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示例代码

适配器模式:


将—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就是将已经写好的接口,但是这个接口不符合需求          

将写好的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
 

如:比如说我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是美国产品,美国的电压是110V的,而我们中国的电压是220V,要在中国能使用,必须找个变压器转一下电压才可以。这个变压器就是个适配器。

该适配器模式所涉及的角色包括:

目标(Target)角色:这是客户所期待的接口。因为C#不支持多继承,所以Target必须是接口,不可以是类。
源(Adaptee)角色:需要适配的类。
适配器(Adapter)角色:把源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这一角色必须是类

 

示例:

函数Myadd有两个参数,但是如果用for_each(v.begin(), v.end(), Myadd())会出现错误,因为for_each的第三个参数方法函数只能有一个参数,而且我们不能更改函数的参数,如何操作?

这时我们就要适配这两个东西,即创建一个适配器类


#include<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MyAdd {
	void operator()(int v1, int v2) {
		cout << v1 + v2 << endl;
	}
};

//定义目标接口我要适配成什么样的
class AbstractTarget
{
public:
	virtual void operator()(int v) = 0;
};

//写适配器
class Adapter : public AbstractTarget
{
public:
	Adapter(int param) {
		this->param = param;
	}
	virtual void operator()(int v) {
		add(v, param);
	}
public:
	MyAdd add;
	int param;
};

Adapter MyBind2nd(int v) {
	return  Adapter(v);
}

int main()
{

	vector<int> v;
	for (int i = 0; i < 10; i++)
	{
		v.push_back(i);
	}

	for_each(v.begin(), v.end(), MyBind2nd(10));
	

	system("pause");
	return 0;
}

使用场景:

在以下各种情况下使用适配器模式:

1.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2.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这些源类不一定有很复杂的接口。

3.(对对象适配器而言)在设计里,需要改变多个已有子类的接口,如果使用类的适配器模式,就要针对每一个子类做一个适配器,而这不太实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阿尔兹

如果觉得有用就推荐给你的朋友吧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