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标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与 DJ 音标
- 1. 国际音标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 2. 英语音标发音详解
- 3. 辅音
- 3.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 4.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 7 版)
- 2. DJ 音标 (Daniel Jones Phonetic Symbol)
- 3. 英式英语的音标
- References
1. 国际音标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Phonetic_Alphabet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is an alphabetic system of phonetic notation based primarily on the Latin script. It was devi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s a standard written representation for the sounds of speech.
国际音标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标音系统,19 世纪末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以作为口语发音的标准表记形式。
devise [dɪˈvaɪz] v. 设计;制定;发明;创造 n. 遗赠财产的遗嘱 (或其中的条款);遗赠的财产
- The official summary chart of the IPA, revised in 2020
2. 英语音标发音详解
https://mythvill.top/index.php/category/phoneme-and-phonics/
正确的发音就是让发音器官 (舌头、嘴唇、下巴等) 在正确的位置或正确的形态,然后发音。
学习音标或音素就是去理解在发音时,舌头、嘴唇、下巴等的位置或形态;练习发音就是去控制发音器官做正确的发音动作,使其产生肌肉记忆。
- 舌位是指舌头最高点在口腔内的位置,舌位会受到嘴巴张开的幅度和舌头的形状影响。
- 所有的元音都是浊音。
前元音的发音重点在舌位和嘴唇上:舌位在口腔前部,嘴角向两侧伸展。
后元音,发音特点是舌位在口腔后部,嘴唇向中间收拢。
2.1. 单元音、前元音、长元音 /i:/
- 单元音、前元音、短元音 /ɪ/
2.1.1. 单元音、前元音、长元音 /i:/
-
/i:/
音的舌位在口腔的前部:舌尖抵住下齿背,舌前部向上抬起,尽量靠近上颚,收紧舌头肌肉。 -
嘴唇、嘴角尽量向两侧伸展,嘴角有绷紧的感觉,嘴张开的尽量小。发
/i:/
音时,嘴张开的幅度是最小的。 -
/i:/
音是浊音,发音时声带要震动。/i:/
音的舌位在口腔的前部,所以/i:/
音是前元音。 -
发
/i:/
音时,嘴角向两侧伸展。在保证发音口型正确的同时,让声音听起来接近“易”,尽量不要像“一”。 -
每个元音嘴巴张开的幅度都是不同的,从长元音
/i:/
开始到/ɑ:/
,逐渐由小变大,舌位也随之由高到低。
2.1.2. 单元音、前元音、短元音 /ɪ/
/ɪ/
也是一个前元音,/ɪ/
和 /i:/
的发音方式类似,但注意 /ɪ/
不是长元音 /i:/
的短音。/ɪ/
的舌位在口腔前部,但 /ɪ/
比长元音 /i:/
的舌位略低,也略微向后。所以 /ɪ/
和长元音/ i: /是有区别的。
-
舌尖轻轻接触或略微离开下齿背,舌前部向上抬起,尽量靠近上颚,让舌位处于口腔前部,放松舌头。
-
嘴唇、嘴角向两侧伸展,嘴角没有绷紧的感觉。
-
发
/ɪ/
音时,要放松嘴唇和舌头,短暂、快速的发音。 -
/ɪ/
音是一个范围音,只要舌位在这个范围内,发音都是正确的。范围的上下边缘通过发出的声音来确认:当舌位在范围的下边缘时,发出的声音类似于汉语的“诶”;当舌位在范围的上边缘时,发出的声音类似于“一”的短音。/ɪ/
音就在这个范围内,听起来既有“诶”的音,又有“一”的音 (短音)。当你的发音口型是正确的,听到了一个类似于“诶”和“一”合体的声音,就说明发音是对的。
/i/
and /ɪ/
曾经是同一个音,但现在已经不是同一个音了,未来大概率也不会是同一个音。
/ɪ/
音是一个范围音,范围的上边缘的声音听起来像“一”的短音,“一”的短音就是 /i/
的发音。可以把 /i/
理解为特殊情况下的 /ɪ/
。/i/
通常出现在以字母 y 为结尾的单词中,例如 city、happy 等,结尾的 y 发 /i/
音。
city noun [C]
uk /ˈsɪt.i/ us /ˈsɪt̬.i/
happy adjective
uk /ˈhæp.i/ us /ˈhæp.i/
2.2. 单元音、前元音、短元音、松元音 /e/
- 单元音、前元音、短元音、紧元音 /æ/
red adjective
uk /red/ us /red/
bed noun
uk /bed/ us /bed/
head noun
uk /hed/ us /hed/
bad adjective
uk /bæd/ us /bæd/
apple noun [ C or U ]
uk /ˈæp.əl/ us /ˈæp.əl/
2.2.1. 单元音、前元音、短元音、松元音 /e/
(1) 下巴打开的幅度在一半左右,也就是嘴张开大约一半。
(2) 舌尖在牙齿后面,舌前部向上抬起,舌位的高度的 3/4 左右。
(3) 嘴角向两侧伸展,保持放松,没有紧绷的感觉。
这个音很简单,控制好舌头的位置和嘴唇的形状,发音基本就没问题了。
2.2.2. 单元音、前元音、短元音、紧元音 /æ/
(1) 舌头保持平放在口腔底部,舌尖接触下齿背。
(2) 嘴张大,嘴角向两侧伸展到最大,嘴角有紧绷的感觉。
/æ/
音的发音重点在于下巴打开的幅度:嘴张开的幅度接近最大了。因为嘴角要向两侧伸展到紧绷,会使下巴略微闭合,所以没有办法到最大。大家在发音时可以先自然的把嘴张到最大,然后伸展嘴唇,保持舌头在口腔底部,就能正确发音了。
