提一下,京城氏与端木氏的第一代人物分别名为“初”、“启”,与这里的“旦”相同,都是事物初始的意思。
但为什么愚公要复姓公输呢?
各位应该记得《大道至简》第八章中讲了一个人物,著名的鲁班,也就是公输班。是的,没错,这里的愚公取公输作姓氏,原型就是鲁班。第八章讲到鲁班的“工匠思想”的三个方面,在这篇“愚公移山记”的公输氏中,也都是得到一一再现的。
(鲁班像)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例如讲到京城初游学回来,学到了冶铁和造车的技术。这时公输旦去求见京城初,却是“求之以粗铁之器、车载之法”。也就是说找人家要的是铁器的实物,以及车辆运送的方法。这里便说的是工匠思想中的“以工具之利为恃仗”,和“以技法之巧为较量”。——你想想,为什么愚公不去求取冶铁之法,造车之技呢?
如果第一代愚公是求“冶铁之法,造车之技”,那么愚公就不是愚公,而成了京城氏了。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下一小节再讲。
除此之外,公输氏还有一些管理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例如没有风险意识、没有应对风险的策略等。但更重要的是,愚公始终将这个工程视成一人一事,因此对任何风险或者目标的变化都全然无备,因而会说“吾家百年之事,岂容一言而废之”。看到这里的愚公说“我一家人(吾家)”了么?
  
三、京城氏的故事
======
一说到愚公这个人物有原型,估计就有人想到智叟与京城氏都会有人物原型。是的,没错,这几家人都是有原型的。不过这里,我们先说京城氏。
京城氏这个人物的原型,我在再版前言中其实是专门交待过的。在前言中,我说“京城一氏的后代中,有很多复祖姓目夷的人”。为什么我要单独地提交京城氏祖姓目夷呢?因为原来的寓言中,特别交待过“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所以我不得不用“京城”这个姓。但我实际上想用的是“目夷”这个姓来铺垫人物原型,所以这里要讲“京城氏祖姓目夷”,而这个故事末了,也取目夷氏在关隘前著书,以呼应这里的背景。
“目夷氏”又来源于哪里呢?
多读史书的人大概会知道,墨子(墨翟)就是宋国贵族目夷之后。这里取的是顾颉刚先生提出的观点,说的是“目夷”原为商族的小国,目夷国后并入周代的小邾国,成为宋的属国,宋襄公封他的侄子在目夷国,后名之为目夷子,姓氏便从此而来。“目夷”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滕州境内,现在还有“目夷君墓”、目夷山、夷河等地名。
所以在本书的“愚公移山记”中,京城氏就是目夷氏。而这个原型,就是墨子墨翟。
  
京城一氏,总是不断游学、出仕和归隐。
从京城初开始,他先是游学,求得“冶铁之法,造车之技”回来,然后投之于实践,助端木氏经商,在晚年的时候将这些经验写成了“《论事》百篇”。《论事》这个书里,讲的是有制造的工艺、做事的方法和团队的管理与策略。这里应该发现,京城初是一个从实践出发,又归于理论的实践家,精通实战又有管理经验。
接下来,第二本写成的书叫“《观势》十篇”,是京城礼发现工程的军事隐患、又“归仕于鲁”之后写的。这本书背景中,京城礼已经是富远见、知时势、有谋略的人物了。
京城氏的第三本书叫“《趋避》”,只剩下“千言”了(哈哈,越写越薄)。这本书“论以方略宏旨”等等,已是极高的智慧了。这本书的背景呢?则是端木方、京城宜解了广野之危,以至于连几百年后的“假道伐虢”,也在算计之中了。
 
  
四、智叟的故事
======
智叟这个人物的原型,从行文中基本上是看不出来的。但他的姓氏和行事,还是透露了一些端倪。这个原型,其实是孔子门生子贡,也就是经常在《孔子》文中看到的“子贡问曰”的这个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其人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他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善于经商,被称为儒商之鼻祖。自明朝起,他也被称作“先贤端木子”,所以也是先秦诸子之一。
 
