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向小型化、便携化、网络化和高性能方向的发展,对电路组装技术和I/O 引线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芯片的体积越来越小,芯片的管脚越来越多,给生产和返修带来了困难。原来在SMT中广泛使用四边扁平封装QFP,封装间距的极限尺寸停留在0.3 mm,这种间距的引线容易弯曲、变形或折断,对SMT组装工艺、设备精度、焊接材料的要求较高,且组装窄、间距细的引线QFP缺陷率最高可达6000 ppm,使大范围应用受到制约。而球栅阵列封装BGA器件,由于芯片的管脚分布在封装底面,将封装外壳基板原四面引出的引脚变成以面阵布局的铅/锡凸点引脚,就可容纳更多的I/O数,且用较大的引脚间距(如1.5、1.27 mm)代替QFP的0.4、0.3 mm间距,很容易使用SMT与PCB上的布线引脚焊接互连,不仅可以使芯片在与QFP相同的封装尺寸下保持更多的封装容量,又使I/O引脚间距较大,从而大大提高了SMT组装的成品率,缺陷率仅为0.35 ppm,方便了生产和返修,因而BGA在电子产品生产领域获得了广泛使用。为提高BGA焊接后焊点的质量和可靠性,就BGA焊点的缺陷表现及可靠性等问题进行研究。
BGA焊接质量及检验BGA的焊点在晶片的下面,焊接完成后,用肉眼难判断焊接质量。在没有检测设备下,可先目视芯片外圈的塌陷是否一致,再将晶片对准光线看,如果每排每列都能透光,则以初步判断没有连焊。但用这种方法无法判断里面焊点是否存在其他缺陷或焊点表面是否有空洞。要想更清楚地判断焊点的质量,必须运用X光检测仪器。常用的X光检测仪器有二维X射线直射式照像仪和X电路板检测仪。传统的二维X射线直射式照像设备比较便宜,缺点是在PCB板两面的
BGA焊接工艺及可靠性分析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10-15 13:03:15 发布
随着电子产品的微型化,BGA封装因其高密度和易组装性被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BGA焊接的挑战,如焊点质量检测、常见缺陷(如连锡、空洞)及其成因,并提出提高焊接可靠性的工艺改进建议,包括预热、清洁焊盘、选择合适的焊接温度和时间等。BGA焊点的可靠性评估和空洞形成机理是关键问题。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