2.3. 单元音、中元音、长元音 /ɜ:/
- 单元音、中元音、短元音 /ə/
2.3.1. 单元音、中元音、长元音 /ɜ:/
发 /ɜ:/
音时,嘴唇和下巴是放松的,舌头略微收紧 (因为是长音,需要收紧舌头以保持发音稳定)。
/ɜ:/
不是 /ə/
的长音,嘴唇、嘴张开的幅度基本一样。由于要收紧舌头,所以 /ɜ:/
的舌位比 /ə/
略低:
(1) 自然、放松的张开嘴,下巴不要用力。嘴张开的幅度也刚刚好是一半左右。
(2) 舌头在口腔底部,发音时略微后缩 (向咽喉方向) 并略微收紧,舌头中间是抬起的。
2.3.2. 单元音、中元音、短元音 /ə/
away adverb
uk /əˈweɪ/ us /əˈweɪ/
absence noun
uk /ˈæb.səns/ us /ˈæb.səns/
absent adjective
uk /ˈæb.sənt/ us /ˈæb.sənt/
police noun [plural]
uk /pəˈliːs/ us /pəˈliːs/
support verb [T]
uk /səˈpɔːt/ us /səˈpɔːrt/
/ə/
是英语中非常普遍的一个音,广泛存在于非重读音节中,大多数 2 个音节以上的单词中都有它,在非重读的音节中。无论其中的元音字母是哪个 (i 例外,i 通常发 /ɪ/
的音),发音大多都是 /ə/
。
/ə/
的发音十分方便,放松舌头,放松的张开嘴,轻松的发音。
/ə/
的发音最关键的就是放松,下巴,舌头都不要用力:
(1) 自然、放松的张开嘴,下巴不要用力。这种情况下,嘴张开的幅度刚好是一半左右。
(2) 舌头自然平放在口腔底部,不要抵住下齿
(3) 有些人发声时,舌头会略微移动,最好让舌头向后 (咽喉方向) 略微收缩而不是向前,但注意不要用力,此时舌头中间是略微抬起的。
2.4. 单元音、后元音、长元音 /ɑ:/
- 单元音、中后元音、短元音 /ʌ/
2.4.1. 单元音、后元音、长元音 /ɑ:/
father noun [C]
uk /ˈfɑː.ðər/ us /ˈfɑː.ðɚ/
英语 /ɑ:/
和汉语“啊”发音是不同的。英语 /ɑ:/
发音位置在口腔后部,汉语“啊”发音位置在中前部。
/ɑ:/
发音时要注意把嘴巴张开到最大,舌后部向软腭抬起,发音时要放松舌头和嘴唇。
/ɑ:/
发音时要把注意力放在下巴和嘴唇上:
(1) 嘴巴张开到最大,嘴角向两侧伸展,但没有紧绷感。在横向和纵向上使嘴巴张开到最大。
(2) 舌头向咽喉方向收缩,并保持放松。
(3) 声音来自于口腔后部。
2.4.2. 单元音、中后元音、短元音 /ʌ/
cut verb
uk /kʌt/ us /kʌt/
/ʌ/
的发音位置发生过变化,早些时候,/ʌ/
发音位置在口腔后部,是后元音。随着英语的发展,位置逐渐前移到了口腔中后部,而且有前移到中部的趋势。
(1) /ʌ/
发音时嘴角要向两侧伸展,宽度接近 /ɑ:/
,但是没有紧绷感。
(2) 嘴巴张开幅度大于一半 (/ə/
的打开幅度),因为嘴角向两侧伸展,嘴张开的程度自然会大一些。
(3) 舌头在下齿后面,舌头中后部略微抬起。
(4) 短暂快速的发音,放松下巴、嘴唇和舌头。
2.5. 单元音、后元音、长元音 /u:/
- 单元音、后元音、短元音 /ʊ/
2.5.1. 单元音、后元音、长元音 /u:/
boot noun
uk /buːt/ us /buːt/
英语 /u:/
和汉语“乌”发音是不同的。英语 /u:/
和汉语“乌”声音形成的位置是不同的:英语 /u:/
在口腔后部,汉语“乌”在口腔中前部。
汉语的发音集中在口腔中前部,发音空间比较大,音与音之间的差别明显;而英语的发音大多在口腔后部,口腔后部的空间比较小,音与音之间差别就不是那么明显,存在很多近似音。英语为母语的人习惯于这种发音方式,所以他们对音之间细小的差异更敏感。
/u:/
发音时开口程度很小,和 /i:/
接近,发音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舌头和嘴唇上。
(1) 舌头向咽喉方向尽量收缩,舌后部尽量高的向软腭抬起,收紧舌头肌肉。
(2) 嘴角向中间收拢,嘴唇向前凸起,能明显感觉到嘴唇是收紧的。
(3) 声音听起来像“物”而不是“乌”。
后元音的发音,其舌位和嘴唇的动作都是相似的:舌头向咽喉方向收缩,嘴角聚拢,嘴唇向前凸起。区别在于嘴巴张开的程度和肌肉收紧的程度不同。
2.5.2. 单元音、后元音、短元音 /ʊ/
put verb
uk /pʊt/ us /pʊt/
短元音 /ʊ/
不是长元音 /u:/
的短音,短元音 /ʊ/
的舌位和长元音 /u:/
相比略低并略向前,开口也略大。
短元音 /ɪ/
不是长元音 /i:/
的短音,舌位也不相同。因为长元音是“紧”的,短元音是“松”的:长元音的发音时间长,为了保持声音稳定,舌头就会在“发声”的位置收紧肌肉,肌肉一旦收紧,势必比放松时要更靠后 (上或下)。例如,长元音 /u:/
发音开始时,舌头向咽喉方向收缩,舌头肌肉收紧并保持不动,直到发音完成;而短元音 /ʊ/
发音短暂、快速,从发音开始到结束,舌头后缩和前伸这两个动作是快速完成的,没有收紧和保持的这个过程,所以它的位置一定是比收紧的状态下靠前 (下或上) 的。
短元音 /ʊ/
的发音方式和长元音 /u:/
接近,开口较小:
(1) 舌头向咽喉方向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
(2) 嘴角向中间收拢,嘴唇向前凸起,放松嘴唇。
(3) 放松舌头和嘴唇,短暂、快速的发音,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舌头从收缩到恢复自然的动作。
发音时不要可以的去“找舌位”,控制好下巴和嘴唇,快速的向咽喉方向收缩和恢复舌头就能轻松的发出这个音。关键是放松,而放松的关键是要短暂和快速 。
2.6. 单元音、后元音、长元音 /ͻ:/
- 单元音、后元音、短元音 /ɒ/
2.6.1. 单元音、后元音、长元音 /ͻ:/
英语 /ͻ:/
和汉语“凹”不是同一个音,区别是在发音位置上,英语 /ͻ:/
发音在口腔后部,汉语“凹”发音在口腔中前部。
/ͻ:/
嘴张开的程度大于一半,但没有达到最大。
/ͻ:/
的发音方式是舌头后缩,嘴唇收拢和凸出:
(1) 嘴张开大于一半,但不要张开到最大。
(2) 舌头向咽喉方向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舌头收紧,保持声音稳定。
