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阿里开源分布式事务框架Seata

Seata发展历史

笔者于2014年开始着手解决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业务的分布式事务问题,从0到1研发一个支持非侵入模式(内部称之为AT模式,即自动模式)和TCC模式(内部称之为MT模式,即手动模式)的分布式事务中间件TXC(Taobao Transaction Constructor)。TXC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业务,主要用于解决HSF服务框架下多个数据库读写间的一致性问题。在实际业务使用中,以非侵入模式为主,TCC模式为辅助。

2016年开始,这个产品以云服务的形式对外输出,名称为GTS(Global Transaction Service),服务于众多大型私有云用户和公有云用户。

2019年1月,阿里巴巴中间件团队推出了GTS开源版本 Fescar(Fast & Easy Commit And Rollback),并和开源社区一起共建开源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Fescar的愿景是:让分布式事务的使用像本地事务的使用一样简单和高效,并逐步解决开发者们遇到的分布式事务方面的所有难题。

在Fescar开源后,蚂蚁金服加入Fescar社区参与共建,随后Fescar被改名为Seata(Simple Extensible Autonomous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虽然Seata目前已经包含了多种事务模式,但其最吸引客户的始终是AT模式,因为技术发展趋势一定是从侵入式到非侵入式,提高研发效率。

Seata已经是Github上一个大热的项目,开源两年多截止2021年8月已有两万多的“star”数和六千多的“fork”数,项目还在快速迭代中。目前Seata已成为业界主流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ata总体架构

Seata代码总量不大,目录结构比较简洁。

模块组成

Seata的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模块的说明如下。

all:只有一个pom文件,指定了Seata依赖哪些包。

bom:只有一个pom文件,指定了Seata依赖管理的包,即pom文件的节点的内容。

changes:描述了版本变更情况。

common:通用模块。定义了通用的工具类、线程工具、异常、加载类等。

compressor:压缩模块。定义了多种主流压缩格式,比如Zip、Gzip、7z、Lz4、Bzip2等,用来实现消息压缩功能。

config:配置模块。用于连接和操作配置中心,支持多种主流配置中心组件,包括Nacos、Apollo、Etcd、Consul、ZooKeeper等。

core:核心模块。定义了RPC、Netty、事件、协议、事务上下文等。

discovery:发现模块。用于服务发现,支持多种主流的可用作微服务注册中心的组件,包括Nacos、Etcd、Eureka、Redis、ZooKeeper等。

distribution:只有一个pom文件,用于打包发布。

integration:整合模块。整合了Seata对多种RPC框架的支持,包括Dubbo、gRPC、SOFA-RPC等。用来实现Seata事务上下文在RPC框架的传递。

metrics:度量模块。用于收集一些Seata运行指标数据,并导出到一些监控系统(如使用广泛的普罗米修斯)中。

rm:资源管理器模块。定义了多种类型资源管理器(AT模式的资源管理器、TCC模式的资源管理器、Saga模式的资源管理器、XA模式的资源管理器)的公共组件。

rm-datasource:AT模式的资源管理器模块。实现了AT模式的数据源代理、SQL语句处理等。该模块也包括对XA模式的支持。

saga:Saga模式的资源管理器模块。用来实现对Saga模式事务的支持。

script:脚本模块。定义了需要的脚本文件和配置文件。

seata-spring-boot-starter:用于与Spring Boot结合,简化使用。

serializer:序列化模块。用于Seata消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支持多种协议,包括Seata私有序列化协议、FST、Hessian、Kryo等。

server:服务端模块。用来实现事务协调器,维护全局事务和分支事务的状态,推进事务两阶段提交/回滚。

spring:Spring支持模块。定义了Seata事务注解。

sqlparser:SQL解析模块。Seata使用Druid SQL解释器。

style:定义了代码规范。

tcc:TCC模式资源管理器模块。用来实现对TCC事务模式的支持。

test:测试模块。

tm:事务协调器模块。定义了全局事务的范围、开启全局事务、提交/回滚全局事务。

逻辑结构

Seata有3个主要角色:TM(Transaction Manager)、RM(Resource Manager)和TC(Transaction Coordinator)。

