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看世界」做自媒体有多难?

                                                                                 封面

数据看世界连载。本文将从数据,产品,技术角度分析自媒体的时代环境。

文章从文字内容的消费者,自媒体人,自媒体平台分析,为自媒体人提供可能的产考。

作者多年从事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部分数据分析工作。文中内容仅仅代表个人观点。

文中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部分由作者推算得出。

写了那么多文章,到底有多少人看,他们有时间看么

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

手机网民8.17亿。

平均每日上网时间3.5小时,包括娱乐和工作。

3.5小时上网时间中,大部分时间用来通讯,看音视频,听音乐,看直播,玩游戏,购物。

 

从上图推算可知,看文字的时间(文学和资讯)每天人均不到40分钟。而通讯,视频,购物,音频,直播,游戏占绝大多数时间。

除去看电子图书,新闻,平台自营类文字时间,读取自媒体的时间每天人均20分钟,每日平均打开1次。

PC端使用新闻资讯类的时间为人均11分钟,主要集中在工作时间。

移动+pc也就总共30分钟,除去搜索和切换时间,剩余25分钟左右。

每篇文字大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平均68KB,也就是平均68KB*1024B/2(中文编码平均)=30+个字。

当然现在大部分平台要求字数最少也得100(简书等)或者300字以上(微信等)。

按平均一篇连图片100~1000字,每分钟人能阅读500字,平均500字吧,算下来平均每天可读20篇文章。

总结,8亿人,平均每人每日25分钟,每天每人可读20篇文章。为了让用户能看见自己写的文章,大家需要一起竞争这25分钟和20篇文章,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当然由于用户基数挺大,兴趣广泛,我们实际上竞争的是每个细分领域的25分钟和20篇文章。

基本上领域大致如下:

1、影视:2、科技:3、财经:4、体育:5、娱乐:6、汽车:7、军事:8、历史:9、时尚:10、美食、11、社会:12、育儿、13、旅游:14、动漫:15、音乐:16、游戏:17、星座:18、美文:19、教育:  20、房产:21、情感:22、搞笑:23、宠物等。

每天产生多少内容?

2017年第的数据,我国自媒体行业从业者数量 260 万人,按照增量和用户的挖掘力度,预计目前应该有300万左右。公众号活跃主体也将近300万+。

每天估计至少产生(300万*平台数)篇图文和视频原创内容(按一天一篇算,大部分人由于个人作战,篇数不会太多,但是可以把内容发布到其他平台)。如果一篇文章复制到5个平台,就是1500万,10个平台就是3000万。加上转载和爬虫抓取到其他平台供人阅读的,阅读量成倍增加,加上历史文章,数据量非常庞大。

这些内容即使细分到每个领域,也是恐怖的数据,而每个人每天平均就那么几十篇。

为什么粉丝量很重要

确认过眼神,找到对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自媒体平台并不是想把自己发展成创作公司,而是快速获取用户量,为主体发展生态输送血液。

标题中提到的顺口来了,用这句话总结互联网是啥再适合不过了:产品-流量-转化率,广告-电商-充点币(游戏)。

无一例外,大部分自媒体平台都将个人变为流量主,文章被嵌入广告。

广告是什么:广而告之。在没有推荐系统的时代就是看你的粉丝,粉丝就是广告的主要传播途径,一传十十传百,一个大树就形成了。

如果广告发给错误的人,就没有点击的和展示时长,没有点击和时长平台就没有分成!

然而粉丝就是那个对的人,主体发布了一篇文章,直接推动给你的粉丝就行了,因为你的粉丝绝大部分是对你的领域关系的人,阅读完成度和广告点击成功率很高。

然而如果没有粉丝,仅仅靠系统推荐,平台将承受很大压力和成本流失,文章有可能推荐给错误的人。

为什么?