(3) 嘴角向中间收拢,嘴唇向前凸起,嘴唇肌肉略感紧绷,但没有 /u:/
那么紧。
/ͻ:/
音舌头和嘴唇肌肉的收紧程度没有达到 /u:/
的程度,它的开口远大于 /u:/
。
2.6.2. 单元音、后元音、短元音 /ɒ/
/ɒ/
不是长元音 /ͻ:/
的短音,/ɒ/
的开口略微大于长元音 /ͻ:/
,舌位也比长元音 /ͻ:/
略低和略靠前。
/ɒ/
的发音方式是典型的后元音发音方式:舌头后缩,舌后部抬起;嘴角向中间收拢,嘴唇凸起。
(1) 下巴打开 (嘴张开) 的程度大于一半,略大于 /ͻ:/
。
(2) 舌头向咽喉方向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放松舌头。
(3) 嘴角向中间收拢,嘴唇向前凸起,放松嘴唇。
(4) 放松舌头和嘴唇,短暂、快速的发音,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舌头从收缩到恢复自然的动作。
大家要注意发音要短暂、快速,不要特意的去关注与 /ͻ:/
开口程度的差异,它发音的关键是放松,嘴张大,放松嘴唇,势必会比 /ͻ:/
开口程度要大。
3. 辅音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sonant
consonant uk /ˈkɒnsənənt/ us /ˈkɑːnsənənt/
n. 辅音;辅音字母 adj. 一致的,符合的,相同的,和谐的
元音发音时,气流是顺畅的通过口腔。辅音发音时,对气流有了阻塞、爆破、摩擦等动作。气流所产生的摩擦声、爆破声等就是辅音的发音。
浊辅音、半元音、双唇音/软腭音 /w/
- 浊辅音、半元音、硬腭音 /j/
/w/
and /j/
/w/
and /j/
发音时,气流从口腔中通过,没有摩擦、阻碍、爆破等辅音的特征。/w/
and /j/
的发音方式属于元音,但 /w/
and /j/
在单词拼读时,只出现在音节的首位,起辅音的作用,所以叫做半元音。
浊辅音、半元音、双唇音/软腭音 /w/
wet 英 /wet/ 美 /wet/
/w/
的发音类似于一个双元音,从后元音向中元音变化,也可以看作是以后元音的特征作为起始,然后放松舌头和嘴唇:
(1) 起始时,舌头后缩 (咽喉方向),舌后部向上颚抬起;嘴角收拢,嘴唇向前凸起。
(2) 然后,放松舌头和嘴唇,舌头移动到口腔中部,嘴唇恢复自然状态。
半元音 /w/
和双元音 /ʊə/
的发音动作是相同的,但它们的发音时间不同:双元音 /ʊə/
,起始的 /ʊ/
和结束的 /ə/
都有发音;而 /w/
的发音时间是从放松舌头的那一刻开始的,在舌头和嘴唇恢复自然之前就结束了发音,起始的后元音 /ʊ/
和结束的 /ə/
,都没有明显的发音。即 /w/
只是动作变化过程中 (ʊ
-> ə
) 的发音,起始的后元音 /ʊ/
和结束的中元音 /ə/
发音并不明显。
- 双元音
/ʊə/
= 起始元音/ʊ/
+ 口型变化过程中 (ʊ
->ə
) 的声音 + 结束元音/ə/
- 半元音
/w/
= 口型变化过程中 (ʊ
->ə
) 的声音
/w/
听起来和汉语“窝”的发音类似,但大家注意发音动作要完整,尤其是嘴唇的动作。
浊辅音、半元音、硬腭音 /j/
jet 英 /dʒet/ 美 /dʒet/
半元音 /j/
是从前元音向中元音的变化,同样可以看作是以前元音的特征为起始,然后放松舌头和嘴唇:
(1) 起始时,嘴角向两侧伸展;舌尖在下齿后面,舌前部向上抬起。
(2) 然后,放松嘴唇和舌头,嘴唇恢复自然状态,舌头移动到口腔中部。
半元音 /j/
的发音动作和双元音 /ɪə/
是相同的,但发音时间不同,起始的 /ɪ/
和结束的 /ə/
并没有明显的发音。即半元音 /j/
的发音只是动作变化过程中 (ɪ
-> ə
) 的发音,起始的后元音 /ɪ/
和结束的中元音 /ə/
发音并不明显。
- 双元音
/ɪə/
= 起始元音/ɪ/
+ 口型变化过程中(ɪ
->ə
)的声音 + 结束元音/ə/
- 半元音
/j/
= 口型变化过程中 (ɪ
->ə
) 的声音
/j/
听起来和汉语的“叶”的发音类似,但大家注意发音动作,尤其是嘴唇的动作。
3.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4.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 7 版)
1.1. 记音类型
国际音标主要使用两种括号进行记音:
[方括号]
,即严式标音,用于标记语音。通常包括较多的语音细节,即使那些细节在该语言中并不被用于区分语义。/斜线/
,即宽式标音,用于标记音位。通常仅记录能区分语义的语音特征,而忽略无关的细节。
1.2. 48 个国际音标发音表
https://en-yinbiao.xiao84.com/yinbiaofayin/
https://www.xdf.cn/zhuanti/bd-phonetic-alphabet-card/index.html
48 个英语国际音标中有 20 个元音、28 个辅音
- 元音 (vowel) - 单元音 (monophthong)
- 元音 (vowel) - 双元音 (diphthong)
- 辅音 (consonant) - 清辅音 (voiceless sound)
- 辅音 (consonant) - 浊辅音 (voiced sound)
1.2.1. 元音 (vowel)
1.2.1.1. 单元音 (monophthong)
单元音 (又称单母音) 是指未和其它元音复合的元音,在其发音开始时及结束时的舌位大致相同,也不会像半元音一样往另一个舌位移动。
元音音标中单元音根据发音过程中,舌头在口腔中抬起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前元音、后元音和中元音。
/iː/
/iː/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前元音和长元音。
发音方法:
/iː/
是长元音,发音的时候要拉长。
中文标注 (不推荐):
衣 (长音)
医 (长音)
一 (长音)
yi (长音)
/ɪ/
/ɪ/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前元音和短元音。
发音方法:
中文标注 (不推荐):
衣 (短音)
医 (短音)
一 (短音)
yi (短音)
/e/
