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读书笔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1.1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3种对错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法学家的对错观(谁证据确凿谁的错)
  2.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谁社会成本低谁的错)
  3. 商人的对错观 (谁的损失大谁的错)

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看谁因此的损失大。 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1.2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自哪里?来自是否拥有智慧,以及拥有什么层次的智慧。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如何博弈,如何保持定力,如何做出选择,都决定着人生的方向——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
希望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都能全身而退,实现多方共赢;能拒绝诱惑,保持定力;能勇于选择而不后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能拥有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2.1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事实 : 最不容易产生争议的客观存在
  2. 观点
  3. 信仰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4. 立场 : 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当一个人持有的不是观点而是立场时,当一个人“屁股决定脑袋”时,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对他说“It’s good for you”(这对你有益)。反过来,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我说的话、我的表述,是事实,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

2.2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就体现在应对方式上。一个人优秀不优秀,要看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而优秀的人总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1. 经验不靠谱
  2. 假设—验证—结论—调整
    什么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先大胆假设,然后去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根据结论做出调整。
  3. 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不要被立场左右。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经验很重要。很多情况下,确实如此。但有时,我们看到的表象或者经验会欺骗、迷惑我们,让我们看不透事情的本质。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二是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三是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要就事论事。能做到以上三点,即使是再复杂、烦琐的事,你也能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2.3 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

每个人都需要平衡。水平低的人,心气通常很高,用上帝视角俯视比他成功的人;水平高的人,心气反而很低,“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就是平衡。一件事情的真相,有千万种可能。看到一个事实,就会排除一批假象。很多人往往只看到3~5个事实,就迫不及待地找一个最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当作真相。离事实越远,离阴谋论就越近。

2.4 复利思维

理解了真正的“复利公式”,以及获得财富自由的三种方法——“无欲无求式财富自由”“三生三世式财富自由”和“第一桶金式财富自由”后,我给大家一个人生建议:早期靠本金,后期靠复利。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一是尽早存到足够的本金。获得财富自由的第一重要的事,是培养赚钱的能力。赚钱要靠本金,而不是靠复利。你都没有本金,哪来的钱生钱呢?二是努力做到稳健高收益。找到高收益的投资不难,识别背后的风险很难。你看中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三是让时间证明它的力量。要有把压岁钱存成养老金的足够耐心,认清复利效应从来都不是暴富的手段。四是降低自身的贪念与欲望。不要看到别人买了车,就要买游艇;看到别人买了游艇,就要买专机。欲望是无法填平的,只能降低。做到以上这几点,你才能离财富自由更近一些。

2.5 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是你要心平气和地承认,就算你做对了所有事情,你成功的概率也不高,比如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成功的概率可能只有约5%;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再思考应该用什么方式提高成功的概率。在千位上,你可以通过把握时代的脉搏提高12%;在百位上,你可以通过选对战略,再提高5%;在十位上,你可以通过设计好组织结构又提高2%;最后在个位上,你可以通过做好管理,提高1%。综合计算,你的成功概率一共提高了20%,加上原来的5%,你的成功概率就变成了25%。有25%的概率获得成功,已经希望很大了,但是依然有75%的概率会失败,怎么办?那就不接受失败,再来一次。如果你曾连续创业四次,每次成功的概率是25%的话,那么四次里面有一次成功就是比较大概率的事件了。概率思维,是这个时代成功者所秉持的底层思维。理解和运用概率思维,去增加好运气,避开大坑和陷阱,创业者才可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

2.6 系统思维

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被规律作用着,以一种叫作“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要素,是系统中你看得见的东西;关系,是系统中你看不见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我们要看到要素,看到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要看到这些关系背后的规律。很多企业家都知道,旺铺很重要。可是旺铺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因为更好的地段带来了更多的人流。所以,人流,其实才是“旺”和“铺”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这关系背后的规律。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把这个规律推演到整个系统中,了解到“哪里人流多,哪里就会旺”。这样一来,早期的PC电商,后来的移动电商、微商以及社群经济,还有现在的网红、移动直播和未来的虚拟现实(VR),你就一下子全都理解了。理解了关系和关系背后的规律,你不但能在复杂的系统中理解现在,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所有的战略,都是站在未来看今天。

3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3.1 人生商业模式 = 能力 x 效率 x 杠杆

人生,是一种商业模式。想要获得成功,就看你能拥有多少能力,达到多高效率,以及使用哪些杠杆。有的人,用它们换回了全世界,而有的人,却一无所获。我想,一无所获的人,也许就是因为没有带着杠杆,不去寻找支点,就想搬动全世界。最可怕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最可怕的效率是伸缩时间的效率。最可怕的杠杆是撬动人心的杠杆。愿你拥有最可怕的能力,达到最可怕的效率,撬动最可怕的杠杆。用它们换回属于你的全世界。