其中,TM和RM是以SDK的形式作为Seata的客户端与业务系统集成在一起,TC作为Seata的服务端独立部署,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M:事务管理器。与TC交互,开启、提交、回滚全局事务。

RM:资源管理器。与TC交互,负责资源的相关处理,包括分支事务注册与分支事务状态上报。

TC:事务协调器。维护全局事务和分支事务的状态,推进事务两阶段处理。对于AT模式的分支事务,TM负责事务并发控制。

Seata处理分布式事务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TM开启全局事务(TM 向TC 开启全局事务)。

(2)事务参与者通过RM与资源交互,并注册分支事务(RM向TC注册分支事务)。

(3)事务参与者在完成资源操作后,上报分支事务状态(RM向TC上报分支事务完成状态)。

(4)TM结束全局事务,事务一阶段结束(TM向TC提交/回滚全局事务)。

(5)TC 推进事务二阶段操作(TC向RM发起二阶段提交/回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ata 事务模式

Seata支持4种事务模式:AT、TCC、Saga、XA。本节做一个简要说明,后面章节会对AT模式和TCC模式进行深入剖析。

AT模式

AT 模式是 Seata 主推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对业务无侵入,真正做到了业务与事务分离,用户只需关注自己的“业务 SQL语句”。

AT模式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与完全没有使用分布式事务方案相比,业务逻辑不需要修改,只需要增加一个事务注解@GlobalTransactional即可,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C模式

TCC 模式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实现 try()、confirm() 和 cancel()这3个方法:事务发起方在一阶段执行try()方法,在二阶段提交执行 confirm()方法,在二阶段回滚执行cancel()方法。

在TCC模式中,Seata框架把每组TCC服务接口当作一个资源(TCC Resource)。这套TCC服务接口可以是RPC,也可以是服务内JVM调用。在业务启动时,Seata框架会自动扫描并识别出TCC服务接口的发布方和调用方:

对于发布方,则Seata框架会在业务启动时向TC注册TCC Resource。与 AT模式的DataSource Resource 一样,每个TCC Resource也会带有一个资源 ID。

对于调用方,则Seata 框架会给其加上切面,在运行时该切面会拦截所有对 TCC 服务接口的调用。每调用一次 try 接口,切面都会先向TC 注册一个分支事务,然后才去执行try()方法的业务逻辑并向TC汇报分支事务状态。

在请求链路调用完成后,发起方通知 TC 提交或回滚分布式事务,进入二阶段调用流程。此时,TC 会根据之前注册的分支事务,回调对应参与者去执行TCC 资源的 confirm() 或 cancel()方法。

Seata TCC 框架本身很简单,主要是扫描TCC服务接口、注册资源、拦截接口调用、注册分支事务、汇报分支事务状态、回调二阶段接口。对于TCC模式来说,最复杂逻辑是TCC服务接口的实现。

用户以TCC模式接入Seata框架,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将自己的业务模型拆成两阶段来实现。

TCC 模式与AT模式的主要区别如下。

(1)在使用上,TCC 模式依赖用户自行实现的3个方法(try()、confirm()、cancel())成本较大;AT 模式依赖全局事务注解和代理数据源,代码基本不需要改动,对业务无侵入、接入成本极低。

(2)TCC 模式的作用范围在应用层,本质上是实现针对某种业务逻辑的正向和反向方法;AT模式的作用范围在底层数据源,通过保存操作行记录的前、后镜像和生成反向SQL语句进行补偿操作,对上层应用透明。