/e/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前元音和短元音。
发音方法:
中文标注 (不推荐):
/æ/
/æ/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前元音和短元音。
发音方法:
/æ/
是短元音,但在实际发音中有一定的长度。
中文标注 (不推荐):
/ɜː/
/ɜː/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中元音和长元音。
发音方法:
中文标注 (不推荐):
额 (长音)
/ə/
/ə/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中元音和短元音。
发音方法:
/ə/
是不圆唇、非重读元音。
中文标注 (不推荐):
额 (短音)
/ʌ/
/ʌ/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中元音和短元音。
发音方法:
/ʌ/
是短元音,要诀是发音时收小腹。
中文标注 (不推荐):
阿 (短音)
啊 (短音)
/ɑː/
/ɑː/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后元音和长元音。
发音方法:
/ɑː/
是个长元音,发音要稍长一些。
中文标注 (不推荐):
阿 (长音)
啊 (长音)
/uː/
/uː/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后元音和长元音。
发音方法:
/uː/
是长元音,发音要稍长一些。
中文标注 (不推荐):
屋 (长音)
乌 (长音)
呜 (长音)
/ʊ/
/ʊ/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后元音和短元音。
发音方法:
/ʊ/
是短元音,要诀是发音时收小腹,牙床半合,短促有力。
中文标注 (不推荐):
屋 (短音)
乌 (短音)
呜 (短音)
/ɔː/
/ɔː/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后元音和长元音。
发音方法:
/ɔː/
是长元音,发音要稍长一些。
中文标注 (不推荐):
哦 (长音)
/ɒ/
/ɒ/
是元音音标,属于单元音、后元音和短元音。
发音方法:
/ɒ/
发音特点是低舌位、后舌位、圆唇。
中文标注 (不推荐):
奥 (短音)
1.2.1.2. 双元音 (diphthong)
双元音是一种复元音 (compound vowel),在语音学中,指联合的两个元音,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之间有平滑的过渡。双元音中的发音牵涉到两种不同的舌位,并且从其中一种舌位滑动到另一舌位。
/eɪ/
/eɪ/
是元音音标,属于开合 (又称合口) 双元音。
发音方法:
发音时先发 /e/
然后滑向 /ɪ/
音,/ɪ/
发得轻而短几乎只做口型。
/eɪ/
是合口双元音,即牙床由半开到接近合,由大到小。发音时音量从强到弱,前长后短,前重后轻。
中文标注 (不推荐):
/aɪ/
/aɪ/
是元音音标,属于开合双元音。
发音方法:
/aɪ/
是开合双元音,即牙床由半开到接近合,口形由大到小。发音时舌位由低到高,音量由强到弱,由长到短,由清晰到含糊。
中文标注 (不推荐):
/ɔɪ/
/ɔɪ/
是元音音标,属于开合 (又称合口) 双元音。
发音方法:
/ɔɪ/
是开合双元音,即牙床由半开到接近合,口形由稍大而圆变为小而扁。发音时舌位由低到高,由舌后部抬高滑向舌前部抬高,音量由强到弱,由长到短,由清晰到含糊。
中文标注 (不推荐):
/aʊ/
/aʊ/
是元音音标,属于开合 (又称合口) 双元音。
发音方法:
/aʊ/
是开合双元音,发音时口形由大变为小。音量由强到弱,由长到短,由清晰到含糊。
中文标注 (不推荐):
/əʊ/
/əʊ/
是元音音标,属于开合 (又称合口) 双元音。
发音方法:
/əʊ/
是开合双元音,发音时口型由略微呈圆形较大到收圆缩小,音量由强到弱,该音是字母 o 的读音。
中文标注 (不推荐):
/ɪə/
/ɪə/
是元音音标,属于集中双元音。
发音方法:
/ɪə/
是集中双元音,发音时口型由小到大,从合到开。前一个成分要短一些,模糊一点,而后一个成分要长一些,清晰一点。英式音标中 /ə/
要扁平,没有卷舌音。
中文标注 (不推荐):
/eə/
/eə/
是元音音标,属于集中双元音。
发音方法:
/eə/
是集中双元音,发音 /e/
时嘴角向两边拉,滑向 /ə/
音收小,口型由大变小。
中文标注 (不推荐):
/ʊə/
/ʊə/
是元音音标,属于集中双元音。
发音方法:
/ʊə/
是集中双元音,发音时前长后短,前强后弱。
中文标注 (不推荐):
1.2.2. 辅音 (consonant)
辅音 (又称子音、仆音),在调音语音学中是音位的一种,与元音相对,发音的调音环节中气流在调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完全或部分阻碍。
在语音学,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 (又称有声音,voiced sound),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 (又称无声音,voiceless sound)。发浊音时,声带有充分振动;发清音时,声带完全不振动。
辅音 (子音) 有清有浊,而多数语言的元音 (母音) 均为浊音,鼻音、边音、半元音等响音通常也是浊音。
1.2.2.1. 清音 (voiceless sound)
/p/
/p/
是辅音音标,属于爆破音、双唇音和清辅音。
发音方法:
/p/
是个清辅音,声带不震动,产生的声音不是声带而是气流,要注意与 /b/
的区别。
中文标注 (不推荐):
/t/
/t/
是辅音音标,属于爆破音和清辅音。
发音方法:
不要用汉语拼音中的 t 来代替这个发音。
中文标注 (不推荐):
/k/
/k/
是辅音音标,属于爆破音、软腭音和清辅音。
发音方法:
/k/
是清辅音,声带不震动,产生的声音不是声带而是气流,要注意与 /g/
的区别。
中文标注 (不推荐):
- ``
发音方法:
中文标注 (不推荐):
1.2.2.2. 浊音 (voiced sound)
