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一场“闭源”引发的舆论风暴
2025年3月27日,海外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报道称,谷歌将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公共分支,所有开发工作转移至内部私有环境进行。此消息迅速被国内多家科技媒体冠以**“谷歌终止开源安卓”**的爆炸性标题传播,引发行业震动。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核查:AOSP闭源了吗?谷歌到底改变了什么?
核心争议点:开发流程≠开源性
根据《Android Authority》原始报道及谷歌官方回应,此次调整的实质是开发流程的封闭化,而非安卓系统的闭源化。具体差异如下:
调整内容 | 国内媒体误读 | 实际含义 |
---|---|---|
停止维护AOSP公共分支 | “安卓闭源” | 开发过程从公开转为内部,但新版本代码仍会发布(如Android 16) |
关闭CI/CD工具和Gerrit | “开发者无法获取代码” | 开发者仍可通过官方镜像或已开源代码继续使用,但无法实时跟踪开发进度 |
仅保留GPL强制开源部分 | “谷歌违背开源承诺” | GPL协议的Linux内核代码仍开源,Apache协议的中上层代码闭源属谷歌原有策略 |
关键证据链
-
谷歌官方声明:明确表示“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