首先机器会根据阅读人的基本信息推送内容,但是阅读的人除了手机号(现在都要求实名制),其他信息提供给平台大部分是不确定的,有可能连性别都是假的,可能会通过你的ip分析出你是几线城市,然后根据城市爱好来推,可想而知怎么能找对人。

其次根据阅读人的阅读习惯和上网习惯,而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平台,只有你的平台用户量达到一定程度,这些东西才准确,因为其他平台不会给你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对平台来说太宝贵的了。

推荐系统没有这些用户数据就是弱智,然而恰好,有这些数据和达到一定规模的平台很少。

所以出现了今日头条疯狂获取用户的历史,你装个啥都能给你捆绑头条。如今用户量大了,立马腰杆硬的连百度都不放在眼里。

为什么会有推荐系统?

长尾效应。小V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在正态分布图中留下一个常常的尾巴。中国会上网的8亿人都可以被发展成创作者。

 

自媒体平台为了发展用户(UGC),因为这个人群太大了,不能只顾哪些大V们(所谓的PGC),毕竟他们要的是用户量,用户粘性,要的是多种用户刺激的可能性,万众创新,吸引更多的用户量,才能有广告收入,才能有发展生态的可能。

因此推荐系统诞生了,机器根据用户阅读行为和用户基本信息分析出喜好,然后再分析你的文章领域和内容,将你的内容推荐到可能感兴趣的人群中出去,其实也就是找到你可能的粉丝。然后再根据用户的点击和阅读行为,不停的训练推荐系统,以至于更加准确的把内容和广告推送到感兴趣的人面前。

有推荐量,为啥没有阅读量

马太效应在这个圈子还将存留很长时间。

回到前面的数据结果:每个人每天就那么点时间可以用来阅读。但是平台要考虑阅读者的用户体验,才能留住用户。

因此领域影响力仍然是推荐系统的首要考虑权重,想想你打开手机的第一屏看到的绝对是高质量的文章,而不是那些新手们。抖音给你推荐的绝对是阅读量超过几十万,几百万的视频,还是那些大V。当你不停的向下翻,也许你的文章能被看见,然后有那么点阅读量,但是谁会在那么短的时间翻到你的文章。

抖音甚至有花钱给你推荐的功能,和百度的竞价排名有啥区别。

粉丝不够,影响力不够,平台不可能指望你一炮打红,试错成本太大。

因此,流量越大的流量主才是平台培养的目标。新手和创作能力差的基本不可能靠写作养活自己,自媒体中80%是养活不了自己的。

因此平台会不停的推送通知让你参加写作课程和运营课程。希望你涨粉。

满满的套路,人家可是有千人万元策略呢,啥?千人?基数可是300万啊。高考有这么难么?

领域专注度

平台要的不光是你的粉丝,还有你的领域专注度。领域不专注,粉丝就无形中被分群,自然同一类型的广告效益就少了。你有1万粉丝,但是你有10个领域的文章类型,每个领域也就1000个阅读可能。

所以不要想到我要百花齐放,各个领域段子操作猛如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百花齐放,每个领域都顶尖是不可能的。平台非常清楚这个基本原理。所以你转不了正和这太有关系了。

为什么有连载?

连载就是让你专注领域。

碎片化聚焦一时痛快,过后如果找不到其他刺激点,很容易内心空虚茫然,所以为啥抖音能火就是持续刺激你,就是提供给你持续确定无获取代价给的刺激。

而长序列化把一个人的一次刺激时间延长放大,因此好的连载类其实就是一个抖音,持续刺激用户,做得好就能不断让用户关注。


总之,自媒体路很艰难,大V之路,需要很多的投入,想好了再走;不要急功近利,用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专业技能的想法开始也是一种办法,一开始就想月入过万,只能不停的受到打击,半途而废。

互联网战争是有限资源的战争。希望你能成为那个有限的资源之一,但不要遍体鳞伤!

~完~


以上数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供学习产考!

~感谢阅读和关注~,同名公众号,18岁fantasy,欢迎扫码关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