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猛涨周大福却狂跌600亿搬厂裁员,年轻人血脉觉醒?

今年以来,有两样东西一直被吃瓜群众们津津乐道,一是AI的进化速度,二是黄金涨价的速度,并且时常霸占社交媒体热搜。‍‍‍‍‍‍‍‍‍

尤其是黄金市场,更是一路上涨,快窜出天际了,不少吃瓜群众们表示,当年买房子的首付要是拿出来囤黄金,如今都能全款买下当时的房子了。

于是,身边有不少人,也开始付诸行动,把喝奶茶的钱都攒下来去买黄金了。

毕竟面对各投行给出的明年黄金将涨至每盎司2600美元的高位的预期,在这种百年大变局的大环境下,投资什么都没有比这投资黄金更确定的事了。‍‍

然而黄金持续飙涨,投资客热情高涨的另一面,以买黄金为生的周大福们好像遇上麻烦了!‍‍

最近这几天的热搜上,周大福成为常客,比如前两天,有消息称周大福的深圳工厂停工停产了。‍

即有疑似周大福发布了一份停工待岗的通知,通知显示,基于环境变化、战略调整等客观情况,公司接下来将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制造暗盘,公司制造业务决定6月七日开始停工停产。‍‍‍‍‍‍‍

与此同时,有疑似周大福员工表示:「本来打算在周大福养老,没想到工厂突然没了」。也有员工表示,停工停产员工补偿N+3……

此消息一出,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大福是谁?可是年营收近千亿,全国有着七千家门店的黄金珠宝市场绝对的老大哥。

对于传闻,周大福也作出回应,表示相关言论失实。并称为进一步调整企业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集团决定对深圳厂区部分部门进行调整与重新规划,以及把深圳厂区部分生产部门迁往广东顺德厂区。

周大福同时表示,涉及调整的业务占集团在深主体业务比重较小,不存在停工停产情况。

声明也同时显示,周大福确实存在员工变动的情况:「在业务调整过程中,集团一直与受影响的员工保持良好和紧密的沟通,在合法的基础上有序处理员工的劳动关系和作出补偿。」

但据媒体的实地走访发现,目前的确有大量员工拎着大包小包离开。现场有员工表示:「从上周开始,同事们就已经在清理东西,陆续离开厂区」‍‍

也有员工爆料,深圳厂区部分生产部门迁往广东顺德厂区,对于相关人员的调整,周大福给出两种方案,一是拿赔偿金解约,一是深圳厂区员工可选择随迁至顺德。其中拿赔偿金的话是N+3。

那么从传闻和官方声明不难看出,周大福当下有意收缩深圳业务是真实存在的,这无疑也是其降本的需求,毕竟寸土寸金的深圳,不仅人力成本高,厂区成本则更高。

根据周大福财报数据,2023财年,周大福在中国内地的营业额是816.23亿港元,同比下滑6.1%。

可能大家对这个数据没啥概念,需要对比来看,即将时间线拉长,2021财年、2022财年,其内地营业额增速分别高达为45.6%、46.5%。

我们再换个角度来看,截至2021年末,周大福零售点数目共计5646个,而2023年,仅在内地,周大福的门店数量7838家,也就是门店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周大福营业额增速不仅没涨,还从正向高达四十多的增速变为负6,可以想象周大福的销售压力。‍‍

除此之外,到了2024年上半年,其业绩持续恶化,在内地同店销售收入下滑3.5%,同店销量下滑11.9%,毛利率由2020财年的28.4%降至22.4%。

反应灵敏的资本市场也快速嗅到了周大福的颓势,一年多时间,周大福市值更是从2023年1月6日的1644亿港元,跌至不足1000亿港元,缩水了600多亿港元。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今黄金市场炙手可热,消费者恨不得连吃喝拉撒的开销都转换成黄金,为何卖黄金的大哥,业绩持续恶化,甚至还被传出停工停产?问题到底出在哪?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去看,首先我们来看看被传出停工停产,业务调整的深圳工厂到底是干啥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周大福深圳工厂,主要从事珠宝首饰及有关饰品、钟表、工艺品等生产和研发。此次调整,主要涉及到的是高级珠宝部、镶嵌部、油压部、C2M实验中心。‍‍‍