(3)TCC模式事务并发控制由业务自行“加锁”,AT模式由Seata框架自动“加锁”。

1.举例

以“扣钱”场景为例,在接入 TCC 模式前,对账户“扣钱”,只需一条更新账户余额的 SQL 语句就能完成;但是在接入 TCC 模式之后,用户则需要考虑如何将原来一步就能完成的“扣钱”操作拆成两阶段,实现成3个方法,并且保证如果一阶段try()方法成功则二阶段 confirm()方法也一定能成功。

如下图所示,try()方法在一阶段执行,需要做资源的检查和预留。在“扣钱”场景下,try()方法要做的是检查账户余额是否充足、预留转账资金(预留的方式就是冻结A账户的转账金额)。在try()方法执行后,账户A的余额虽然还是100元,但是其中有30元已经被冻结了,不能被其他事务使用。

二阶段confirm()方法执行真正的“扣钱”操作。confirm()方法会使用try()方法冻结的金额执行账号“扣钱”。在confirm()方法执行后,账户 A 在一阶段中冻结的 30 元已经被扣除,账户 A 的余额变为 70 元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二阶段是回滚,则需要在cancel()方法内释放一阶段try()方法冻结的 30 元,使账户A回到初始状态,100元全部可用。

相比AT模式,TCC模式对业务代码有很强的侵入性。但是 TCC 模式没有AT模式的全局行锁,“加锁”逻辑完全需要根据业务特点制定。

在一些场景下,TCC模式的性能会比AT模式的性能更好。但多数场景下,TCC模式业务自己实现的“加锁”机制性能不会有明显优势,反而有较大劣势。建议用AT模式作为默认方案,用TCC模式作为补充方案。‍

Saga模式

Saga理论出自Hector和Kenneth 1987发表的论文SAGAS。

Saga是一种补偿协议。在 Saga 模式中,在分布式事务内有多个参与者,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一个冲正补偿服务,需要用户根据业务场景实现其正向操作和逆向回滚操作。

如下图所示,T1~T3都是正向的业务流程,都对应着一个冲正逆向操作C1~C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分布式事务执行过程中,会依次执行各参与者的正向操作。

如果所有正向操作均执行成功,则分布式事务提交。

如果任何一个正向操作执行失败,则分布式事务会退回去执行前面各参与者的逆向回滚操作,回滚已提交的参与者,使分布式事务回到初始状态。

Saga 模式的正向服务与补偿服务也需要业务开发者实现,因此也具有很强的业务侵入性。在Saga 模式中,分布式事务通常是由事件驱动的,在各个参与者之间是异步执行的。

Saga 模式是一种长事务解决方案,适用于业务流程长且需要保证事务最终一致性的业务系统。Saga 模式的一阶段就会提交本地事务,在无锁、长流程情况下这可以保证性能。

Saga模式的优势:

在一阶段提交本地数据库事务,无锁,高性能。

参与者可以采用事件驱动异步执行,高吞吐。

补偿服务即正向服务的“反向”操作,易于理解,易于实现。

Saga模式也存在很明显的缺点:在一阶段已经提交了本地数据库事务,且没有进行“预留”动作,所以不能保证隔离性,不容易进行并发控制。与AT模式和TCC模式相比,Saga 模式的适用场景有限。

XA模式

在XA模式中,需要在Seata定义的分布式事务范围内,利用事务资源(数据库、消息服务等)实现对XA协议的支持,以XA协议的机制来管理分支事务。

本质上,Seata另外的3大事务模式(AT、TCC、Saga)都是补偿型的。事务处理机制构建在框架或应用中。事务资源本身对分布式事务是无感知的。

而在XA模式下,事务资源对分布式事务是可感知的。

XA协议要求事务资源本身提供对规范和协议的支持。因为事务资源(数据库、消息队列)可感知并参与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所以事务资源可以保障从任意视角对数据的访问进行有效隔离,满足全局数据一致性。

XA模式是传统的分布式强一致性的解决方案,性能较低,在实际业务中使用得较少,本书不做深入探讨。

*本文节选自

《正本清源分布式事务之Seata(全彩)》一书

Seata作者编写,分布式事务处理

欢迎阅读本书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