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w.qq.com/cmsid/20210124A03GSI00?ADTAG=baidutw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与领导起冲突时,总会默默忍受,像哑巴吃黄连一样有苦说不出,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消极应对。这种行为其实是逃避关键冲突。
这种逃避关键冲突的行为,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影响的只是个人利益。但现实中却有一个非常惨痛的案例,触目惊心。
发生在1982年的华盛顿坠机事件,让人记忆犹新,70名乘客只有5人生还。在后来的调查中,调查员通过飞机的黑匣子才发现造成这起事故的真相。
原来,在飞机起飞前,副驾驶员就发现机翼上有结冰的现象,但主驾驶员却认为那不是什么大问题。虽然后来副驾驶员还一次次地试探主驾驶员,但由于自己是副驾驶员,所以他在这场交流中选择了不敢面对正面冲突,所以飞机不久后就坠落了。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只是造成的后果不严重,所以才让人们忽视它的重要性。造成这种情况不断发生的原因,真的是人们总是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吗?人们是由于地位的关系,没有勇气面对冲突吗?还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呢?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能力面对冲突,而是面对冲突的代价太大,一般人承受不起。就像坠机事件中,在事情没有发生前,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主驾驶的判断。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微言轻,即使你是正确的,生活中的更多经验让他们不由自主地选择闭嘴和退让。
因为关键冲突过后,如果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不良后果,那挑起冲突的下级就只能滚蛋。就是成本定理,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一般人们的判断标准,都是倾向于祸不及自身。
美国作家达纳·卡斯帕森在《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就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回避、迁就、强迫、妥协等四种人们常用的处世方式,其实都属于无效社交。这种无效社交只会让冲突加大,根本不可能从本质上来解决问题。
(1)回避:消极地回避冲突
(2)迁就:抑制自己的需求去满足他人的需求
(3)强迫: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
(4)妥协:双方各让一步,采用一种中庸的方案
我们要想正确地化解冲突,就必须进行第三种选择,以协同的方式来进行有效地解决。 即通过坦诚沟通,了解双方的差异所在,并努力找出双赢方案。
在进行有效冲突沟通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注意情绪,简化问题
因为情绪虽然不是冲突的根源,但它们却是信号,能告诉我们重点、关注点是什么?这样就能准确地表明,我们是否站在解决冲突的正确轨道上。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遇到问题,总是被情绪绑架,不是火冒三丈,就是逃避责任,把问题丢给别人,以暴制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矛盾愈演愈烈。
其实,我们最正确的应对方法,应该是静下心来,就事论事,像中医一样抓住病因,简化问题。
二、理性地对待攻击性
一般人面对不同意见,总是站在反向立场,本能地持有攻击性的措施,让自己处于愤怒的边缘,所以这种情况下,恐惧中的你就会越来越控制不住问题。这时应该调转方向,冷静下来。
俗话说得好,“冲动是魔鬼”,只有静下心来,理智地对待这种冲突,你就能看到这种冲突其实就是一种双赢的沟通。
三、鱼与熊掌都要兼顾
我们都知道行动计划的重要性,所以有时候就会太过依赖,以至于忽视其背后隐藏的需求和利益。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只会为各自的行动、立场与对方争吵不休,却没有办法来进行双赢的选择。只知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教条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面对领导,不敢发言,不敢提出反面性意见,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就是因为学会理性应对,第三种鱼与熊掌都要兼顾的处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