2. DJ 音标 (Daniel Jones Phonetic Symbol)
DJ 音标是一种标英式、美式发音的音标。
DJ 音标并非 IPA 音标,但是被大众普遍以为是 IPA 音标。作者选用 IPA 部分字符,编写了一本英国英语的发音辞典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Jones 所编的英语发音字典代表了公认发音 (Received Pronunciation, RP),这在受过教育的英国人尤其是南部英格兰人中通用。
3. 英式英语的音标
3.2. 舌侧音 1 个 - 浊辅音 - 辅音
两个音素:/l/
and /ɫ/
https://mythvill.top/index.php/consnt05/
字母 L
的两个发音:
(1) 当字母 L
在音节的首位,后面有元音可以拼读时,例如 let
、like
等,它的发音是 /l/
,称为 Light L。
(2) 当字母 L
在音节的末尾,后面没有元音可以拼读时,例如 feel
、tell
等,它的发音是 /ɫ/
,称为 Dark L。
/ɫ/
代表的是一个音素,是一种声音,而不是音标,大家在写音标的时候,仍然要把它写成 /l/
,例如 tell
的音标是 /tel/
,而不能写成 /teɫ/
。大家也不用特意的去记忆 /ɫ/
这个符号,只需要知道它是字母 L
在音节末尾的发音就可以了。
字母 L 的两种发音,Light L /l/
和 Dark L /ɫ/
,Dark L /ɫ/
是 /l/
的软腭化。
(1) Light L /l/
的位置在齿龈,气流从舌头两侧通过。
(2) Dark L /ɫ/
对 /l/
的软腭化是舌头在口腔中后部,舌尖离开齿龈,气流从舌头两侧通过。
(3) Dark L /ɫ/
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取决于字母 L 前面的元音的舌位,舌位越向后,Dark 的程度越深 (舌后部抬起的程度)。
3.2.1. Light L /l/
- 齿龈舌侧音 - 浊辅音 - 辅音
浊辅音 /l/
是个齿龈舌侧音,“齿龈”指的是舌尖的位置,“舌侧”指的是气流的位置。舌头抬起,抵住齿龈;然后,保持舌头不动并送气,气流从舌头两侧通过,同时振动声带。
/l/
的动作和鼻音 /n/
以及爆破音 /d/
爆破前的部分很相似,都是舌头抬起,舌前部抵住齿龈,但实际上是不同的:/n/
和 /d/
的舌头两侧是贴住上颚,用来阻挡气流,而 /l/
舌头两侧和上颚是有缝隙的,气流就是从这个缝隙通过的。
/l/
和汉语拼音 L
的区别:仅就单个的音标或音素来说,汉语拼音 L
比英语 /l/
多了一个动作,汉语拼音的 L
在发音结尾时,舌头离开齿龈,而英语 /l/
舌头始终抵住齿龈,但在拼读单词时和汉语拼音 L
的发音几乎是相同的。
3.2.1. Dark L /ɫ/
- 软腭音 - 浊辅音 - 辅音
Dark L /ɫ/
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发音,而是 /l/
的一个变种,是对 /l/
的软腭化。也就是说在 /l/
的基础上,舌头后缩,舌尖离开齿龈,舌后部向上抬起。舌后部通常在软腭下方,所以叫做软腭化。简单讲一下它的发音:舌头后缩 (咽喉方向),舌后部向软腭抬起,不需要接触软腭,气流从舌头两侧通过,同时振动声带。
之所以 /l/
会出现软腭化的变种,是因为有些单词中,字母 L
之前的元音会是后元音或时中元音 (舌头的位置在口腔后部或中部),例如 tool
、fall
、birl
等,如果按照 /l/
的发音,读单词时,就会出现舌头先后缩又立刻前伸的情况,尤其是在多音节的单词,会很拗口,所以就出现了 /l/
被 Dark 化的发音方式。
/l/
被 Dark 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 /ɫ/
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因为元音的舌位是不同的,所以 /ɫ/
的位置是没法固定下来的,它后缩的程度和抬起的高度完全取决于之前的元音,例如 tool /tu:l/
,/u:/
的舌位在最后面,/ɫ/
的发音舌后部抬起的就比较高;birl /bɜ:l]
,/ɜ:/
的舌位在中间,/ɫ/
舌后部抬起的就不太高。而 feel /fi:l/
,/i:/
的舌位就在齿龈下方,字母 L
就是 Light L 的发音 /l/
,不需要 Dark 化。
3.3. 鼻音 3 个 - 浊辅音 - 辅音
/m/
, /n/
and /ŋ/
https://mythvill.top/index.php/consnt04/
/m/
, /n/
and /ŋ/
三个鼻音都是浊辅音,发音时要振动声带。
/m/
, /n/
and /ŋ/
三个鼻音的位置分别在嘴唇 /m/
、齿龈 /n/
和软腭 /ŋ/
,发音位置与 /b/
(嘴唇)、/d/
(齿龈)、/g/
(软腭) 的位置是相同的,但 /m/
, /n/
and /ŋ/
是鼻音,气流从鼻腔中通过,只要找对三个发音位置,它们的发音都很简单。
/m/
, /n/
and /ŋ/
三个鼻音发音时气流从鼻腔中通过,发音位置分别要注意嘴唇、齿龈和软腭,找对这三个位置并配合嘴唇或舌头对口腔的气流进行阻挡就能正确发音。
3.3.1. /m/
- 双唇鼻音 - 浊辅音 - 辅音
/m/
发音时,气流从鼻腔中通过:舌头自然平放,闭合嘴唇,然后送气,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振动声带。它的发音很简单,汉语也有相近的音,不过汉语拼音 m
发音的结尾嘴是张开的,而英语的则是闭合的。
3.3.2. /n/
- 齿龈鼻音 - 浊辅音 - 辅音
/n/
发音时,舌前部抬起抵住上齿龈,然后送气,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振动声带。它与汉语拼音 n
的发音方式不同,汉语拼音 n
发音末尾舌头会离开齿龈:发音前部分气流从鼻腔通过,发音末尾气流从舌头上部通过,而且有些人是用舌头中前部抵住上齿龈的。而英语的 /n/
多是舌头前部抵住齿龈,并保持不动,阻挡气流。
3.3.3. /ŋ/
- 软腭鼻音 - 浊辅音 - 辅音
/ŋ/
汉语中没有这个音,它发音时,舌头后部抬起,抵住软腭,然后送气,气流从鼻腔中通过,同时振动声带。这也是个很简单的音,找对软腭的位置就能轻松发音。
3.4.
