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中的三段式

  1. 三段式

在写议论文时,最常用的组织方式是“三段式”,大致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提出论点,展开论述,最后下结论。我们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阶段,首先会是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在软件设计中,也有类似的三个阶段,输入 、处理和输出,即Input- Processing-Output,简称“IPO”。“输入”是处理过程能够识别的内容,“输出”是将经过加工后的内容,以一种问题提出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的过程。

对于我们人类信息的处理过程,也可以按照“IPO”进行划分,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获取信息,将信息进行处理,做出判断。

  1. 三个思维阶段

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一方面我们是在不断进行着细化和扩充,进行迭代。但每一次迭代过程,都要经历“IPO”的划分。问题是什么样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接下来就要去分析问题,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最后,将处理结果进行输出。

输入阶段,我们需要把问题搞清楚,有的放矢,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柄,以问题为着力点。例如,我们在移动一个对象时,首先就要把这个对象选中,然后,才会看到四个方向键提示。

接下来,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方案去解决问题,不管处理过程多么复杂,就像一台先进的仪器一样,总要做个外壳,把精密的构件包裹在里面。把复杂的处理逻辑放到盒子里面,只要问题明确,总有解决的办法。

最后,我们输出处理结果,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图表,还可以是“对”或“错”的一个逻辑量。以一种“提问者”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反馈。

  1. 一个切入点

三段式思维方式,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个打开思路的入口。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我们都有应对的策略,都有步骤可以去执行。首先是,弄清楚出问题是什么;然后是,分析出解决方案,怎么去做;最后是,下结论,给出结果。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前期线索比较有限,还可能是不完整,甚至有相悖的说法。这时,我们就要先弄清楚问题的本来面目,获得一个清晰的边界,只有边界清晰,才能够被称为一个“实体”,具备各种属性。

有了这个“实体”,我们便有了方向,通过分析,获取对应的资源支持,制定出解决方案。

以一个漂亮的方式,去把我们的成果展示出来。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