(子贡像)
 
智叟端木氏具有子贡的这些人物特征。最开始,他听说齐国东边有交易海盐的市场,便让端木启荷担经商。到后来京城初习得冶铁制车的技术时,端木启已经通过经商而“适有余财”,于是开始利用京城初的技术来制造“高新技术产品(铁器、车具)”,铁器换茶、茶换马,而适逢战争,车、马值钱,端木氏因此速富。
到后来,广野建郡,端木博就开客栈;与邻交好,端木远就在诸国间经商(国际贸易呵呵)。由这些可见端木氏有商业眼光,善于投资理财。
这还不算。端木氏能洞察时势,顺势而为。当京城晰说挖开太行有刀兵之祸时,端木方就开始把钱财疏散开来,因而“富而不显”,弃虚名而守实利。因此当愚公挖开了太行山时,摇身一变成了“广南大夫”时,智叟一家已经默默无名了,而后来晋王责公输氏通敌时,也就没了端木一家的份儿。
  
如果端木一家仅是如此,不过是狡兔三窟、营商守利的奸滑之徒罢了。但接下来,当京城宜来求救时,端木长笑着说:“先父度情而备时用,……所为者今也。”也就是说,当年端木氏把钱财藏起来,并不是为了敛财,而正是为了在五十年后挽救公输一家人。可见端木行事,并不逃避或者推托,而是谋定而后动。
再下来,端木长游说晋王,说:“广野这个地方,你说它是路,可以通过他讨伐南方;你说它是关,也可以镇守南方。但是用来攻伐还是据守,却取决于大王你自己的意思。”端木长首先把一个客观的因素,变成晋王对事物的主观看法:你认为他是有利的就有利,认为不利就不利。并且以此推出一个假设,说:“故今日之所忧者且为明日之所以喜也。”也就是说,你今天为有它烦恼,今后却要因为有它而开心。但是,读到这里的人就该想了:这不变成了晋王是在以自己的喜忧来论愚公的功过了吗?的确,端木长因此就说“此恐将有亏于王命矣”。那意思是说:你如果这样做,对大王的声誉也是不好的。这段故事里面,我们看到端木长的诡辩之才。
  
但如果只是诡辩,也不足以救愚公。因为后面还要出使雍国、单国,还要解广野之危、解魏焦之困,这些都不是诡辩可以解决问题的。而端木长看来也精擅纵横之术,联合雍国以牵制邘国、出使单国而瓦解敌盟、以及后面的分裂虞魏等等,端木氏用的可是军事计谋,而非一时的巧言丽辞。
其实这些构思,仍然起源于他的原型子贡。子贡“常相鲁(国)卫(国)”,他的政治才能,在孔子弟子中也是居首。子贡为解鲁国之危,赴齐、吴、越、晋四国,引祸他人而四国不疑(四国国君对他所作的利害分析深信不疑),并纷纷采纳他的主张。最终呢?《史记·仲尼弟子传列》载子贡“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十年之中,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五国的形势都大变。其纵横之才,不让于后世之张仪、苏秦。
而“愚公移山记”里的端木长解晋国之危的策略,与子贡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根据晋国所在的地理形势、邻国关系等等,端木长使用的具体策略也就不同。关于这一个故事的详细分析,我会放到“幕后故事之军事地理篇”中去讲。——本篇嘛,重在交待人物。^.^
  