https://mythvill.top/index.php/constn03/
齿龈摩擦音/ s /、/ z /,是气流从舌尖和齿龈的缝隙通过时,产生了摩擦;舌尖向后移动到齿龈后部,同样的发音方式,让气流与舌尖和硬腭–齿龈后部产生摩擦就是/ ʃ /、/ Ӡ /的发音。而破擦音/ tʃ /、/ dӡ /,它们发音的位置与/ ʃ /、/ Ӡ /相同,区别是发音动作是“破擦”。
一、齿龈摩擦音:清辅音/ s /和浊辅音/ z /
这两个音很简单,汉语中都有相近的发音:s和zh,但要注意清辅音/ s /不振动声带。
/ s /和/ z /这两个音是齿龈摩擦音,声音形成的位置在齿龈:
舌尖向上齿龈抬起,与齿龈形成缝隙,然后送气,气流从缝隙通过时,与舌尖和齿龈产生的摩擦声,就是清辅音/ s /的发音。相同的动作,发音时振动声带,就是浊辅音/ z /的发音。
这两个音的发音重点是找对齿龈的位置:上齿后面凸起那部分。汉语中有相似的发音的,但要注意清辅音/ s /和汉语拼音的s是有区别的,不振动声带。
二、硬腭–齿龈摩擦音:清辅音/ ʃ /和浊辅音/ Ӡ /
这两个音在汉语中也有相近的发音:sh和r。
注意:汉语拼音的 r 和英语的/ r /的长相一样,但发音不同,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音,还要注意清辅音/ ʃ /不振动声带。
这也是两个很简单的发音:舌尖向齿龈后部抬起,与上颚形成缝隙,此时舌尖的位置,一部分在硬腭下方,一部分在齿龈下方。然后送气,让气流从缝隙通过,产生摩擦声,就是清辅音/ ʃ /的发音。相同的动作,发音时振动声带,就是浊辅音/ Ӡ /的发音。
对于“硬腭-齿龈”这个位置,大家不用特意的去“找”,舌尖自然抬起并后缩,就是这个位置。/ ʃ /这个音实际上就是/ s /的舌位在向后移动。大家持续送气的发/ s /的音,同时向后移动舌尖,当舌尖退到齿龈后部时,会听到声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就是/ ʃ /的音,这个过程中能够,也能听到声音由/ s /向/ ʃ /的变化。
三、硬腭–齿龈破擦音:清辅音/ tʃ /和浊辅音/ dӡ /
这是两个破擦音,顾名思义,先爆破然后产生摩擦,我们看如何发音:首先,舌尖抬起,抵住齿龈后部,阻挡住气流。然后,压迫气流冲破阻碍,气流从舌尖和上颚的缝隙通过时,又产生了摩擦,整套动作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就是清辅音/ tʃ /的发音。相同的动作,发音时振动声带,就是浊辅音/ dӡ /的发音。
这两个音的关键,在于找对“齿龈后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和/ ʃ /、/ Ӡ /是相同的。对于“破擦”这个动作,大家不需要特别的关注是怎么“擦”的,处理好“破”这个动作就可以了。在“硬腭-齿龈”这个位置,“破”之后是一定会产生摩擦的。
一、唇齿摩擦音:清辅音/ f /和浊辅音/ v /
唇齿摩擦音,顾名思义,就是气流从嘴唇和牙齿间通过,产生了摩擦而发出的声音。那么这两个音的发音位置就在嘴唇和牙齿间,大家看图:
/ f /和/ v /的发音要点在于上齿(上门牙)要接触下唇,然后送气,是气流从上齿和下唇间通过,产生摩擦,发出的摩擦声,就是清辅音/ f /的发音。相同的动作,发音时振动声带,就是浊辅音/ v /的发音。
对于唇齿摩擦音,有些同学通常还有两个疑问:
(1)牙齿和嘴唇接触的力度如何?
(2)上齿和下唇接触的位置如何确定?
这两个问题都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接触力度(注意是“接触”而不是“咬住”)和位置,以使气流能够通过并产生摩擦即可。实际上,这是与牙齿状况有关,比如某个人的牙齿缝隙比较大,即使狠狠咬住嘴唇,气流也能顺畅通过;有的人牙齿整齐,就要轻轻接触嘴唇,使气流从牙齿和嘴唇之间通过;有的人门牙比较长,方便接触下唇内侧,有的门牙短,就需要向后收缩嘴唇接触嘴唇中外部,所以大家把关注点放在“摩擦”上,只要动作正确,使气流与牙齿和嘴唇产生了摩擦声,发音就是正确的,位置和力度根据个人情况自行调整。
二、舌齿摩擦音:清辅音/ θ /和浊辅音/ ð /
这两个音,尤其是清辅音/ θ /,使很多人纠结,不知道是应该发成“斯”还是发成“夫”。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曾说过,这里再强调一次:“大家不要去模仿发音,而是要控制我们的发音器官去做正确的发声动作,让舌头、嘴唇等在正确的位置或保持正确的形态来发声。”
对于/ θ /和/ ð /,两个不存在于汉语中的音,它们的发音方式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我们就更要通过发音动作去解决发音的问题,大家看图:
/ θ /和/ ð /的发音是:舌尖前伸,在上下齿之间,气流从上齿与舌头的缝隙中通过,产生的摩擦声就是清辅音/ θ /的发音。相同的发音方式,发音时振动声带就是浊辅音/ ð /的发音。
大家注意必不可少的两点:
(1)一定要把舌尖前伸到牙齿之间。伸出的距离因人而异,可多可少,自行调整,但舌尖在牙齿间的动作必不可少。
(2)气流从上齿和舌头之间通过,也就是从舌头上面通过。牙齿不要“咬住”舌尖,接触或有些缝隙都可以,气流与上齿及舌头能够产生摩擦即可。
唇齿摩擦音和舌齿摩擦音,是气流从嘴唇和牙齿,以及舌头和牙齿,间通过时产生的摩擦音。舌齿摩擦音是汉语中没有的一种发音方式,对于这样的音素,大家不要去模仿发音,而是要控制我们的发音器官去做正确的发声动作,让舌头、嘴唇等在正确的位置或保持正确的形态,然后发声。
前面的讲了单元音和双元音,接下来讲一讲辅音。辅音和元音的区别主要是对气流的控制:元音的气流是顺畅的通过口腔,而辅音则对气流有了阻塞、爆破、摩擦等动作。气流所产生的摩擦声、爆破声等就是辅音的发音。
先回顾一下元音的发音“套路”:首先,确定发音位置(前、中、后),再根据发音特征(下巴、嘴唇、舌头)“摆姿势“,然后,送气发音。辅音也是同样的“套路”,不过辅音要简单的多,只需要关注发音位置和舌头的动作就可以了。
辅音的发音位置(产生摩擦、爆破等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嘴唇、牙齿、上齿龈、软腭。
