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万新生儿信息被卖,是谁的责任?

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涉及的新生儿个人信息达3万余条,犯罪嫌疑人李某非法获利29万。

据检察机关调查,自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2月,李某通过非法渠道陆续购入多地新生儿个人信息3万余条,包括出生日期、性别、父母姓名以及联系方式等,涉及地区包括山东、浙江、安徽等多地。而后李某将信息出售给杭州某摄影公司和某创意公司,从中非法获利29万余元。

最终法院判令,李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同时两家摄影机构也被追责。

个人信息泄露是谁的责任?

1、个人责任

个人对自己信息应尽到主要保护责任,不要认为个人数据无关紧要,要清楚认识到个人数据一旦泄露面临的损失。

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个人应做到:不注册来源不明的网站;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淘汰的电子产品信息销毁要彻底;有个人信息的纸张处理时要抹掉隐私信息;不在社交软件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不随意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链接;不同软件不用同一组账号密码。

2、企业责任

企业对客户数据保护不到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企业设备被黑了却不知道,同时发现仅有不到六成的企业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加密,仍有大量个人信息处于“裸奔”状态。

同时,内部人员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窃取数据。这类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发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权限捞到好处。例如,一些员工可能会通过职权获取客户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提供给竞争对手,或者将客户资料出售获利。

企业应通过“制度+技术”的管理策略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1.数据加密:对交换数据进行加密,避免他人窥视。

当下企业核心资料越来越成为竞争主体的情况下,对企业核心数据进行加密显得尤为重要。

2.确保数据完整:保证数据交换的完整性。

数据加密传输,第三方无法通过技术等工具篡改已受保护的信息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和完整,避免欺诈、钓鱼等事件的发生。

3.权限管控:有效管控内部数据,不外泄。

内部泄密是企业数据泄露的根源之一,内部员工可能有意或无意的不当行为,是造成数据泄露的关键原因。研究显示,74%的数据泄露和内部员工有关。

企业机构应制定严谨详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从安全技术上进行数据管理,如数据加密、数据防泄漏、数据溯源、访问权限管控等。同时,数据进行分级分权管理,划分数据等级后加密存储,员工等级不同访问权限不同,普通员工不能越级接触敏感数据,不同部门不能跨部门查看数据,尽可能降低核心数据泄露的风险。

  • 1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库承担着以下几项重要责任: 1. 数据存储:数据库作为数据的存储介质,负责将各种业务数据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其中。它提供了一个持久化的数据存储空间,确保数据在系统关闭或断电后依然可用。 2. 数据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负责对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等。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和接口,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 3. 数据安全:数据库负责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它提供了访问控制、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安全机制,防止数据被非授权访问、篡改或丢失。 4. 数据共享和集成:数据库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共享和访问同一组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成。通过数据库接口和标准化的查询语言,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访问和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 5.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和分析功能,支持用户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灵活的查询语言和数据分析工具,用户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总之,数据库在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数据的存储、管理、安全、共享和分析等任务,为企业和组织提供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数据支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