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风的名称是怎么定义的?

台风的命名有严格的规则,由亚太地区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名字列表循环使用。当台风造成重大灾害后,名字会被除名并由原提供国重新推荐。例如,“山竹”和“海马”因灾害被除名,分别由“木兰”和新名字取代。命名需易于发音,无歧义且无商业含义,各国的命名体现了自身文化特色。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随着“杜苏芮”残余环流持续北上,在台风残余环流和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北京这几天雨势强劲,让大家的出行都受了影响,

f8ed6619d622e313a2235b1034a4e647.png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 级。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

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已生成,将对我国华东地区造成明显风雨影响,是个厉害角色,但它的名字却有些甜蜜,这个名字来自泰国,意为菠萝蜜果。像“杜苏芮”,台风这些千奇百怪的名字究竟是谁给起的 ?

台风有几种命名方式,最早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另外可参考的是联合国气象组织制定的《世界气象公约》,以及联合国气象组织和国际海洋学会联合制定的《1981年地球物理海洋学台风命名法》。

为了帮助人们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确立一张新的命名表。最新的台风命名方式就是从200011日起,一直沿用至今。

该方法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来给台风命名,要求为亚太地区的热带气旋制定一个名字表格。该命名表上有140个名字,由亚太地区的1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命名,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0个,分为5组列表。由于国家和地区众多,每个地方的风格都不一样,取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

46526e5b2b18bdf0bdf3e568bc5ed0d3.png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

48b4a3474c2ea2c0b3ae4295d13921c7.jpeg

最近很火的台风“杜苏芮”的名字来自韩国,意义是一种猛禽,鹰。由于要循环使用这些名字,我们经常能听到之前的台风名字又重新出现。

台风命名一般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容易发音;二是要求没有歧义;三是要求没有商业含义。除此之外,不同的成员国和地区给台风取名字也会带有自身的特色。例如日本是星座控(如天琴、摩羯、北冕等),中国大陆是神话控(如悟空、海神、木兰等),朝鲜则是诗词控(如杨柳、鸿雁、云雀等)。

ef0920fb1c14d935869a13396df7a1ea.png

c55ad691c835e7be92e3a4f6379325f5.png

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给台风的命名则是生活气息浓重,鸳鸯(指一种香港流行的饮料)、贝碧嘉(牛奶布丁),

f79df31789f4c4fa91450f42ebe04cf7.png

f371c857f9257c8effbb7468408a00b3.png

命名表上的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与其他台风同名,就从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由原提供国或地区重新推荐。例如此前在我国登陆的超强台风——山竹,这个名字就从命名表上删除了,

2b93f54b1ac6b73392efb53bdb0be308.png

曾经给江苏、福建、广东三省造成了严重灾害的“海马”也同样遭受过除名,台风委员会便要求提供该名字的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于是,中央气象台通过微博发布了“我给台风起名字”的活动,首次将台风命名权归属给公众个人。“木兰”战胜了鸿鹄、飞廉、皮皮虾等名称,正式成为“海马”的接班人,2022年8月10日在广东徐闻登陆。

4ac7fe49e4f47db68fd06a6a694db860.png

因此,台风的名字,还是有讲究的,这可以引申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像公司会议室、人名代号,都可以借鉴。

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些帮助,还请不吝点下文章末尾的"点赞"和"在看",或者直接转发pyq,

6e1494a239ea3c7c8332bb2304a27864.png

近期更新的文章:

搭建知识体系的借鉴和了解

MySQL全新版本模型

MySQL中drop和delete删用户场景

Gdevops北京站参会思考

最近碰到的一些问题

近期的热文:

推荐一篇Oracle RAC Cache Fusion的经典论文

"红警"游戏开源代码带给我们的震撼

文章分类和索引:

公众号1200篇文章分类和索引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微电网优化中如何处理风光能源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通过引入机会约束和概率序列的方法。首先介绍了风光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带来的挑战,然后详细解释了机会约束的概念,即在一定概率水平下放松约束条件,从而提高模型灵活性。接着讨论了概率序列的应用,它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生成多个可能的风光发电场景及其概率,以此为基础构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文中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利用CPLEX求解器解决此类优化问题,并强调了参数选择、模型构建、约束添加以及求解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细节。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实用技巧,如通过调整MIP gap提升求解效率,使用K-means聚类减少场景数量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微电网设计与运营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对风光不确定性建模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含有大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微电网系统,旨在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确保在面对风光出力波动时仍能维持正常运作。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也可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帮助工程师们制定更为稳健的微电网调度计划。同时,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可供读者参考并应用于类似的问题情境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