牙齿和嘴唇不多说了,简单说一下软腭、硬腭和上齿龈,大家看图
上齿龈是牙齿后面凸起的部分;软腭是上颚后部软软的部分,齿龈和软腭中间,硬的部分是硬腭。找到这三个位置,再配合发音特征(爆破、摩擦等),对应的辅音就能正确发音了。
面的表格列出了辅音的发音位置和特征,横向找发音位置,纵向找发音特征,比如,嘴唇处的爆破音,大家能找到清音/ p /和浊音/ b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一讲这两个音。
一、双唇爆破音/ p /和/ b /
“爆破”这两个字很形象的描述了发音动作:先阻挡住气流,然后推动气流突破阻碍,气流突破阻碍时发出的声音就是爆破音。
对于/ p /和/ b /,“爆破”的位置在嘴唇,大家看图:
1、发音动作分解
(1)闭合嘴唇,阻挡气流
(2)压迫气流,突破嘴唇的阻碍
2、清辅音/ p /和浊辅音/ b /
/ p /和/ b /这两个音是“成对儿”的,它们的发音动作完全相同,但互为清浊,其中/ p /是清辅音,而/ b /是浊辅音。
清辅音的英文是unvoiced consonant或voiceless consonant;浊辅音是voiced consonant,从字面上看,分别是无声的(unvoiced)和有声的(voiced)。这个“无声”和“有声”并不是指有没有声音,而是指声带是否振动:清音(unvoiced)发音时,只有气流的爆破声、摩擦声等,声带是不振动的,而浊音(voiced)发音时,声带也参与了发声,我们之前讲过的元音全部是浊音,声带都参与了发声。大家可以把手指放在脖子中间感受一下:发“啊”的音,手指能够感受到声带的振动,而用嘴来呼气或吸气,不要出声,手指是感觉不到振动的。这就是清和浊的区别。
对于/ p /和/ b /,清辅音/ p /发音时,声带不震动,只有气流的“爆破”声,而浊辅音/ b /发音时声带发生了振动,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的发音动作相同而声音不同的原因。
英语中,发音动作相同且互为清浊的辅音共有8对儿,它们之间的区别都是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参与了发声。接下来我们讲第二对:清辅音/ t /和浊辅音/ d /
二、齿龈爆破音:清辅音/ t /和浊辅音/ d /
/ t /和/ d /的爆破位置在上齿龈,大家看图:
发音动作分解
(1)张开嘴,舌前部抵住上齿龈,阻挡气流
(2)压迫气流,突破舌头和上齿龈形成的阻碍
这两个音的关键在于找对上齿龈的位置,并与舌头形成阻碍,阻挡气流。气流冲破阻碍时产生的爆破声就是清辅音/ t /的发音;相同的动作,发音过程中,振动声带就是浊辅音/ d /的发音。
这两个音也很简单,我们继续看软腭爆破音/ k /和/ g /
三、软腭爆破音:清辅音/ k /和浊辅音/ g /
/ k /和/ g /的爆破位置在软腭,大家看图:
发音动作分解
(1)张开嘴,舌后部抬起抵住软腭,阻挡气流
(2)压迫气流,突破舌后部和软腭形成的阻碍
这一对发音的关键在舌后部抬起,与软腭形成阻碍。气流突破阻碍时产生的爆破声是清辅音/ k /的发音。相同的动作,发音时振动声带就是浊辅音/ g /的发音。
四、课程回顾
1,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辅音的发音方法:找对发音位置(嘴唇、上齿龈、软腭等),然后发音特征(爆破、摩擦、破擦等)进行发音,清辅音发音时只有气流的爆破声、摩擦声;浊辅音发音时要振动声带。
2,爆破音有3对,“爆破”的位置分别是嘴唇、上齿龈和软腭。“爆破”的方法是让舌头在相应的位置与上颚形成阻碍,阻挡气流,然后压迫气流冲破阻碍,气流冲破阻碍时产生的爆破声时清辅音的发音;以相同的动作,发音时振动声带则是对应的浊辅音的发音。
1,以/ ɪ /结尾的合口双元音:发音过程嘴逐渐闭合,以/ ɪ /的发音和口型结束,下巴的动作明显
2,以/ ʊ /结尾的合口双元音:发音过程嘴逐渐闭合,以/ ʊ /的发音和口型结束,嘴唇的变化明显
3,以/ ə /结尾的集中双元音:以/ ə /的发音和口型结束,嘴唇的变化明显
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以/ ɪ /结尾的合口双元音
双元音/ eɪ /
/ eɪ /以/ e /的发音作为起点:/ e /的发音特征是:嘴角向两侧伸展、舌尖在下齿后面,舌前部抬起、嘴张开约一半;以/ ɪ /的发音作为结尾,/ ɪ /的发音特征是:嘴角向两侧伸展、舌尖在下齿后面,舌前部抬起、嘴张开的程度尽量小。
从发音特征上来讲,/ eɪ /的发音,舌头和嘴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舌头始终在下齿后面并跟随下巴的闭合动作,嘴唇也一直保持着嘴角向两侧伸展状态。不过,下巴的动作是很明显的,嘴从张开一半变化到接近闭合。
对于声音,在闭合的过程中,声音会有明显的改变,这一点就是/ eɪ /发音的核心:下巴要动起来,声音要有明显的变化。
与之相似的是/ aɪ /,下巴的动作更明显,同时嘴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接下来,我们来讲/ aɪ /的发音。
双元音/ aɪ /
需要注意的一点:/ aɪ /的第一个元音/ a /不是/ ɑ: /或/ æ /的发音:/ a /是一个前元音,发音时,嘴自然的张开到最大,嘴角放松,舌尖在下齿后面。它和/ æ /的发音方式接近,但嘴要自然的张开到最大。
/ aɪ /以/ a /的发音作为起点(嘴自然的张开到最大,嘴角放松,舌头平放在口腔底部,舌尖在下齿后面);以/ ɪ /的发音作为结尾(嘴角向两侧伸展,嘴张开的程度尽量小)。
它发音最明显的变化是下巴的动作,嘴由最大变化到接近闭合;嘴角也有了明显的动作,向两侧伸展,不过大家特意的去控制嘴角的动作,保证发音结束时嘴角是向两侧伸展的即可。但大家注意的一点是:起始的前元音/ a /,舌头要平放在口腔底部,不要有后缩的动作。
通过这两个双元音,我们应该了解到了合口双元音的特点是下巴的动作都是闭合的,嘴唇最终的形态都是嘴角向两侧伸展,/ eɪ /和/ aɪ /的最大的差别就是起始时下巴打开的程度不同。
接下来,我们来讲下巴、舌头、嘴唇都有明显变化的一个双元音。
双元音/ ͻɪ /
