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弱磁场微尺度成像技术及应用

[转载-侵删]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 (buaa.edu.cn)

量子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各种物理量超高精度的测量,可大幅超越经典测量手段。2019年起代表精密测量最高水平的7个基本物理量的计量基准已经全部实现量子化。作为精密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也已迈向量子时代。

在极弱磁测量领域,极限指标的突破不断扩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最初的磁通门磁强计,灵敏度为nT量级,即10-9特斯拉;光泵磁强计可达到pT量级,即10-12特斯拉;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可以达到fT量级,10-15特斯拉。而SERF原子自旋磁强计,灵敏度可再提高4个量级以上,进入阿特量级。这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工具,将引领极弱磁测量技术变革,带来新的科学发现和应用价值!

基于原子自旋效应可以实现超高灵敏的磁场与惯性测量,大幅超越现有测量手段所实现的灵敏度,使得人类可以获取新的实验数据、揭示新的自然现象、发现新的科学规律,从而获得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新工具。

原子自旋超高灵敏磁场测量、极弱人体磁源成像:主要涉及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电子与核子的微观相互作用、激光功率及频率控制、碱金属气室制备与评估、高效磁屏蔽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主动磁补偿线圈设计与实现、极化率及量子态等闭环操控、误差标定与补偿、微弱信号提取与处理、样机结构设计与优化、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等。

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现有的基于磁共振信号的物质分析检测灵敏度仅达到pT量级灵敏度,国际上现有的标准谱也十分有限,难以用于其它极弱磁的复杂超级结构体系的磁性评价与结构表征。因此,极微弱磁场的化学物质磁性评价与结构表征迫切需要fT量级甚至亚fT量级的超高灵敏磁场测量仪器,服务于极弱磁的化学物质磁性评价与结构表征等基础化学物质研究,也可服务于电偶极矩测量、电荷-宇称-时间对称性破缺的验证等物理前沿领域,有望获得科学新发现。而这些测量又需要溯源到高精度的磁场计量标准,因此需要高精度的磁场测量装置。基于生物电的成像技术,如非侵入式脑电图由于难以构建精确地容积电流传导模型,因而空间分辨率较低。而对于脑神经传导、认知活动激活模式、脑源级网络构建等极弱磁生物电生理分析,急需满足fT(10-15特斯拉)量级甚至亚fT量级采集的超高灵敏磁场测量仪器以建立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系统,进而实现对生物体的磁源成像分析。与核磁共振检测相比,磁源成像是一种被动无损检测方式,无需对人体外加磁场,而是检测生物电流活动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极弱磁场,能够更加精确的反映生物电磁场活动,并具有更好的时间分辨率。

无论是脑科学的研究还是脑疾病的诊断,未来发展的趋势都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局部脑功能区扩展到涉及多个脑功能区的脑连接性与脑网络的研究过程。但目前仍然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以精准地还原认知任务(如语言等)中各神经加工过程对应的脑功能区激活模式。这就要求具有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新型成像技术和工具,用于表征由相互连接的振荡活动源形成的大脑功能网络。这是脑科学研究和脑疾病诊断面临的重要挑战,但同时也是脑科学研究和脑疾病诊断发展的重大机遇。心脏的疾病诊断和中医针灸同样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因此也迫切需要具有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新型成像技术和工具。可预见,未来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脑磁/心磁等成像装置将为科学家和医生带来的更好的研究和诊断工具。

极弱磁成像,例如脑磁成像的优势是能够在高空间分辨率下反应大脑活动毫秒量级上变化的动态过程。利用这些信息可以精确还原大脑加工信息的整体过程,并观察信号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另外,由于低频神经磁场没有受到头骨严重干扰,因此可以准确地定位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情况。通过配准与核磁共振大脑解剖结构图像相结合,成像技术得到在大脑在特定区域内的神经活动激活模式,从而帮助人类了解大脑的功能和疾病的介观机制。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极弱磁测量可以使空间分辨率和磁源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达到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从而为脑科学研究、脑疾病诊断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脑磁测量将会更快更准地检测到人体磁场,从而追踪其来源,可以确定大脑的哪些部位用于不同的心理认知过程或出现神经异常电活动。还可以确定大脑功能区之间的交互过程,从而可以构建大脑中的有向复杂网络。

在脑疾病诊断方面,目前基于结构成像的医疗设备无法对癫痫,发育性脑疾病,例如自闭症、发育障碍等;退行性脑疾病,例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症等;还有其他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进行有效的诊断,而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脑磁成像在这类疾病的诊断上具有优势,未来必将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由于基于SERF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极弱磁心磁成像具有特异性、高灵敏、高空间分辨率、探头灵活、非接触等特点,基于SERF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极弱磁心磁成像未来将在心率失常类疾病的高精度心磁溯源定位、辅助制定手术预案,术后康复评估;缺血性心脏病、胎儿心磁的非接触快速诊断、心脏活力评估;胎儿心律失常、生长发育评估的早早期诊断等三个方面医学应用快速发展。在中医机理研究方面,目前中医针刺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针刺人体经络穴位后脑磁信号的变化,得到针刺后脑磁图的变化的合理解释,以评估穴位的特异性,得出治病机理。目前仅对少数穴位且单一穴位进行研究,未来应对穴位配比、针刺细节等多因素对在大脑的影响开展全面研究,优化针灸治疗方案。另外,除大脑外,还可以利用极弱磁成像装置测量肌磁,尝试经脉的测量。利用仪器测量人体极弱磁场,进行穴位、经络机理及中医“心主神明”、整体认知、干预归经等中医生理及干预效应测量与评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