  
五、适时出现的晋王
======
晋王这个角色着墨不多,也没有什么原型。但是晋王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决策者,他总是在最正确的时候决策最正确的事——虽然他不见得有什么“远见”。
晋王的第一个(也是最正确的一个)决策是虽然同意启动移山的工程,但是把工程的目标改成了“劈山有十丈,筑路二百里,以通南北”。也就是说,目标是“通南北”,方法是“劈山筑路”。晋王看到了南北沟通的利益,也定下了一下可实现的目标。而且落实到方法,也基本可行。
晋王的第二个决策,是在工程中出现环境,需要扩大规模的时候。这个时候,问题是山体危悬,山洪也无处可泄。这并不影响工程的目标,而且在技术上也有规避之法,因此晋王同意扩大工程,使之拓宽到三十丈,并辅修一条河道。
当工程竣工时,晋王赐给公输同大官;当河道畅通,民无灾殃时,晋王赐公输同以爵位。这体现晋王取人之技,取民之心的特点。为什么呢?赐官和封爵并不一样,官是职司,并不世袭;爵则有封土,可以世袭。当公输一家挖了几百年的山,于民得利,赐官以彰其技;而河道畅通,救生灵无数,赐爵才是应民心之举。至于再后来,当广野招来敌祸时,公输同被问了死罪。看起来不合理,但大抵也是政治上的惯常手段。
  
其实有趣的地方并不在这里。我们接下来看,当端木长诡辩,把帽子扣到晋王的头上时,晋王问了一句:“不察于时事,则刑法之用何也?甲胄之用何也?”那意思是说,如果不审查当下的事情来判断得失,那么刑法就不能惩治有罪的人了,而甲胄也就不需要装备着来御敌了。晋王显然很清楚端木长的诡辩之道,并没有受到迷感。而端木长也顺势将话锋转开,说的是:“这只是在于用法的不同而已。”接下来又反过来问道:甲胄如果可以不用来平息战争,那么是不是刑法就可以不用来定罪公输呢?
这里其实已经不是诡辩了,而是在讨价还讨。只不过顺着更前面的话看来,好象是在说理罢了。但晋王三伐广野都不成功,当然急需一个“不用甲胄”的法子。所以这里“王诺(晋王答应了)”,未见得是“诺”于端木长的诡辩,而更多的是从端木长的身上看到了消弥战端的希望。
接下来,端木长使邗(由于是“出使”,当然是要晋王授权的)、单,以及后面瓦解虞魏联盟等等,晋王适时地、正确的作出了决策。除此之外,晋王赐爵给端木长,不受;再赐、不受;最后端木长官至中军辅政(职官的最高阶)。晋王可以说是识人用人,因为爵虽有封地,但未必参政;职官则主理国事。所以当端木长献来金钱时,晋王赐爵;当端木长展现军事、政治才能时,晋王拜为高官。
  
“愚公移山记”中的晋王未必有才,也未必有智。但他总是很清醒,是典型用人冶世的君主。但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工程中,真正的决策者可能才智兼备,但未必清醒。大多数时候,“不清醒的决策者”或者是宥于枝节,或者是耽于已见。真正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以及知事之大体的“晋王”并没有几个。
  
  
六、愚公:矢志如一的执行者的悲哀
======
我们的教育总是说: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有恒心有毅力。但是在“愚公移山记”的这个故事里,愚公一家怕是最矢志如一的了。我们也在总是讲执行力,说凡事要做实,要先做后说,落到实处。同样是在“愚公移山记”里,我想愚公一家也是执行力最强的了。
然而愚公公输氏一家,尽二百余年而不成其事,到后来却要端木、京城去救他出狱才成。
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鲁班的那种“工匠思想”的问题。在EHM图中,最左侧是以“程序=算法+结构+方法”为核心的角色,他们的共同的目标都是“实现”。在“愚公移山记”中,公输氏世代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实现”:就是要把山挖开,挖条路。以至于到了后来,他们都忘掉了目的,忘掉了需求,他们只剩下了“实现的欲望”。——当太行山被挖开时,他们的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们忘掉了两百年前定下目标时的需求:出入之迂。
目夷氏在向列子问“愚”时,列子说:“移山取道,筑关自守。不知其始,非知所终,是为愚也。”意思就是说:原本是想要道路通畅的,最后却筑了座关隘自已来守,道路仍然是没有通畅的。做事情不知道它的起始,也不能预料它的结果,这就是“愚”者的表现了。
  