/ eɪ /和/ aɪ /是由前元音向前元音变化,/ ͻɪ /则是由后元音向前元音变化。
/ ͻɪ /以后元音/ ͻ: /作为起始,后元音的发音特征是舌头后缩(咽喉方向),嘴角向中间收拢,嘴唇凸出。以前元音/ ɪ /的发音作为结束,前元音的发音特征是舌头前部抬起,嘴角向两侧伸展。很明显,/ ͻɪ /的发音过程中,舌头、嘴唇、下巴都是有明显变化的:
舌头:从后缩的状态逐渐前伸
嘴唇:嘴角由向中间收拢,变化为向两侧伸展
下巴:从大于一半变化为接近闭合
发音时要注意,起始的/ ͻ: /是长元音,发音时常要长一些。
(1)双元音发音 = 前一个元音的声音 + 变化过程中的声音 + 后一个元音的声音。三者缺一不可。变化过程中的发音是双元音的“核心”,必不可少。
(2)合口双元音有3个:/ eɪ /、/ aɪ /、/ ͻɪ /
/ eɪ /、/ aɪ /是从前元音向前元音变化,/ eɪ /的发音动作主要在下巴,/ aɪ /的变化在下巴和嘴唇上;/ ͻɪ /是从后元音向前元音变化,舌头、嘴唇、下巴都有明显的变化。
一、中元音、短元音、松元音/ ə /
/ ə /是英语中非常普遍的一个音,广泛存在于非重读音节中,大多数2个音节以上的单词中都有它:非重读的音节,无论其中的元音字母是哪个(“i”例外,“i”通常发/ ɪ /的音),发音大多都是/ ə /,例如:away /ə‘weɪ/、absent /ˈæbsənt/、police /pə‘liːs/、support /sə‘pɔːt/。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 ə /的发音实在是太方便了,它把“松”这个字发挥到了极致:放松舌头,放松的张开嘴,轻松的发音,大家看图:
/ ə /的发音最关键的就是放松,下巴,舌头都不要用力:
(1)自然、放松的张开嘴,下巴不要用力(请想象下巴脱臼的场景…)。这种情况下,下巴打开(嘴张开)的幅度刚好是一半左右。
(2)舌头自然平放在口腔底部,不要抵住下齿
(3)有些人发声时,舌头会略微移动,最好让舌头向后(咽喉方向)略微收缩而不是向前,但注意不要用力,此时舌头中间是略微抬起的。
这个音涉及到了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发音,举个例子简单的说一下:
大家看construct这个单词,它有动词和名词两个词性,由前缀con加struct构成:
作为动词,意思是“to build a large building, bridge, road etc”
作为名词,意思是“an idea formed by combining pieces of knowledge”
它的词性会影响到前缀con的发音:
当用做动词时,意思是“to build”,那么这个单词的“核心”是struct,struct自然要读的“重”一些(重读音节),而con只是用来“强调”struct,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非重读音节),于是采用“偷懒的”发音方式,读作/kən/,(construct /kən‘strʌkt/ v.)
当用作名词时,意思是“an idea”,而这个“idea”是由“combining pieces”而来的,强调的是一个整体和其共同性,所以重音放在前面,con采用正常的闭音节发音方式:/kɒn/,(construct /’kɒnstrʌkt/ n.)
与它类似的还有contract、contest等,作为动词,都是在强调其核心“tract”和“test”,前缀con-采用“偷懒的”发音方式;作为名词时强调整体,con采用正常的发音方式。
二、长元音、中元音/ ɜ: /
掌握了短元音/ ə /的发音,长元音/ ɜ: /就很简单。发这个音,嘴唇和下巴是放松的,舌头略微收紧(因为是长音,需要收紧舌头以保持发音稳定),大家看图
它不是/ ə /的长音,嘴唇、下巴打开(嘴张开)的幅度基本一样,由于要收紧舌头,所以它的舌位比/ ə /略低:
(1)自然、放松的张开嘴,下巴不要用力(和/ ə /相同,请想象下巴脱臼的场景…)。下巴打开(嘴张开)的幅度也刚刚好是一半左右。
(2)舌头在口腔底部,发音时略微后缩(向咽喉方向)并略微收紧,此时,舌头中间是抬起的。
三、短元音、中后元音、松元音/ ʌ /
/ ʌ /这个音的发音位置发生过变化,早些时候(几十年前),/ ʌ /发音位置在口腔后部,是后元音,随着英语的发展,位置逐渐前移到了口腔中后部,而且有前移到中部的趋势。
(1)/ ʌ /发音时嘴角要向两侧伸展,宽度接近/ ɑ: /,但是没有紧绷感
(2)下巴打开(嘴张开)幅度大于一半(/ ə /的打开幅度)。因为嘴角向两侧伸展,嘴张开的程度自然会大一些。
(3)舌头在下齿后面,舌头中后部略微抬起
(4)短暂快速的发音,放松下巴、嘴唇和舌头
四、本课内容回顾
1,本篇文章所讲到的中元音的发音特点是:下巴自然、放松的打开,舌头基本上也是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发音时,舌头中部会略微抬起。
2,/ ə /普遍存在于非重读音节中,是非重读音节的一种“偷懒”的发音方式。
到这篇文章,所有的单元音都讲解完了,简单总结一下:
单元音有前中后三种,区别是舌头最高点的位置(舌位):前元音,舌尖通常抵住或接近下齿背,舌头前部抬起;后元音,舌头向后(咽喉方向)收缩,舌头后部向软腭抬起;中元音保持自然或略微后缩,中部略微抬起。
嘴唇的动作,对于前元音,嘴角要向两侧伸展;后元音,嘴角向中间收拢,嘴唇向前凸起(/ ɑ: /例外,嘴角向两侧伸展);中元音嘴角保持自然(/ ʌ /例外,嘴角向两侧伸展)。
References
[1] Yongqiang Cheng, https://yongqiang.blog.csdn.net/
[2] 英语单词拼读规则表, http://www.sprew.net/index.html
[3] IPA Charts, https://www.yorku.ca/earmstro/ipa/
[4] 国际音标, https://www.xdf.cn/zhuanti/bd-phonetic-alphabet-card/index.html
[5] 英语国际音标, https://zh.wikibooks.org/wiki/英语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