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分享# 工作之余的思考 --- 商家与消费者

       目前由于种种的缘由,开始接触关于线上商城的一些业务,例如【秒杀】、【双十一】、【拼团】、【优惠券】等活动等,一边对接一边也在反思他们背后的一些逻辑,特别是接触到后台的一些设定,感觉这些类似这样的系统后台设置相当的复杂(业务逻辑以及商品叠加)等,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然而绝大多数的所谓的这些活动,都是商家精心编制的精美“谎言”(俗称营销),然后等待顾客的到访以及产生的购买行为。这些“营销”在早期的互联网的驱动下,被玩的如此的火爆与极致,如同而今看到的成熟的软件产品那些复杂的设置规则。如今当下,这些商家策划的活动、优惠券依旧如火如荼,唯一不同的是,可能“消费者”已经习以为常了。。。至少,我很少关注了。太多了,吃个午饭 结账都可以拿到一张或者几张不同附近商家的有优惠券....

       当下的时代,商家与消费者的之间的博弈可能要重新定义了,回想当年互联网的发展里程,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为零售商家带来本质的变革:

        第一、互联网消除了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个对于当年的传统商家,打击时很致命的,当时很大一部分零售商家都时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差价来盈利(也有可能是辛苦钱),而如今,任何一件商品,我们可以随时打开手机查看其同类商品的价格,而且如此的自然,毫无违和,移动互联带来的变革之一,从这一点来看,绝对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第二、各类点评网站的兴起,例如 大众点评 ,独立与商家之外,完全由消费者自身通过消费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的模式,从大数据的角度讲,也是相对靠谱的,这样把一些 挂羊头卖狗肉的 商家也基本给过滤了一波..,通过服务与价格匹配的性价比,消费者可以自行决定去什么的消费场所去消费,这是互联网对消费者自身的一种赋能。这类网站更多的是体现在 餐饮、文娱活动场所。

       第三、所谓的互联网赋能的零售,通过互联网的赋能,商家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推销自己的产品,而这个推销的成本很低廉,搞这些的本质其实就是 商家让利一部分给消费者,而所谓的让利,也是在商家纯利润的基础上的一种再次切割。如果按照 价格守恒定理:利润在不变的情况下,商家多赚点、消费者就少得利一些,反之也成立。而这些“营销”的背后,都是商家的精心策划。看是消费者享受到了自由,但是这种价格选择自由是相对的,自由的另一端是商家本身,而且这个决定权在商家的手里(让利多少、如何让利等)。

       上述三点,是一些个人的一些小小的见解,也是从我自身的一些考虑,马云不是说过吗?中国的妇女成就了淘宝,忽略的广大女性这个消费群体,不一定由普适性。但是 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缺从未停下来过,消费者 会变的越来越“聪明”,利用互联网的入口,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家进行消费。“低价”,“服务”,“氛围”等更在勘验商家,不知道是否正确,日本的零售市场,是否值得我们去思考呢?

        现在人们的消费,不在单一的追求低价,更多的是商品的品质本身,只有在商品品质不相伯仲的情况下,才考虑价格。低价不掉价,品质由保障--才是消费者所追求的目标把。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qfhxj/blog/3084656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