愚公的原型鲁班,与此是堪可类比的。
不过,既然在《大道至简》中已经分析过鲁班的工匠思想的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再细述了。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在传统的教育里,“埋头做事”的愚公是受赞扬的;在传统的公司里,“勤奋敬业”的员工是受嘉奖的。我虽然不会去否定这种良好的品质,但如果只剩下“埋头做事”与“勤奋敬业”,而忘却了做事的目的、敬业的目标,那一样也是愚者。
不要在意于“愚者”这样一个不太中听的名字。在《大道至简》第六章中,我写过自己在Y公司七年,最终、也是最失望地离开这家公司的原因,就是“不是知道工作的目标”。所以,事实上谁都可能这样一路行来。真正的问题是,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或者项目的管理者,是否能够让给“愚者”们一个清醒的方向与目标。
在这一点上,我常常觉得晋王是对的。但那是“决策者”的问题。在《大道至简》中,应对这种无视目标、埋头实现的开发人员的法子是:做为开发人员,我们不应当妄自菲薄;作为管理人员,我们更应该善而用之。
——但这样,就真的不悲哀了吗?
 
 
七、PK:京城氏vs端木氏
====== 
历史中墨子跟鲁班PK过一次,结果是鲁班输了。《大道至简》中用这个故事来论述鲁班的“工匠思想”。另一个方面,这个故事也说明京城氏(以墨子为原型)如果跟公输氏(以鲁班为原型)PK的话,毫无悬念:公输氏一定是要败的。
但如果拿京城氏与端木氏PK呢?也就是说,墨子要跟子贡PK一下,会是如何呢?
这个对局就有点意思了。
 
(不过这里的京城氏大概还没有墨家的“非攻”思想,这里也不打算谈攻与非攻。我只是打算将京城氏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与端木氏做个比较而已。)
 
“愚公移山记”这个故事的前期,京城氏游学鲁国,回来之后成为了一个手工业者,掌握的冶铁、制车之技可以说是当时先进技术的代表。后来,由京城初在晚年完成了一本书,名为《论事》,讲技艺和组织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京城氏快速地完成了一个转变:从手工业者变成理论家。如果换个说法,就是从工匠变成了工艺,由小工变成了大师。而由京城初“晚隐于鲁”开始,也形成了京城家族的隐士文化传统。
在这一时期,端木氏在营商积富,因此与京城氏没有可对比性。但是,端木氏也表现出了对趋利避害的人性、对好大喜功的官性的基本把握,他告诉晋国的大夫说:大王轻视这件事,大家会不服;重视这件事,大家都会称颂。又说:把太行挖开,好处多多。于是搞定了晋国大夫,随后把公输氏移山之私事,变成了筑路的国事。
 
第二次交锋中,京城晰游学回来发现工程风险。公输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他(亡以应)”,这时就让他去找端木远(使告端木远),这个细节说明端木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单单是经济实力上的,可能也包括一些智谋策略方面。后来又说端木远去向“司空”建议,司空也采纳了他的建议,这说明端木远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两处细节表明京城晰游学增长了见闻,对工程中隐存的风险有了一定的预见性,但是他未必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实力。但这时的端木远,不但有谋略,而且也已经有相当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了。
 
第三次交锋发生在京城礼(他又游学了四十年)与端木方之间。这次京城礼显然眼光更长远了,他已经从国与国的关系来看待“愚公移山”这项工程,而且准确的预见到战争将在哪些国家中展开。这时端木长先是“笑而应之”以稳住局面,等公输否走后,又跑回来见京城礼,“详以利害,再拜而请”,终于使京城礼承诺不再揭发这件事。
京城礼不揭发这件事并不见得是因为端木方之“请”,大概还是因为端木方准确地描述了事态,并就今后的发展达成了一致。——后文也讲到了这是因为“(京城)礼公知时知势”。所以在这一次对决中,京城礼敏锐胜过端木长,二人在形势的分析和把握上站在同一高度。不过在另一方面,端木长的机智和快速应变的能力得到彰显。
随后京城礼“归仕于鲁”,写了《观势》。这本书讲的是辨析形势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应急、应势的方法。端木氏则开始了随后五十年的谋划。从这一点上来看,端木氏的远见犹在京城氏之上,而且一旦发现事端便快速应对,积极谋划,高效、敏捷、果敢且举重若轻。
 
