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步各种脑电、近红外、眼动设备

本文首发在个人博客上(7988888.xyz),此文章中所有链接均通过博客进行访问。

在我的知识矩阵的平台上已经有大量的学习脑电、近红外以及眼动仪设备的相关资料,可以参考我最近刚整理的一篇微信文章 BrainTechnology公众号目录【2021年3月】,基本上包含了我建立公众号以来的大多数文章了。

这几天也是在工作之余,在读一本书——胡理、张治国老师主编的《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处理》,读这本书来说的整体感觉的是对初进入脑电技术的小伙伴们来说比较友好,因为它汇总的内容还是比较偏向基础的,我拿到手后,只用了2个小时就把他翻阅完了,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内容在我的个人博客和公众号上都可以找到相关内容,没有涉及可能也就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了。这本书的价格比较不亲民,相对来说比较贵,不是必需的,我个人还是建议看网上教程就好了。

好了,叨叨话就说这么多了,今天我们来谈谈最近有人问到我的一个话题——多模态设备间如何同步?其实这部分内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谈到过,是针对具体设备的,可以参考《 眼动技术和脑电/近红外技术的联合使用》以及《

  • 1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是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其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并可以用许多特征量来描述其特征信号。P300电位即受试者辨认“新异”(oddball)刺激序列中低概率的“靶刺激”时,在头皮记录到的潜伏期约为300ms的最大晚期正性波,是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应用最广、与认知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成分。脑机接口(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等常规输出通道的信息交流系统。P300是神经系统接受特定模式下的视觉刺激所产生的特定电活动,适合于脑机接口应用。 本文针对P300脑电信号的特点,即诱发电位中的P300成分通常是在新异刺激模型中对不同刺激进行辨别、分类、判断时产生的,所以采用视觉“Oddball”范式诱发事件相关电位,然后采用EGI 64导脑电系统采集原始脑电信号,再用Net-Station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包括滤波(Filter)、数据分段(Segmentation)、人工伪迹检测(Artifact Detection)、坏通道替换(Bad Channel Replacement)、叠加平均(Averaging)、参考点转换(Average Referencing)、基线校正(Baseline Correction)等,最后采用功率谱分析与相关系数矩阵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恰当的电极,确定少量活跃电极分布在头顶位置,活跃电极主要集中在后脑区域,为脑机接口应用产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