而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周大福内地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贡献零售值增长率出现大幅下滑,来到了-14.2%。

与此同时,这项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也出现了下滑,即从2022年上半财年至2023年下半财年,该业务营业额占比从22.6%一路下滑至16.6%。‍

这项业务则是周大福利润最高的业务,数据显示,珠宝镶嵌首饰比黄金首饰的毛利要高出10%~20%。以周大生为例,其黄金首饰毛利率为8.66%,镶嵌首饰毛利率为31.65%。

换句话说,在金价开始疯涨的背景下,这种高溢价的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开始卖不动了,而镶嵌类首饰卖不动,对于周大福们来说,等于大动脉堵塞了。

换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就是在黄金飙涨的背景下,如今的消费者开始对这种高溢价的首饰产品去魅,这让小柴想起了前不久刚写过的把合金和人造水晶卖出黄金价的少女收割机潘多拉们(接连闭店,二手10元无人问!少女收割机潘多拉魔法失灵了?)‍‍‍‍‍

前些年,经济好的时候,这些主打轻奢的珠宝品牌,通过包装各种故事、大力鼓吹仪式感,硬生生把某多多少成本几十块的人造水晶和合金卖到了大几千。

然而,随着这种仪式感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潘多拉们也现出了原形,不仅业绩下滑,更是陷入关店风波,二手产品更是低到10元无人问。

如今周大福卖不动的高溢价的镶嵌类产品,好像和潘多拉们同病相怜了。除了周大福,整个珠宝首饰市场,均面临这种窘境。

比如周大生由于黄金类、镶嵌类产品销售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毛利率也是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 20.78%下降至2023年毛利率为18.14%,今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到15.57%。

而在这背后,体现出的是,这一届年轻人越活越明白了,逐渐不吃原先那一套被资本包装出来的所谓仪式感、品位的故事了。

他们开始对这些用物质去满足虚荣心的操作嗤之以鼻,反而更加强调实用性。而黄金和这类高溢价首饰,就是反差的两个极端

当然了,除了这种高溢价的首饰产品,醒悟的年轻人,也开始逐渐抛弃品牌黄金,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现了一个共识,买黄金要金条、金币,黄金首饰能不买就买。

这也反映在数据上,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金饰需求总量为184吨,同比下降6%

但另一面,国内金条和金币需求达110吨,同比激增68%,创造了近十年最强劲的表现。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近半年以来,黄金品牌屡屡暴雷,消费者逐渐对这些品牌失去信任。

比如今年3月「中国黄金跑路」事件。去年底,开了十多年的中国黄金北京概念店闭店,有投资者投诉称,自己的黄金也随之「消失」,去向成谜,而与该投资者遭遇一样的有几十人,经消费者估算托管的黄金数额或超5000万元。

再比如这几天曝出的80吨金包铜骗走200亿的金凰珠宝百亿黄金造假事件,更是给品牌黄金泼了一盆冷水。‍‍

当然,除了类似的恶劣事件,品牌黄金通过加盟扩张后,乱象频出,比如购买的黄金克重和材质等与宣传不符,甚至伪造品牌和认证证书售卖假黄金。

除此之外,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品牌黄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品牌黄金高昂的加工费,而这些高昂的加工费都让消费者买黄金付出了更高的成本。‍

在金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消费者投资黄金的门槛本来就更高了,那么谁又愿意每克黄金多付一百多的手工费呢?如果有黄金首饰需求,一些没有品牌的加工店,每克费用低至个位数,仅为品牌黄金的四五分之一。

当然了,这么高的手工费,省下来,换成金条、金币不香吗?更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购买投资黄金的渠道越来越丰富。

显然,如今加工费无疑成了品牌黄金的绊脚石,而加工费又作为品牌黄金们利润的来源,似乎没有任何退路,毕竟那么多的门店,都是要运营成本的。

也就是说,如今的品牌黄金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得不瘦身求生了。如何破局,当下来说,尚是一个未知数。‍

残酷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务实,或许靠公工艺、品牌溢价的黄金生意的噩梦才打了个头……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伍号

编辑|谭松

  • 16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