第四次交锋其实是一次合作:京城宜与端木长共同来解决晋国的广野之乱。这一次,避世的端木、游学的京城同时面对了晋南的战局。但自一开始,京城宜就显得过度的患得患失,将问题揽在自家头上。而端木长而泰然自若,以至于“行于冀鲁燕齐,(而)无有知其事者”。一副大局在握、成竹在胸的样子。
当端木长出使雍、单的时候,他“令”京城宜赴邘,这表明端木长已经把控了局面,京城宜亦为他所用了,以至于后来又“潜使”京城宜去虞国。看起晋、虞交好的局势貌似京城宜的功劳,但当晋王“愤而不允”时,端木长又跑出来说话,说:“臣教(京城)宜所图者……”这又表明京城宜的作为,亦出自端木长所授之机宜。
所以整个晋南的局面,其实早在端木长的算中。京城宜居其间,如同一枚算子。
 
京城氏敏锐,墨家之入世、之兼学、之博爱各占几分,但或因小而失大,或因大而废小,常宥于边角而不自知。因此京城氏出世小隐的时候还可著书立说,却不能入世。而相比之下,端木氏聚财而不敛,知时应势,深思远谋,是入世之大隐者。
京城游学,常得新知;端木大隐,实藏睿智。知与智,端木胜在智。
 
 
八、终极PK:目夷氏vs 列子
====== 
在“愚公移山记”的故事里,目夷氏就是京城氏,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整个“愚公移山”过去了一百多年之后,端木与公输都不在了,目夷氏却还在:他回到太行山下著书立说,最后遇见了列子。这里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目夷氏以这些先辈的著作为基础,完成了一本《释智》。这本书没写它有多少字或者多少册,但以“一年成《公输诸公记》、十年成《京城目夷氏集注》”来做铺垫,说《释智》这本书写了三十年,可见目夷氏花了多少的智慧与心血。然而,最后列子出来回答“什么是智”,就用了一句话,目夷氏就把这些书全烧了。
显然,列子是要胜目夷氏(以及目夷所代表的墨子)的。但是列子又胜在何处呢?
 
我们前面分析过:京城游学,常得新知。其实京城氏一代又一代人,所做的无过是求学、验学和著书。这就好象西方科学,如果有一个实验室管理员成天看书、看别人做实验,然后把这些书中的、实验中的写下来,那么你除了说这个实验室管理员是一个“知识记录者”之外,大概算不上什么“智慧”。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些被记录的“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做这件事的人的无私与伟大。但是应该清楚,这些还只是“知”,而不是“智”。
所谓“知而获智”,并不是说一有了“知”,就会“获智”。“获知”与“获智”之间,有个转化的过程。这一点在《大道至简》里也写到了,那一小节叫“化而用之”。
所以在“愚公移山记”里,京城氏通过不断地游学,保持着典型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形象,但是也总是“食而不化”,数代人都成了知识的记录者:《论事》记录做事的方法;《观势》记录了解局势的方法(偶尔也论及机变的技巧)。
 