3.2 做好时间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天,比如退休老人;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比如王健林;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比如比尔·盖茨。在商业世界中,拥有受人尊敬的职业化素养——恪守时间,是一项非常基本的要求。而恪守时间的本质,就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时间管理的三个层次,把事情分为“轻重缓急”,然后按照规律去依次处理。如果你不能在每一个小时上有所节省,那么每年的时间也无法真正得到管理。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不是如何从17分钟里省出17秒,而是判断这17分钟值不值得用于做某事,以及如何用17分钟省出17个小时。

3.3 指数级增长、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是主宰商业世界的两个数学模型,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边际交付时间是否为零。只有边际交付时间为零,或者抽离出边际交付时间为零的部分,企业才有机会获得指数级增长。同样,我们还可以用边际交付时间是否为零来区分“产品”和“服务”。除了在幂律分布市场中险中求胜,创业者和求职者也可以考虑进入正态分布的服务业。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把上述基本的商业逻辑和第一性原理搞明白之后,你就会有一双慧眼,能够看明白很多复杂的商业问题。

3.4 把事做对,创造10倍价值

杰克·特劳特先生曾经讲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对付价格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涨价。价格提升,会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高端高质”的品牌印象,而价格上调带来的毛利资源,也能为品牌带来更好的工艺和技术,赢得更好的经销商渠道和广告机会,继而坐实“高端高质”的用户认知,形成正向循环。当你觉得生活中到处是“烂人”时,那是因为你生活在“烂人”的圈子里。你要做的,不是改造那些“烂人”,更不是变成比他们更烂的人,而是遵循特劳特先生的教诲,让自己不断“涨价”,让自己配得上更好的圈子。这,才是正道。一个人痛苦,是因为他没有高度和格局。高度不够,看到、听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算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账,看不到广阔的增量。你站在1楼,有人骂你,你听到了很生气。你站在10楼,有人骂你,你听不太清楚,你还以为别人在和你打招呼。你站在100楼,有人骂你,你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蚂蚁和巨龙没有交集,蒲公英的种子与天空中的彩云难以相遇。它们分处在不同的世界,永远不知彼此。不是每个人都配做你的对手,不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花时间。年轻时控制不了自己,长大了宁愿睡个好觉。有那个时间,把事做对,一路狂奔,直到他们连你的背影都看不见。用1%的生活,怼赢99%的杠精。

3.5 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想要积累人脉,你能做的,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去帮助别人。如果你不断发光发热,都帮不到一些厉害的人,那只能说明你暂时对他们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暂时还不是你的人脉。等到有一天,当你有能力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你的人脉。记住,健康的人脉,是双方的共赢,而不是单方的消耗。

3.6 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

自污、示弱、看淡这三件事,看上去都是把自己踩在地板上摩擦。凭什么,有必要吗?有必要。因为只有“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你才可以拥有最高尚的朋友,而没有最低微的敌人

4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4.1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What、Why、How,是“黄金三问”,密不可分。没有Why,就没有动力,What和How也就没有意义。没有How,就只是鸡汤,再多道理也只是体现在纸面上。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只知道What是不够的,你必须同时理解Why和How。在沟通中也同样,你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想听的是What、Why还是How,而自己所表达的是What、Why还是How。当你所表达的和对方想听的相匹配,你们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只有真正理解了What、Why、How,你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愿我们都能知道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自己的一生。

5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5.1 世界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从自然法则到族群法则,再到普遍法则,是世界不断进步、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当你用这三大法则的视角看世界,就会理解个体发展、组织博弈甚至国际政治都有其背后的原因。但是,回到自己身上,你要知道:自然法则是最“健壮”的,因为最原始,只需要自己认同。普遍法则是最“有效”的,因为最广泛,能产生更多协作。“巨婴”和“杠精”,是在和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选择了错误的法则。问问自己:今天你是在以什么样的法则,与这个世界进行价值交换?你用的法则越高级,你能换到的东西就越多。但同时,你也更脆弱。我们要懂得,用族群法则、普遍法则和世界进行价值交换,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用自然法则来保护自己。

5.2 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

我们曾说“你陪客户喝的酒,是做产品时没有流的汗”,这是因为我们做产品是把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再在尽可能大的势能之下,将其轻轻推动,用营销和渠道减少阻力,把这种势能转化为动能,然后用转化后的动能去尽可能地覆盖用户,从而设法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我们还说,“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求之于势,是寻找战略势能,是追求技术的领先、商业模式的优越以及效率的优势;不责于人,是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赋能,是在匹配责权利制度的前提下对每个人全部能量的调动。战争的本质,是对能量的控制。

5.3 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可能就是最终留在世界上的你的名声和别人对你的评价吧。我们不求名垂千古,但也不能遗臭万年。我很看重自己的信用,因为我知道,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有些钱,我不能碰。有些事,我做不得。我只希望在一个信用社会里,凭借我的能力和信用,拿走本该我拿的那一部分。一个人的信用要靠一生来沉淀,但毁掉它往往只需要一分钟。败光了,就再也没有了。信用很值钱、很珍贵、很稀缺、很难得,愿你我都能守护好自己的信用。愿你我永远都有洁白的羽翼。

  • 37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悠然的笔记本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