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控制系统组成
1)人机接口
2)运动控制器
3)驱动器
4)执行器
5)传动机构
6)反馈
2.运动曲线
1)梯形速度曲线
梯形曲线比较简单,但是梯形尖角会导致加速度不连续,对系统产生极大的冲击。
2)S型速度曲线
圆角采用二次抛物线构造,加速度不再是常数,冲击有限不会使负载震动而破坏平滑的周期运行,减小了运动的高频振荡;可增加电机使用寿命,提升系统的精度。
3.传动链设计
1)电机和传动机构一起成为传动链,设计主要目标:
①保证从电机获得的扭矩大于应用要求转矩的安全区域
②保证电机与负载之间满足合理的惯量关系
③满足所有其他条件(成本、精度、刚度、周期时间等)
2)惯量和转矩折算
惯量定义为物体对围绕一个旋转轴产生角加速度变化的阻抗,惯量阻碍运动的变化。
ΣT=J*α
负载惯量转换到电机侧与速比的平方成反比。
转矩折算到电机侧与速比成反比。
机械效率因摩擦和发热会造成功率损失。
3)惯量比
惯量比是电机必须拖动的总负载惯量和电机自身惯量之比。
惯量比越小,性能越趋向于更高。如果机械期望敏捷、快速移动、启停频繁,惯量比降为2或者1;通常惯量比JR≤5(刚性系统10)。惯量比太小,电机尺寸就会太大,因此会昂贵和笨重。
JR=(JGB-M+Jload-M+Jom)/Jm
工业运动控制-电机选择、驱动器和控制器应用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03-08 14:23:1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