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Random Forests随机森林的基础及运用

首先看一下随机森林的参数

RandomForestClassifier和RandomForestRegressor参数绝大部分相同。

1) n_estimators: 也就是弱学习器的最大迭代次数,或者说最大的弱学习器的个数。一般来说n_estimators太小,容易欠拟合,n_estimators太大,计算量会太大,并且n_estimators到一定的数量后,再增大n_estimators获得的模型提升会很小,所以一般选择一个适中的数值。默认是100。

2) oob_score :即是否采用袋外样本来评估模型的好坏。默认识False。个人推荐设置为True,因为袋外分数反应了一个模型拟合后的泛化能力。

3) criterion: 即CART树做划分时对特征的评价标准。分类模型和回归模型的损失函数是不一样的。分类RF对应的CART分类树默认是基尼系数gini,另一个可选择的标准是信息增益。回归RF对应的CART回归树默认是均方差mse,另一个可以选择的标准是绝对值差mae。一般来说选择默认的标准就已经很好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 RF重要的框架参数比较少,主要需要关注的是 n_estimators,即RF最大的决策树个数。

下面我们再来看RF的决策树参数,它要调参的参数基本和GBDT相同,如下:

1) RF划分时考虑的最大特征数max_features: 可以使用很多种类型的值,默认是”None”,意味着划分时考虑所有的特征数;如果是”log2”意味着划分时最多考虑log2N个特征;如果是”sqrt”或者”auto”意味着划分时最多考虑N个特征。如果是整数,代表考虑的特征绝对数。如果是浮点数,代表考虑特征百分比,即考虑(百分比xN)取整后的特征数。其中N为样本总特征数。一般来说,如果样本特征数不多,比如小于50,我们用默认的”None”就可以了,如果特征数非常多,我们可以灵活使用刚才描述的其他取值来控制划分时考虑的最大特征数,以控制决策树的生成时间。

2) 决策树最大深度max_depth: 默认可以不输入,如果不输入的话,决策树在建立子树的时候不会限制子树的深度。一般来说,数据少或者特征少的时候可以不管这个值。如果模型样本量多,特征也多的情况下,推荐限制这个最大深度,具体的取值取决于数据的分布。常用的可以取值10-100之间。

3) 内部节点再划分所需最小样本数min_samples_split: 这个值限制了子树继续划分的条件,如果某节点的样本数少于min_samples_split,则不会继续再尝试选择最优特征来进行划分。 默认是2.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

4) 叶子节点最少样本数min_samples_leaf: 这个值限制了叶子节点最少的样本数,如果某叶子节点数目小于样本数,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剪枝。 默认是1,可以输入最少的样本数的整数,或者最少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百分比。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

5)叶子节点最小的样本权重和min_weight_fraction_leaf:这个值限制了叶子节点所有样本权重和的最小值,如果小于这个值,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剪枝。 默认是0,就是不考虑权重问题。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有较多样本有缺失值,或者分类树样本的分布类别偏差很大,就会引入样本权重,这时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值了。

6) 最大叶子节点数max_leaf_nodes: 通过限制最大叶子节点数,可以防止过拟合,默认是”None”,即不限制最大的叶子节点数。如果加了限制,算法会建立在最大叶子节点数内最优的决策树。如果特征不多,可以不考虑这个值,但是如果特征分成多的话,可以加以限制,具体的值可以通过交叉验证得到。

7) 节点划分最小不纯度min_impurity_split: 这个值限制了决策树的增长,如果某节点的不纯度(基于基尼系数,均方差)小于这个阈值,则该节点不再生成子节点。即为叶子节点 。一般不推荐改动默认值1e-7。

上面决策树参数中最重要的包括最大特征数max_features, 最大深度max_depth, 内部节点再划分所需最小样本数min_samples_split和叶子节点最少样本数min_samples_leaf。

随机森林与上面Bagging方法的唯一的区别是,随机森林在生成决策树的时候用随机选择的特征。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如果训练集中的几个特征对输出的结果有很强的预测性,那么这些特征会被每个决策树所应用,这样会导致树之间具有相关性,这样并不会减小模型的方差。

随机森林通常可以总结为以下4个简单的步骤:

1、从原始训练集中进行bootstrap抽样,得到数据集
用步骤1中的bootstrap样本生成决策树
2、随机选择特征子集
用上面的特征子集来拆分树的节点
3、重复1和2两个步骤
4、集成所有生成的决策树进行预测

在上面的步骤2中,我们训练单个决策树的时候并没有用全部的特征,我们只用了特征的子集。假设我们全部的特征大小为m,那么sqrt(m)个特征子集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随机森林并不像决策树一样有很好地解释性,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是,随机森林有更好地准确性,同时我们也并不需要修剪随机森林。对于随机森林来说,我们只需要选择一个参数,生成决策树的个数。通常情况下,你决策树的个数越多,性能越好,但是,你的计算开销同时也增大了。

下面,我用随机森林训练上面的Wine数据集。这次我不在只选择数据集的2个特征了,我要用全部的13个特征。而且这次的输出我用了3个类别。代码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df_wine = pd.read_csv('http://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wine/wine.data', header=None)
df_wine.columns = ['Class label', 'Alcohol', 'Malic acid', 'Ash', 'Alcalinity of ash', 'Magnesium', 'Total phenols', 'Flavanoids', 'Nonflavanoid phenols', 'Proanthocyanins', 'Color intensity', 'Hue', 'OD280/OD315 of diluted wines', 'Proline']
y = df_wine['Class label'].values
X = df_wine.values[:, 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le = LabelEncoder()
y = le.fit_transform(y) # 把label转换为0和1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40,  random_state=1) # 拆分训练集的40%作为测试集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r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0, criterion='gini', max_features='sqrt', max_depth=None, min_samples_split=2, bootstrap=True, n_jobs=1, random_state=1)
# 度量随机森林的准确性
rf = rf.fit(X_train, y_train)
y_train_pred = rf.predict(X_train)
y_test_pred = rf.predict(X_test)
tree_train = accuracy_score(y_train, y_train_pred)
tree_test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test_pred)
print('Random Forest train/test accuracies %.3f/%.3f' % (tree_train, tree_test)) 

http://blog.csdn.net/xlinsist/article/details/51475345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