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话文化史


作者:刘康康(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5139866/

看了最新的几期奇葩说,有一期话题是“外卖小哥惹毛我,该不该投诉他”。罗振宇的结辩提到一本书,《脏话文化史》。罗振宇说:脏话是人类冲突的缓冲机制,当人与人之间,情绪和表达都走到尽头的时候,脏话的出现替代了刀和剑。

其实不用真的读过《脏话文化史》这本书,稍有常识的人,就可以推断出,这句话是没道理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臣子,把皇帝激怒到了极点,皇帝是会直接杀他,还是用脏话骂他呢?当一个百姓,把一个将军激怒到了极点,将军是会直接杀他,还是用脏话骂他呢?

脏话,其实是从诅咒发展而来的,产生脏话的真正社会机制是,弱势群体被强势群体激怒到了极点,却又没有能力用刀和剑,直接从肉体上毁灭对方,于是只好用脏话,或者诅咒,来在精神上攻击对方。

所以,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走到尽头,却又无法直接从肉体上消灭对方时,脏话就诞生了。

事实上,罗振宇颠倒了《脏话文化史》这本书的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有了脏话,人类才有了缓冲机制;恰恰相反,是因为有了缓冲机制,所以人类才有了脏话。因为暴力被公权力所垄断,个人之间无法轻易使用暴力来解决沟通上的冲突,所以,才必须要用脏话来替代原本的暴力。

 

破口大骂之后,英雄人物接下来的行动才会显得更有力量,这一定律,在《亮剑》李云龙的身上也率试不爽。

 

所以脏话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非常生气,但是自己又处于弱势,这时候脏话就是一个中间的缓冲机制,处于正常说话和刀剑之间。比如当你被撞了,但是司机却反过来说你没长眼睛呀,你就火就自然来了。但是正常的话不足以表达愤怒,这个和谐社会又不允许刀剑枪来进行肉体上的反击,因为有法律在。这个时候脏话就充当了一个缓冲的机制。

第二个层面是脏话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的。比如朋友兄弟之间的脏话可以拉进互相的关系,这是在很放松的情况下说出来的;比如情侣之间,夫妻之间,脏话也是在某些场合下情感增进的方式;比如在影视作品中,脏话是一种语气的加强,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亮剑》中的李云龙,“TMD”“TND”,这种类似的话就是加强语气的,更能表现当时的开心、激动、愤怒等各种情绪。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