到了150年后的目夷氏,他用了1年来回顾历史,10年来分析前人的知识,又花30年来解释从这些历史、知识所蕴含的智慧。如果放在现在,目夷氏一定是文、史、哲、理的全才,而且一定是理论分析方面的泰斗。——因为他居然通过分析,将“智”解释了一遍。这就好比我们现在有一个人,用0、1的理论把人工智能解释了一遍,自然是非常泰斗的了。
如果我们认为一切都可以被理论分析,用数理逻辑等等这些来解释清楚,那么中文以后就不需要有“道理”这个词了:大家只需要讲“理”,不需要说“道”。
理是可证的、可述的、可重演的,所以“理”是可以学来的。而道不是,道是不证的、不述的、不重演的。道是悟得的,而不是知得的,所以道不可以学来。在以前的一篇博客上,我写过《也说读书》,其中讲到这个“道、理”:
所谓“理”,是可以学来的。书上讲的都是“理”,但每每互相有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理”尽管可以学来,但如果不会辨识,不会分析,不会思考,那么听来的全是“理”,到真用的时候,便全然无理了。
所谓“道”,则是学不来的。道是体悟,道是自得自省。当然,没有基础、没有识见的自得自省,差不多就是“自得其乐”。一些民间科学家总认为自己了解了多么多么伟大的知识、见解,然而放在相应的学科里一看,都是被否定或者肯定了很久的东西。这就是体悟者自身的素养不够的缘故了。
所以我在这里说“道、理”,其实的意思是说目夷氏学富五车,是知。既不是智,也不是道。所以目夷氏向列子问愚,又复问智。
 
目夷氏或者已经认为《释智》已经解释了智慧的一切奥义,或许也只是想向列子问求证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他从列子那里拿到的答案是什么呢?
列子当然不再需要用什么背景人物来隐喻。列子就是历史上的列子列御寇,他是道家学派的先驱。大家也应该还记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本就出自于《列子》,所以这里用列子来释“道”,而没有用老子或庄子。
列子在这里说的“道”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清静无为”,而是来解释智慧。这段话是:“非土石者技之所实,亦非锱铢者利之所虚。车马无缰,道而驰之,无有倾覆。斯道者,智之所在矣。”前半句的大意是说:实技、虚利这些都不足以称之为智慧。在这里,实技可以引申为“获知”,虚利可以引申得“获得”。换成最直白的句子,差不多可以说成这样:你翻破了几百册书本,或者你挣了万许的月薪,都并不表明你拥有了智慧。后半句的大意是说:“车马没有缰绳,只要循着道路奔驰,也不会翻倒。那么这个道,就是智的所在了。”这里引入“道”来解释“智”。但这个“道”是固存的,他不是因为有了车马,或者车马有了缰绳而存在,他原本就存在——与车马没什么关系。
这个道,与我前面说的“道、理”中的道,是同一个意思。我说过“道是不证的、不述的、不重演的”,因此我也没办法用文字来说清楚这个“道”。如同在这里,我也只是说道原本就存在,道独立于车马、缰绳而存在。
我不是释道者,也不是释智者。“大道至简”四个字原本只是一声感叹,读者读这本书,能“得”多少便是多少,因为道是读者个人的领悟。
 
回到这篇“愚公移山记”的末尾,最后的一场PK其实更象是哲学与理学(这里说的是现在的理工学科中的理学)的PK。目夷氏认为“智慧”可以被解释,如同他原来从先辈们的典籍与历史中获得知识的法子一样,他也希望“智慧”被解释、被记录。但我们明白,这是“知”。而目夷氏焚书,并不是要去否定“知(识)”,而是他寻到更高层次上的“知”。
 
在“道”与“理”二者之间,理的可辩、可证和可述其实常常束缚了人们对道的领悟。放在软件工程之中,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去读一本经典的理论,却不去想“理论”的来源其实是在实践中的领悟。——我承认国外工程理论的先进(我其实也是那些理论的实施与实践者之一),但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得其法式之皮表,而弃其思想之髓质。很多人陷在了理论的考证与考据中,亦步亦趋地做工程实践而不自知、而不自觉、而不自醒,便是可悲可叹地了。
目夷说愚,证之以理;列子释智,寓之以道。道与理,列子胜在道。
  
 
(本小节结束)
 
 
预个告,后续内容:
------
《大道至简》的幕后故事(3):“愚公移山记”事物篇
《大道至简》的幕后故事(4):“愚公移山记”军事地理篇
《大道至简》的幕后故事(5):“愚公移山记”历史文化篇
《大道至简》的幕后故事(6):“愚公移山记”撰修杂事篇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